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表现性评价研究

2019-09-10 09:52:00冯倩茹
学习与科普 2019年4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层次分析法高职教育

冯倩茹

摘 要:高职院校高办学目标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是学校关注的重点,表现性评价能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系统实训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客观地反应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层次分析法;物流实训;高职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目标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不仅需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更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高职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就是一门对学生动手能力有极高要求的专业,像专业课程中的仓储、运输、配送、快递和报关报检等物流实训课程的教学,都需要依托于专业的实训设施、设备和实训软件,这些课程的教学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存在极大的差异,学生考核评价方法也应与传统评价不同。为了更好的评价和掌握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表现和收获,本文将基于AHP和表现性评价思想重新构建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评价体系。

1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课程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物流实训课程考核评价存在问题,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课程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将传统的试卷考试改为交课程大作业、报告或者上机考等形式。在成绩评定中,很多时候只是依据最终的实训报告,并且很多报告仅仅是由少数学生完成,但是由于以小组形式提交,此次成绩涉及到小组所有成员,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养成了为考而学的不良习惯。具体存在问题可以归纳如下三个方面:

1.1缺乏统一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应用型学校办学的关键,甚至规定在高职院校开设课程中,实训课时为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但是在学校具体落实实训教学和实训教学考核时,大部分学校没有制定统一的实训项目指导书和与之相对应的实训考核评价表。统一评价标准的缺乏,导致授课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实践技能的真实掌握情况,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进一步指导。

1.2评价指标单一化

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授课中,学生不仅需要操作多项物流专业设备,比如叉车、手推车、货架和地牛等,还需要配套使用物流设备完成综合任务,比如打包、分拣和设计储存方案等,这些实训项目的完成是學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是在实际教学考核过程,教师往往只对每个项目给出一个总分数,没有细化的评分标准,也没有给出扣分的事项和理由,考核评价结果粗糙、缺乏公平性。

1.3评价指标不合理

针对学生实训评价,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置上存在问题,多数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无法有效反映学生实训技能掌握情况。目前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没有重视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运用科学地手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一份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开设和发展存在重要现实意思。

2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2.1.1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主要用于考察学习者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此评价方式强调“从做中学”,具体是使用真实的生活或者模拟的情景来调到学习者的最初反应,由高水平的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和评判,其主要形式包括操作、资料收集、作文、作品展示、书面报告、实验、演说、和构建式反应题等。老师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目的不在于将学生化为等级,而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情感等给予评价。

2.1.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一个目标通过层层分解,化为多个目标和准则层次,并运用定量方法确定各个层次或者目标的排序,在此基础上进行目标决策,是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由于其简单实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优点,常常被运用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上。

2.2文献综述

在高职教学研究中,已经有一些学者对表现性评价进行了探讨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将表现性评价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并运用实证数据证明了现性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操作技能。二是研究表现性评价方法本身的特性以及在高等教育运用中的优点、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将表现性评价和专业特色相结合,构建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表现性评价标准。

3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和评价指标选择原则,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系统实训表现性评价将由传统的老师评价改为自评,小组评和老师评,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具体评价指标选择如下:

3.1知识能力

知识能力为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物流专业知识。

(1)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课程前所具备的知识,包计算机基础知识、数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等。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熟练的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如EXCEL、WORD和PPT等。数学知识:能够使用数据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物流专业知识是课程所涉及的物流知识和仓储管理知识。物流知识:物流和物流管理基本概念,物流的七要素、物流的发展和构成等。仓储管理知识:仓储的概念、分类、作用和仓储建设和维护等知识。

3.2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学生学习课程所需掌握的能完成专业工作的能力,包括物流设备选择能力、仓储工作能力和仓储管理能力。(1)设备选择能力是指在仓储系统软件操作中,学生能够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适宜的物流设备。如:通过资料收集和计算,选择合理规格的托盘。(2)仓储工作能力是指学生能力完成日常仓储管理中的基础工作,比如根据入库单办理入库、根据客户要求配合出库和日常盘点货物等。(3)仓储管理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统筹管理仓库的布局、协调员工工作、合理完成货物的调配和处理突发情况等。

3.3综合技能

综合技能是学生在实训中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包括知识应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1)知识应用能力是学生能够将物流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能够熟练的运用物流所学的各种方法、如ABC分类法;能够熟练掌握专业软件的应用,如操作仓储管理系统。(2)写作与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将实践过程、实践收获运用文字或者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训完成后,能够使用WORD撰写报告、排版以及制作PPT与其他同学交流汇报。(3)沟通协调能力是指通过与其他同学合作达成实训目标。在物流实训中,许多项目需要以小组的形式,组内成员配合完成,良好地沟通,有效地配合是小组实训出色完成的关键。(4)創新应变能力是学生提出新想法与有效的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在物流实训方案设计中,善于观察、勇于质疑、敢于提出新思路可以有效提高实训效果。

4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表现性评价要做到公平、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必须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化为,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1确定一级指标权重

根据层次分析法两两比较原则,首先确定出3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矩阵并计算出3个一级评价指标权重如下:

其中一致性检验为CI=0.0053<0.1,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w=(A1,A2,A3)=(0.21,0.55,0.24),即A1,A2和A3所占的比例为21%,55%和24%。

4.2确定二级指标权重

使用同样的两两比较的原则,确定出二级指标的评价矩阵如下:

其中A1,A2和A3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分别为0.0000,0.0176和0.0446都小于0.1,说明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W1=(B1,B2)=(0.2,0.8),W2=(B3,B4,B5)=(0.21,0.55,0.24),W3=(B6,B7,B8,B9)=(0.11,0.35,0.32,0.22),即B1,B2在一级指标A1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和80%,B3,B4和B5在一级指标A2中占比分别为21%,55%和24%,B6,B7,B8,B9在一级指标A3中占比为11%,35%,32%和22%。

4.3指标最终权重

使用层次分析法求得评价指标最终权重如下表所示:

5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课程考核与评价应做到与时俱进且具有发展性,有效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表现性评价方式运用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发挥表现性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清艳. 学生评价与学法指导[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赵德成. 表现性评价:历史、实践及未来[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2):97-103.

[3]杨红艳, 江成城. GIOWA在物流管理实训表现性评价中的应用[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32(9):65-67.

[4]彭瑾,徐敏民. “表现性评价”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06):73-80.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层次分析法高职教育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2:25
关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57:22
基层社会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03: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乳制品品牌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52:0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3:47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51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27期)2016-07-16 05:10:35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期)2016-03-12 06: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