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岚
摘 要:教学管理制度与高校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作用。当前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学管理制度规引教师的行为选择存在失效问题。需从有效促进教师行为选择的正面性与积极性着手,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关键词:高校教师;行为选择;教学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5-0136-04
Abstract: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Therefore, there is invalidity of the system in guiding teachers' behavior Choice. Starting from the positivity and enthusiasm of teachers' behavior choice,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academy.
Key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behavior choic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教師是大学学术活动的落实者、也是组织发展的主要支柱。就如美国学者科南特(James B.Conant)所指出的:“知名高水平的教授是学校实力、地位、声望的象征”。[1]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流本科,最终也要依赖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履职尽责。2018年11月,教育部专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规范,也表征了教师教学行为的特点: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在教育法规范围和框架内从事教学活动;不能违背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习俗;在教学行为和教学语言方面应该具有正向性,应该引导学生高尚、积极的人生价值观等。因而,关注教师的行为选择、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创新来鼓励并维护教师教书育人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教师行为选择与教学管理制度相关性分析
制度是一个在多学科领域都非常活跃的名词。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认为行动者与制度存在密切互动,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奖的学者D.C.诺思(Douglass C.North)认为,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2]他还提出,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的法规组成。[3]正式约束或者是由公共权威机构制定,或者是由当事的各方共同制定的,体现着一个社会的制度化水平。非正式约束是包括道德信念等是在人类历史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并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从教学管理与教师的教学来看,教学管理是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意志在教学中贯彻的制度化方式,因而作为制度变量,它实质是一种规范化、定型化的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它目的在于塑造教师行为、构成个人选择的“策略背景”。而教师在高校这一特定学术组织中生存并寻求职业发展,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必定会受到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引,他们的行为选择与教学管理制度必然紧密相关。
(一)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行为选择有激励和限定作用
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行为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在教学中渗透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意志,并塑造教学行为偏好,即通过资源等方面的差异配置,激励、引导教师的行为选择,使得他们开展最受制度期望的教学工作,从而与制度绩效目标相一致;另一方面,在保持效率与公平的前提下为教师提供行为选择的空间和条件,以维持教师教学的活力、高效。
限定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体行为必须与角色一致。教学管理制度给教师设置了在教学中的不同角色及其相应的职责和义务,从而限定他们的行为,使其遵循制度的预期和要求,保持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秩序化。同时,制度还为他们划分了明确的行为边界,并通过其平等地适用于所有教师的特征,确保教师个体拥有教学工作的诸多权利并履行教学工作的各方面义务,并使得教师考虑自身行为的后果,从而选择适当的行为。
(二)教师行为选择对于教学管理制度有反作用
当教师服从并主动响应教学管理制度时,经常会通过对制度的认识与遵守,使得自身行为选择与制度达到契合,从而教学管理也能取得预期绩效。另一方面,他们能反作用于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度限定行为的前提下,他们通过理性判断来决定行为的恰当性,这种理性判断受文化、信念及社会准则等因素影响,他们可能会积极或者消极对抗制度,特别是群体的反对行为使制度可能无效、发生变化甚至革新。
应该说,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为教师提供的行为选择的空间和条件是不同的,它会影响他们的外在行为表现,并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正如有学者所提出的,“大学教师职业行为选择是制度的函数。”[4]因而,积极开展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以制度来激励并规范教师行为、塑造他们教书育人的行为偏好,是一流本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二、教学活动中高校教师行为选择的应然追求
