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研究

2019-09-10 08:21王艳博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王艳博

摘要: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且农村耕地的有限性,导致相当大一部分的农村人口的闲置,这一部分的劳动力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环境,离开乡村,到城市谋求发展。但是,由于经济来源的不稳定性,不能带子女一起到城市发展,只能将其留在家乡。这一部分留在家乡的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留守儿童。[1]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年龄在16岁以下,大都是青少年。在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心里敏感期,对于事情的发展没有个人的成熟的观点,这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如果这一阶段的孩子教育不得当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辍学、问题青少年的出现、不善于沟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留守儿童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绪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的不断扩大,再加上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一些农村劳动力大量的向城市涌动。由于户籍问题、经济问题以及消费问题使得这一部分外出人员不得不将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看。产生的这种群体即为留守儿童。根据调查表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902万人,其中的89.3%的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约有805万人。其中的3.3%约占30万人由亲友照顾。其中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照顾能力的约占3.4%,大概有31万人。甚至其中的4%的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守。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向城市发展的人员的增加,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的增多,对这部分孩子的教育问题应重视起来。因为这不仅仅是这些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一旦这部分孩子出现问题,对于整个新农村建设都会产生影响。

1.2研究意义

通过实地的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太理想、与人沟通的能力不足、自控能力较差等问题,针对这系列的问题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去帮助这一部分的留守儿童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这一部分的孩子的未来,还涉及到今后整个社会的发展。会影响到整个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根据这一情况,开展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

2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由于历史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在我国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中原地区人地矛盾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会使得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外出寻求发展。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的岗位缺口不断增加,这一情况下外出的人员越来越多,其中的一部分都是夫妻双方共同外出务工,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孩子留守在家。在这种状况下,由于长时间的不能面对面交流,导致沟通出现问题,久而久之双方都会出现思想偏差。根据问谈了解到父母认为:每日的辛苦都是为了孩子今后的发展,都是为了整个家庭越过越好。孩子认为:别的孩子的父母都可以陪着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能够陪伴自己。久而久之双方都会感觉双方之间的沟通是无效的,甚至导致一些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长时间不联系,这会造成孩子亲情观念淡薄。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我国的教育问题和农村问题相交织,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更为棘手。因为这不仅关乎于孩子今后的发展,而且还关乎于整个社会今后的发展问题,所以对留守儿童一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为建设美丽乡村打好基础。

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及对策

3.1.1学校教育问题

(1)学校基础设施较差。在的许多村落,对于教育方面还不够重视,村子中的学校并无现代化教育设备。使用的教室还是之前留存下来的,并且教室较少,许多孩子在一个教室内进行学习。一般的双人桌都是三人一起使用。[2]宿舍也是比较少,孩子们都是挤在大通铺中休息,如若出现问题,孩子们逃生都比较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学校餐厅的条件也不完善,孩子们在学校就餐环境较差。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蚊虫较多,孩子们食欲较差。

(2)师资力量紧缺。在这个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留守儿童的在这一方面存在短板,其中一条就是,教师少,教师的种类少。由于村子较偏僻,许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教学,不仅工资较低,各个方面的需要都不能够满足,导致乡村教师人数较少,但是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课程种类较多,所以一位老师要承担几门课程。增加了老师的工作压力。

(3)教师教学观念陈旧。[3]很多地区的乡村教师仍是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判的标准。这对于许多的留守儿童是不能够接受的。这些孩子离开学校回家后,并没有可以辅导孩子功课的人,对于学习方面有什么疑问也不能及时的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會使他们自暴自弃。但是由于老师的这一评判标准,会使得有部分教师放弃差生。

3.1.2家庭教育问题

(1)缺乏沟通能力。长时间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相处的留守儿童,缺乏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由于监护人员年纪较大,与孩子的沟通存在代沟。[4]隔代教育关注的都是满足孩子的物质,而缺乏的沟通与交流导致部分孩子在道德层面的理解会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

(2)留守儿童存在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会受到身边同龄人的欺负,对于这种情况长时间发展会对孩子产生心理阴影。久而久之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另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水、电。由于未有人告知它们的危害,这些孩子对于其成长十分不利,应该引起重视。

(3)亲情感较弱。许多的留守在家的青少年,再其感知亲情的年龄阶段,由于求学需要长时间呆在学校,不仅见不着亲人,也不能电话沟通。这对于亲人之间的感情培养是不利的,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对于这一方面的情感缺失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1.3学校教育问题解决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应向相关部门关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各个地区也应加大对于农村经济的建设,经济发展了,相对的可以加大对于教育的投资,从而有资金加强对于校舍的建设。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是有利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一问题不容忽视。

(2)加强人才引进。在当今社会,少年强则国强。这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至关重要。教师在孩子的发展中不可或缺,应该提高对于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问题。如: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为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走进乡村,努力工作。

(3)定期對于教师进行培训。由于许多乡村教师年龄偏大,观念陈旧,以成绩论英雄,造成了对许多成绩不太好的留守儿童的关心不够,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这需要老师进行一个调整。多进行培训、多去其他学校走走看看,与一些优秀教师交流交流,学习经验,从而提高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丢掉陈旧观念,提高工作质量。

3.1.2家庭教育问题解决措施

(1)锻炼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与人沟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家长重视起来,多与孩子交流。留守儿童中的一些孩子比较内向,对自己信心不足,家长长期不在孩子生病,但要和孩子常沟通,要时常鼓励孩子,让他明白自己是很棒的,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孩子说话的机会[5]培养孩子看相关书籍视频的习惯,慢慢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

(2)加强安全宣传。安全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不仅是孩子的父母要讲到,而且是整个家庭都不能忽视的问题。由于孩子的父母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这需要陪护孩子的相关人员的配合,平时多与孩子讲讲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多陪孩子看一些安全视频,给孩子讲一些实例。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多沟通,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3)增加与孩子相处时间。亲情的培养是在长时间相处中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这需要父母孩子共同努力。为了生活条件更好,有的留守儿童是一年到头见不了父母几次,长此以往孩子也不知道与父母如何亲近。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父母可以将孩子在寒暑假接到身边来,陪孩子玩一玩,增加一些亲子时光。这不仅培养了与孩子的感情还可以让孩子看看父母的辛苦,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6]

参考文献

[1]翟庆伟.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1):65-74.

[3]范先佐.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05):146-154.

[4]岑川. H县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6.

[5]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5(03):37-49.

[6]张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J].国际公关,2019(04):36+38.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