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洁纯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不论在思想观念,处事行为,以及学习等方面,都需要有人对其引导,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班主任开展有效的工作,可以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到处事得体,有助于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开展方法
小学生朝气蓬勃,犹如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小学生是祖国的春天,承载着将来建设祖国的希望。然而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还没有完全长成,需要班主任对其加强关心,保障其茁壮成长。小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全面,需要班主任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完善,需要班主任及各位教师耐心传授知识。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我们应以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为己任,以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快乐。那么,班主任具体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呢?
一、采用鼓励式教学
担任过小学生班主任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小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肯定和奖励十分珍视。很多小学生在得到班主任的口头表扬后,会十分兴奋,并且会一直強化被班主任肯定的行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这方面越做越好。很多学生在得到老师奖励的小贴画后,会一直留着舍不得扔掉。还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考试或者竞赛中由于表现优异,获得笔记本、奖状等奖品,也会一直珍藏。这就说明学生们对于被肯定、被鼓励非常珍视,因此,班主任对于小学生采用鼓励式的管理形式,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后黑板开辟一块“星级评优”的版块,由每天值日的组长更新上面的信息。每位学生一开始都有五朵小花,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一朵小花,而违反了班级准则,或者表现欠佳的学生,就会被扣除一朵小花。经过四个星期的累计后,班主任对学生获得的花朵数量进行统计,并评选出花朵数量最多的五位学生,每人可以获得一个自动转笔刀的奖励,并在班会上对这些学生进行公开表扬。班主任通过进行鼓励式的管理,使所有学生都能受到优秀学生的感染,以此来勉励自己不断进步。
二、在生活中关心学生
通过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关心,班主任不仅使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得以扫除,而且能与学生的关系更为亲近。例如,在笔者的班上有一位小男生,最近上课总是出神地望着窗外,看上去似乎有一些心事,课下总是趴在桌子上。平时这位小男生非常活跃,在课上总是积极回应老师的问题,在课下也会与同学欢快地追逐玩耍,最近却十分反常。笔者询问了其他学科的教师,并且询问了一些学生,大家都说他最近有些奇怪,但是问他原因又不说,于是笔者在放学后把他叫到一间没人的教室,对其进行了询问。笔者一开始问他最近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吗?有什么事情想和老师分享一下吗?这个小男生总是摇摇头,说没事。当笔者问到是家人出什么事了吗?这时小男孩再也控制不住了,他崩溃大哭了,问到:老师,我的妈妈会不会死啊?原来是妈妈生病了,笔者首先安抚了小男孩的情绪,告诉他现在医疗条件发达,妈妈会好起来的。小男孩离开后,笔者专程联系了孩子的爸爸,去看望了孩子的妈妈。通过了解情况得知,孩子的妈妈得的是癌症,他们没有告诉孩子,是孩子无意中听到的。但是妈妈的癌症是良性的,孩子并不知道这个情况,笔者再次找到小男孩,告诉他妈妈的病情,并且告诉他妈妈正在积极治疗中,很快就能康复。这个小男孩激动地跳了起来,又恢复了以往的活力。可见,班主任在生活中对学生多加关心有多重要。
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学生进入小学后,在学校度过的时间较长,有时候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接触,甚至比一些家长与学生的接触还要多。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一名师者,更相当于学生的亲人。作为学生的老师兼亲人,班主任与学生经常交流很有必要。
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可以不用只停留于学习这一层面,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不妨从学生喜欢的一些话题开始,从朋友的身份交谈,这样学生更容易对班主任撤走心中的防线。班主任可以尝试着谈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漫画、歌曲等,有了共同的话题后,学生就愿意和班主任谈论更多其他的事情,从而增进教师、学生间的感情。
四、管理过程奖罚分明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之路,并不是我们想象地那么平坦顺畅,学生的良好行为需要鼓励强化,学生的不好行为需要班主任引导改正。只有班主任用爱呵护小学生,关注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才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奖罚制度的分明,是任何管理都必须遵守的准则。否则管理就难以服众,优秀的行为得不到鼓励与强化,学生们就会失去努力的动力;不好的行为如果得不到惩戒,就是对其的变相纵容,根据破窗理论,如此下去,效法不良行为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因此,奖罚分明,在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
小结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采用鼓励式教学,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及管理过程奖罚分明,能使班级的管理效率显著提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列平.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甘肃教育,2017(24):32.
[2]雍凤霞.关于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的相关思考[J].亚太教育,2016(2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