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中,行为选择意味着对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活动或方式的选择。社会科学大词典对此有明确的解释,认为行为选择主要指人在目标取向后对达到目标的最佳活动方式的确定。由于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的价值意识、兴趣、需要以及个性特质存在着差异,人们对不同的活动方式会有所偏好,对最佳活动方式的界定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主客观条件往往给个体提供了活动方式的多种可能性,而个体必须对此加以取舍,因此行为选择便成了目标导向行为的必不可少的前奏。行为选择是目标取向行为和目标导向行为的中介。[5]
教师是学术职业人,从事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工作。关于学术职业的本质及特征,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19世纪初作过经典论述,他认为学术职业本质是“以学术为业”,它“决定职业学术的内在状态”[6],同时学术职业有职业属性,即“学术人”的现实基础是“以职业谋生”。因而 “学术人”是教师行为选择的应然追求,“职业人”属性说明教师的行为选择有着多元动机和复杂的利益结构。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有其内在规律性。教师在教学中的“学术人”追求主要体现两方面:首先,积极传播及应用高深知识。即教师的教学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世界、锻造情感与意志,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熟知科学研究方法,了解专业前沿动态,了解学术规则 ,成长为高素质人才。其次,推崇教书育人的志趣。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使命担当,是对现实利益的超越和对人类普遍、永恒价值的承载。因此,教师“职业活动本质上不是追求实用的目的,……简言之,就是乐于寻求拥有非物质方面的利益”。[7]以教书育人为已任的动机为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内隐于教师职业的内在本质,外显于教师对教书育人责任的体悟、认同及身体力行。教书育人的志趣,彰显的是教师职业的育人要义,即教师不仅是一项职业,还是一项事业,他们是“园丁”“焟烛”“巨匠”,是一个“关心他个人身处的社会及时代的批判者与代言人……为社会时代的眼睛与良心。”[8]“应当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他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9]
三、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规引教师行为选择的失效分析
当前,从教师行为选择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和保障教师正面行为选择方面存在着失效问题。
(一) 制度激励与教师“学术人”追求存在错位
错位表现在:1. 制度激励缺乏系统设计。制度对教师教学的激励较多延续外延式扩展的惯性,如:设立教学名师奖、教学成果奖,教学优秀奖等,并乐于树立明星教师,追求短时间内出现人才培养的轰动效应,未将教学学术作为激励目标来系统设计激励内容,这种激励难以充分激发教师身上蕴藏着的内在追求;2. 激励方式较为物化。制度通过不断增设的外在奖励名目来激励教师教学的同时,主要以相应的物质奖励为匹配。相较于强化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的系统构建显得较为滞后。较为单一的激励方式导致激励效果短暂、功利化,不能持久地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3. 激励指标较为“科研化”。如在教学课时津贴分配时,主要参考因素是教师上课的课时数,未能有效涵盖课堂教学质量;在评价教师教书育人的贡献时,往往以不太完善的课程评教分数、学生考研率、获奖数等作为效果评价指标,至于教师对学生是否关爱、是否指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求知过程、是否诱导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等等的“慢功夫活”则因种种原因难以落实到位。这种与科研业绩考核趋同的显性指标激励,因而虽能影响一些教师,但难以带动全体教学一线教师的教学热情。
(二)机械化管理与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存在磨擦
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活动,科学性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组织教学活动,艺术性表现在教师要依据具体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情境以及对象的不同,要因人施教、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教学的艺术,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当前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具备统一性、程序性和规范性,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管理效率。但过于整齐划一也强化了机械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形成了挤压效应,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艺术。这主要表现在:在许多高校中,教学管理管得越来越细,象工厂操作手册,不仅是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修订等权利向学院和学校管理层面集中,而且在教师教学的微观领域如具体教案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等,教师也需符合各项标准、规范和流程,发挥教学个性与特色空间有限。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激情和献身精神也慢慢因此消退,成为被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职业人”,甚至对一些繁琐的管理流程及机械操作产生了抵触情绪和行为。在教学日益走向标准化、模式化和机械化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非正式制度缺位导致教师应然选择“失群”
