唐南淋 史 佳 冯琦钒 叶 锐 吴俊慧
(1.海南省中医医院,海南 海口 570000;2.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0000;3.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周围性面瘫通常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宽、眼睑不能闭合、闭眼时露白睛、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口角下垂,食物残渣停滞于患侧齿颊部[1-2]。我国每年的发病率为24~36/10万,患病率为258/10万[3],在现代医学现有的临床治疗模式下(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由于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措施的理论依据薄弱等原因,导致相当多的患者留有后遗症甚至面部畸形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4-5]。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本研究采用巨刺法针刺与面神经走行相关的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淋巴结周围的腧穴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神经病学》[6]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7]。2)纳入标准:符合周围性面瘫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属于风寒外袭证;首次发病;病程在1~7 d;单侧周围性面瘫;年龄在15~60岁(包括15岁和60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3)排除标准:中医证属风热外袭、气血不足证者;周围性面瘫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如后颅凹病变、脑外伤等;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如有严重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能按规定坚持本研究治疗,造成信息收集不全而影响疗效评定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海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入选标准的患者84例。患者按照门诊顺序进行编号,获得选取的随机数字,再对随机数字进行处理分组。观察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17~58岁,平均(40.23±11.05)岁;病程(3.62±1.81)d;面神经功能分级(H-B)评分(3.89±1.10)分;淋巴细胞比率(26.46±7.19)%。对照组42例,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 15~57岁,平均(37.64±12.08)岁;病程(3.31±1.60)d,H-B 评分(3.93±0.98)分;淋巴细胞比率(27.32±8.0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3 治疗方法 1)观察组:取穴健侧完骨、天牖、翳风、听会,双侧合谷、阳陵泉、太冲。操作:患者仰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0.30 mm×40 mm毫针或0.30 mm×25 mm毫针,完骨、天牖、翳风、听会直刺0.5~0.8寸,得气后均行捻转泻法1 min。合谷、阳陵泉、太冲直刺0.8~1寸,得气后均行提插捻转泻法,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留针过程中均不行针,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共治疗4周。2)对照组:取穴患侧完骨、天牖(完骨穴及天牖向后)正中线、翳风、听会,其余穴位同观察组。操作同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参照第5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B评分[8]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d、1周、2周、4周后进行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面部残疾指数(FDI)[9],包括社会功能评分(FDIS)和躯体功能评分(FDIP)、症状和体征积分[10]评价。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0]面神经炎的疗效标准,结合H-B拟定。痊愈:符合H-BⅠ级标准,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表情肌运动时左右两侧对称。显效:符合H-BⅡ级标准,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外观静态时左右对称,仅笑时口角轻微歪斜,鼓腮、皱眉患侧稍差。有效:符合H-BⅢ级、Ⅳ级标准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符合H-BⅤ级、Ⅳ级标准,症状体征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均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均为100.00%,而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第3日、1周、2周、3周、4周观察组H-B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巨刺较患侧针刺与面神经走行相关的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淋巴结周围腧穴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具有明显优势。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期比较,△P<0.05。下同
治疗后第4周1.36±0.53*△1.91±0.66*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42 42治疗前3.89±1.10 3.93±0.98治疗后第3日3.38±0.91*△3.90±0.96治疗后第1周3.11±0.91*△3.86±0.94治疗后第2周2.62±0.84*△3.23±0.74*治疗后第3周2.09±0.65*△2.67±0.70*
2.3 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见表3,表4。两组治疗后治疗前后FDIS、症状和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FDIP则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DIS、症状和体征积分较对照组降低,FDIP则较对照组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巨刺或患侧针刺与面神经走行相关的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淋巴结周围腧穴具有改善症状体征和减少面部残疾的作用,且巨刺较患侧针刺具有明显优势。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DIS 15.56±2.63 7.65±2.55*△15.47±2.87 10.69±2.49*FDIP 14.82±2.26 24.12±2.43*△14.79±3.59 17.95±3.3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口角歪斜程度2.26±0.48 0.87±0.22*△2.28±0.65 1.75±0.31*眼裂闭合程度2.35±0.44 0.79±0.21*△2.33±0.38 1.66±0.35*额纹消失程度2.15±0.42 0.68±0.15*△2.18±0.37 1.59±0.23*面部表情自然程度2.11±0.35 0.72±0.22*△2.14±0.31 1.59±0.28*
中医学认为面瘫多由机体正气虚弱,外邪乘虚而入,以致一侧脉络阻滞,气血闭阻,肌肤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病之初起,病邪尚浅,应抓住治疗时机,疏调经气,驱邪外出[11]。巨刺法出自《灵枢·官针》曰“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一种针刺方法,且全身经脉循行交接、左右连贯、相互为用,故具有针刺健侧,以调整患侧之用。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多与病毒感染所致的面神经缺血水肿有关[12]。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T、B淋巴细胞发挥免疫应答的主要基地[13],有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中神经损伤的修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淋巴细胞参与了面神经修复的炎症反应全过程[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巨刺和患侧针刺与面神经走行相关的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淋巴结周围腧穴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提示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有关,故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可从改善淋巴循环,以增强免疫功能着手。而巨刺法较患侧针刺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更明显的可能原因是患侧经脉气血阻滞不通,组织及淋巴结多处于病理状态,刺之多难以激发经气、改善淋巴循环,而巨刺可发挥健侧组织及淋巴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优势,刺之更易激发经气,改善淋巴循环,提升机体免疫力。
中医学认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与面神经走行相关的颈部、耳前、耳后淋巴结为少阳经脉循行所过,故治之当以少阳经脉为主,近取其相关淋巴结周围的少阳经穴完骨、天牖、翳风、听会可发挥“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近治作用,远取阳陵泉可发挥腧穴的远治作用,以共同疏调经脉,祛邪外出,活血通络,改善面神经周围的淋巴液循环及血液循环,局部腧穴均捻转泻法1 min以适度刺激淋巴结,进一步促进淋巴液循环,增强淋巴细胞的抗炎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炎症反应的消退和面神经功能的恢复[16-17]。
此外,中医学认为面瘫为经筋之病,《百征赋》云“太冲泻唇以速愈”,太冲为肝经原穴,肝藏血主筋,“筋会阳陵泉”“面口合谷收”,故取双侧合谷、阳陵泉、太冲,以疏调经气,平衡左右,改善患侧筋经功能。本研究亦采用针刺淋巴结周围腧穴治疗面瘫,研究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疗效,降低H-B评分、FDIS以及症状和体征积分,并提高FDIP积分,在改善症状和体征、提高疗效,改善面瘫状况上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另取合谷、阳陵泉、太冲改善面部经筋功能,则为治其标,此乃中医学的标本兼治之法。
综上,针刺与面神经走行相关的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淋巴结周围的腧穴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巨刺明显优于患侧针刺,安全性高,远期疗效好,可为临床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但目前颈部、耳前、耳后淋巴结对面神经炎的修复机制研究较少,故今后还需进一步对其进行相关的机制研究,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更多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