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个孩子较了个“真”

2019-09-12 00:29贺洪利
考试周刊 2019年56期
关键词:问题行为家庭教育

摘 要:工作十几年,在教育过程中,总会遇到游离于群体的幼儿,很多家长认为长大了就好,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青少年教育专家胡奇辉说过,“家庭教育的失误是导致问题孩子产生的根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关键词:游离幼儿;游离群体;问题行为;家庭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经常讨论,千万不要和孩子较真,因为一旦较真,你就输了,但是今天我确实较了“真”。

暂且叫这个孩子“多多”吧,多多父母很忙,把她送到爷爷奶奶身边抚养,今年才被父母接到身边并送入幼儿园。这个孩子属于“有人惯,没人管”的状态,在爷爷奶奶身边的两年就是在放任的状态下成长,语言发展很不好,只会说:“要;不要;爸爸,妈妈”。

今天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她又一次的独自游离于班级之外,还在和老师发脾气。我从老师手里接到了这个孩子。她一开始的时候蹲在地上,见我没有任何行动,爬起来想跑。我牵住她跟她说:“你跟我走,好吗?”可惜她并不买我的账,一下子躺在地上。我拉着她的手请她站起来,她无视我的行为,但是我一直陪着她,并坚持让她起来。如此这般折腾了5分钟后,她开始哭,嘴巴里发出喃喃的声音。我跟她说:“你只要站起来跟我走,不赖在地上,跟老师玩游戏结束之后,你就可以玩你最喜欢的滑滑梯。”她不看着我,眼神游离于其他的地方,不一会她看向我的眼睛,可惜只有1秒的对视。我抱起她,她就像一个沙袋一样往下坠,开始蹬掉自己的鞋子,我抱着她跟她说:“你不想要穿鞋子,那就不要了吧。”一路走到幼儿园的走廊,她开始像毛毛虫一样从我的怀里扭到走廊的地板上,开始挣脱我,我跟她说:“说一说你想干什么呢?”我大约重复了5遍,她的哭声小了。我问她:“鞋还要不要?”她说“要。”她虽然发音不清楚,但是这个“要”却很坚定。于是我们回去把鞋穿上。我们往操场走,她看到滑滑梯又要挣脱我的手,跑出去玩。我牵着她告诉她:“和老师同学们玩完游戏,你就可以玩你最喜欢的滑滑梯了。”她再一次的赖在地上,如此这般又折腾了5分钟。心理学中对于幼儿行为的矫正有个“负强化法”,我就把她抱起来,“你在地上耍赖一点都不好,我要把你交给门卫爷爷。”来到门卫室,我把她抱到门卫的椅子上,她滑下来,我就抱在怀里,不断地重复:“好孩子都会自己站站好。”恰好这个时候一个女孩子入园,我跟她说:“她自己站在这里,自己进校园,是个棒棒的小朋友。如果你不愿意待在这个地方,你就站起来跟我走。”我们一路走到他的老师那里,她主动牵着老师的手,和老师一起游戏。

综上所述,像“多多”这样游离于班级活动之外的幼儿每个幼儿园都有,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她想做的事。这个案例反映了一个问题:这样的行为算不算问题行为。

上海《大众医学》编辑部组织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15个城市的儿童心理和行为学百余位权威的儿童保健专家参与完成了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其中“意力差,难以完成任务,在幼儿园坐不住,来回走动”被列为“十大问题行为”的榜首!但问题行为,不是问题儿童。问题儿童是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儿童。问题行为是指儿童中出现妨碍个性、智能、身心健康成长正常发展,或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一系列行为。

問题儿童和问题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根源,我们家长和老师应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及其行为产生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从而减少问题行为,及早发现问题儿童,使得儿童健康成长。如案例中的“多多”,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地放任,那么她的行为就会被强化,从而导致很难矫正,致使成为问题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出现反社会性。

那么怎样杜绝类似“多多”这样的孩子出现呢?

1. 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幼儿。“游离”的孩子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外部的影响而分心。父母陪伴、介入能有效延长孩子注意的时间,如阅读、拼图。在过程中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不管,当孩子出现“游离”、准备放弃时,给予一定的帮助、鼓励;当孩子产生兴趣时,父母可尝试退出。

2. 培养倾听习惯。要求孩子与人交流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听清楚对方在讲什么。当孩子能够响应成人指令时及时鼓励。

3. 正面引导。“游离”的孩子通常不喜欢与老师亲近,家长要帮助老师树立在孩子心中的良好形象。一方面,要在孩子面前多说老师正面的话:你们老师唱歌真好听;老师可喜欢你了等,通过积极暗示让孩子产生亲近老师的愿望。另一方面,带动孩子与老师互动。如,积极响应老师的要求,和孩子一起收集教育教学需要的材料;鼓励孩子把发生的趣事讲给老师听。

4. 交往。“游离”的孩子与同伴交往比较被动,家长可利用周末及节假日,鼓励孩子邀请同伴一起活动。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招待朋友,帮助孩子结交几个好朋友,用小团体的力量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从而乐意关注集体中的人和事。

总之,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各方面给予关注、理解和支持,而幼儿园教育是辅助家庭教育,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责任重大,积极和老师沟通,家园合作,才是正确的路径。

作者简介:贺洪利,江苏省兴化市,兴化市兴达幼儿园。

猜你喜欢
问题行为家庭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高中体育课堂学生问题行为剖析及管理策略探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失落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