非正式制度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教学不仅受正式制度的规约,也易于接受教学学术共同体的号召与引导,其作用的发挥来自共同体内部的相互学习效仿、集体成员的从众心理、自觉意识和惯性等。但是,目前高校非正式制度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以相关学术管理组织及其制度为例,在学校层面,虽然一般大学都有教学委员会之类的组织,但因种种原因,其功能发挥较普遍地表现为参与各类教学评审、评奖,在转变教师陈旧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倡导教書育人奉献等方面则较少作为或者无作为。且为人诟病的是,教学委员会等机构的设立及运行过度依赖和效仿学校职能部门,“应为”的学术管理呈现行政化趋势。在基层教学单位中,一些非正式的教学组织如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形同虚设,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失群”,教书育人成为个体的单打独斗,缺乏共同体的话语支撑、欠缺非正式制度能提供的共同学术兴趣、良好学术规范、浓厚学术氛围等引导,教师也无法从中获得教学学术情意、教学学术行为和能力的培育。
(四)制度边界模糊导致“非正向”行为选择约束乏力
应该说,绝大多数教师是认同教书育人的主流价值取向的,但权衡个人的利弊得失也是教师投入教学的重要参考因素,就如有学者所提,“会有几个人愿意为公共的利益而去受穷呢?”[10]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活动,教师是代表国家和社会从事教学工作。因此,教师需要切实履行自己的教学责任、按照国家或公共目的而不是按照个体目的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目前高校在强化教师教学责任等方面还存在着意识淡薄、规范不健全、制度底线划分模糊等问题,导致出现了“那些由于违背群体共同拥有的某些价值观、共同遵循的一套与行为举止和个人特征有关的社会规范而被许多人给予歧视性评价的行为或特征”[11],即行为选择偏差现象,如少数教师课堂教学言语不当、一些教师职业行为不太规范,还有发生在教学中的较为普遍的教学搭便车行为、教学寻租行为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整体形象,而且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秩序与教学质量。
如上所说,教师的教学意味着教学责任和使命。纵然教学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决定了教学管理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管理,但应尽可能为教师的教学列出行为责任清单,明确行为选择的边界。同时应督促教师个体不断强化师德修养,切实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
四、基于教师行为选择的有效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思考
“双一流”建设伟大工程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2016年陈宝生部长特别强调: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就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12]为响应“双一流”建设目标与要求,必须通过系统创新制度设计和安排,破解教学管理制度的失效问题,引导教师应然行为选择,鼓励教师能有更为积极的教书育人的担当。
(一)创新教学管理正式制度:为教师行为选择提供根本遵循
正式制度建设应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设高度,在充分认识教师多样化需求前提下,不断增强教师行为选择的正面性和积极性;同时从问题入手,从激发他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最大动力出发来反思现存制度的不足。
1. 重视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及多样化需求。尊重教书育人的规律,提升学术管理的地位与作用,使教学成为一项协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活动,使教师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效能得到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强化教学学术法则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职业升迁、职业地位和声望提升中的主导地位。正视教师的行为选择的多重动机驱动,建设对本科教育教学及其成果的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并有效运用,使他们能按工作的质与量领取相应的报酬和奖励。同时,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13],使得他们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能够静下心来实施有效教学,安心教书、育人和做学问,这是制度创新的题中之义。
2. 系统建设专门教学奖励制度。“通过一定的奖励制度使在专门职业中道德责任和自我利益常常趋于一致和融合”。[14]即应按教学学术目标系统设计教学奖励政策,重奖在教学中无私奉献、做出突出成绩的人,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政策和发挥优秀教师的典型示范,带动一大批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立身之本,不断追求教学学术,把自身的教学活动与职业追求同大学学术组织的发展、同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成为有情感、有信仰的学者,遵循一定的引导、必要时采取不顾及行动后果的价值合理性行动,使得高等教育“成为社会的灵魂和人民大众的有机组成部分。”[15]
3. 明确教师行为选择的制度边界。教学管理的制度边界作为制度的底線,应被划分得尽可能明确与清晰,教师在本科教学工作的责任、义务及权利应广而告之。制度边界一旦制定,必须从严执行,教师如有逾越制度边界的行为,就应受到惩处、遭受损失,这样教师个体在制度边界之内,明确自己可为与不能为,既控制行为、遵守规范、承担职责,又能拥有自主性。
(二)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强化学术精神引领与教学学术法则运用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最关键的是如何激发院校和教师在提高质量方面的内在动机。[16]引导与塑造教师行为偏好,需要“增强全员重视教学质量提升的意识与文化”[17],即发挥非正式制度的学术精神引领和教学学术共同体的支持与保障作用。
1. 强化育人信念、打造“心理围墙”。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一个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18]在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需通过非正式制度建设,强化教师矢志探索学术、立德树人的信念,引导大学教师通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13],形成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价值共识,建设一种共认的身份区别、行为准则、社会性交互作用的契约边界,从而塑造一个精神层面或价值层面的“心理围墙”。在这个围墙中,教师形成一个完整、完善、完美的精神人格,把教书育人看作是个人志趣所在。纵然受教育对象有个性、能力、期望等诸多不同,教育教学内容也不断在发展,但是“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13]
