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开冰
摘要:美术是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高中美术教学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但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对美术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高,同时高中美术教师也普遍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导致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低、效果差,难以真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对此,本文将从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合理引入美术鉴赏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和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提升方法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实现了初步地落实,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化发展也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核心,所以过去只重学生文化成绩提升、忽视艺术修养培养的观念和思想亟需转变,高中美术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凸显。如何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所以说,高中美术教师应该紧跟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深入探索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美术课堂的革新,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思维
理念和思想通常是行为的先导和指引,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行为、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美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学习,彻底摒弃过去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创新美术课堂教学的思维,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环节,肯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学习、探究时间,营造和谐、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
例如,在教授《什么是美术作品》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们更加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们有机会对知识进行消化。美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产生的结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学生们的审美观念着手展开教学,如,通过一些绘画、雕塑等作品带领学生们进行分析,挖掘学生们的审美潜能,让学生们形成独立的审美特点。这样一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笔者通过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融入情境于美术课堂
高中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注重学生的直观感知和深入观察。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满足美术学科的基本特性,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能和教学艺术,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手段,将美术知识、画作用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并辅以优美的音乐,将直观情境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让课堂变得声情并茂,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人间生活》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直观感知,让学生们更好的捕捉到美术作品的艺术表达,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展开了教学。首先,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视频频段,通过视频让学生们观察当代人们的服饰,并总结这个时代人们服饰的特点,随后,笔者又为学生们展示了一副古代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给予学生们观察分析的时间,让学生们根据画上的内容感受不同时代的艺术形式。这样一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笔者通过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融入情境于美术课堂,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合理引入美术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鑒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运用美术知识的主要路径。所以,高中美术教师要重视鉴赏教学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具体来说,高中美术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实际来合理选择鉴赏的题材、内容;其次,教师要利用灵活、多样化的方法来为学生成呈现美术鉴赏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和实际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欣赏、分析和评判,从而了解其中所表现出的创作手法、创作意图,剖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终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授《托物寄情》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中的作品进行鉴赏指导,如《墨梅图》《大树风号图》,然后,笔者带领学生们对这些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挖掘艺术的表达方式,结果帮助学生们养成欣赏的习惯。这样一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笔者通过合理引入美术鉴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一直都是教师努力达成的目标,同时这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最为基础和有效的途径。所以,高中美术教师应该明确定位,通过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合理引入美术鉴赏等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来推动美术课堂教学的改进、优化,最终有效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菲菲.浅议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中国民族博览,2018(01):11-12.
[2]陆莉.对高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