2. 完善组织建设,加强教学学术共同体作用。加强校院两级教学学术组织及团队建设,发挥教学学术共同体作用。首先,通过共同体倡导并强化教师对于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以课堂为阵地,综合运用、消化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融入思想觉悟和道德意识的熏陶,以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师德境界提升教育活动成效,并发挥对社会风气、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把教学学术延伸到科学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促进大学功能发挥的良性循环,实现教师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真谛;其次,通过共同体建设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约束、监督机制与教学规范实践,实现对正式教学管理制度的补位,以同行评价与监督约束不端的行为,从而完善推动教学发展和有效教学的内在约束。
(三)关联制度与教师:切实增强教学管理制度有效性
教学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取决于教师对于制度的认同、执行与遵守的程度。因此,要保证制度的绩效,避免管理决策失误,必须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丰富内涵,使他们的行为选择与制度相关。
1. 明确教师作为制度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当前,如何有效破解高校吸收教师和非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管理决策的制度性困境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学管理制度在生成、执行和监督时,应充分重视教师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明确教师在利益相关者中的地位及应发挥的主体作用,突显教师群体的话语权,避免他们或盲目的听从或者内心抵触;同时,适当弱化管理部门的强势主导权,使得教学管理制度由教师自我改进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外在监督合力完成,成为双方共同协商的结果,从而教师行为选择的结果符合教学管理制度预期。
2. 完善教师群体意见表达机制。应本着对话与协商、平等与尊重的原则,扩大教师表达意见的参与面及影响力,尽可能大范围地征求教师群体意见而不仅仅是学术权威或者是教师代表的个人意见;建立配套的咨询服务体系和流动畅通的信息反馈和监督渠道,借助互联网,实现教学信息的移送、跟踪、动态、反馈、改进、共享,以方便全体教师执行状况的“上下对照”;支持教师合理的教学行为选择的空间、资源与机会,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得制度最大限度地贴近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教学管理制度也将“使人乐于遵守,直到它们变成了人们的第二自然”。[19]
参考文献:
[1]M.Lipset and D.Riesman.Education and Politics at Harvard[M].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5:144.
[2][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C].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96.
[3][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C].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
[4]林艳,吴玲.大学教师职业行为选择的制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57-59.
[5]彭克宏.社会科学大词典[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291.
[6][德]马克斯·韦伯.入世修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13.
[7][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13.
[8]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8:63.
[9]杜勤,等.论科学违规行为的法律介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3):72-75.
[10][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下册)[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01.
[11]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88-195.
[12]教育部长陈宝生: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就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EB/OL].科學网.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2/364605.shtm,2016-12-29.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1/2018/0131/c1001-29798707.html.2018-01-31.
[14]曲正伟.教师的“身份”与“身份认同”[J].教育发展研究,2007(4A):34-38.
[15][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
[16]苏永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演进、全球扩散与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7(12):1-9.
[17]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4年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41.
[18][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
[19][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