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玮
摘 要: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最大的瓶颈是如何破解以“四个中心”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文章通过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构建模式和实施路径。研究认为,酒店管理专业要紧跟新时代全球化步伐,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以酒店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符合酒店管理行业发展需要、适应酒店管理多元化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践教学;问题;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5-0048-04
Abstract: The biggest bottleneck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 teaching reform is how to crack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with "four centers" as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mode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through the importance and practical problems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practical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hotel management major mus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insist on Khalid ents, build a foundation based on hotel management theory, take professional skills as the core, and be employment-oriented,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hotel management industry, and adapt to hotel management major practice teaching mode and needed for diversified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 hotel management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problems; mode
引言
实践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创设职业情境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可供操作的实践教学结构框架或活动程序[1]。酒店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掌握酒店服务与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具有流畅的语言沟通能力,具备酒店经营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潜力,拥有从事现代酒店业或高端服务业的一线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因此,酒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需要学生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思维敏捷,善于妥善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但在现实的技能比赛和就业竞争中,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比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弱,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扎实且熟练。当前,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最大的瓶颈是如何破解以“四个中心”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固化模式。作者认为,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要紧跟新时代全球化步伐,密切聯系社会发展大趋势、大需求,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本科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酒店管理理论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专业技能为核心,以酒店管理就业为导向,符合酒店管理行业发展需要的、适应酒店管理多元化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实践教学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一)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按照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把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是由大学生向酒店管理专技人员角色转变模拟演练的不可或缺的必须人才培养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对实践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世界旅游大国,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实践技能,酒店管理专业技能人才供不应求。高校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旅游全球化、酒店管理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酒店管理人才,创新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重要途径。一方面满足酒店管理发展的人才资源需求,另一方面强化实践教学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将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实验实习、场景设计、综合实践、沟通交流等作为理论教学的课堂延伸,促进学生将课堂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转化为酒店管理的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
(三)面向智慧社会的酒店管理高级人才新目标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社会”的创新型国家发展新目标。面向智慧社会,我国旅游业、酒店业的人才培养正面临着开阔的视野和巨大的机遇。培养更好适应国际化旅游市场竞争需要、适应智慧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创新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培训具有扎实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技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酒店管理高级服务人才。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
本科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常被作为辅助课程,对实践教学课程缺乏缜密的设计和规范化实施,酒店管理专业室内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习设施设备及指导资料不足。多数在用校内模拟实训设施简陋,训练内容简单,实训道具过时,无法达到现实实践教学预期成效。
(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
在实践教学的实施环节,指导老师往往还是理论课授课教师,这些老师由于忙于理论教学和科学需要,少有机会外出进修,更不可能到国家大型酒店、国际旅行社或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规程和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和实践能力,充实、更新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2],因而,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严重不足。外聘师资及双师型师资更加有限和缺乏。所以,教师工作中实践教学能力不强成为实践教学中最为瓶颈的问题之一。
(三)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在酒店管理专业现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中,学生普遍觉得实践教学不会像理论教学那样严格,因而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如对待形体训练、语言训练和公关礼仪训练课,没有切身理解和深刻认识到其在形体语言、沟通交流、待人接物方面的重要性。在客房整理、餐饮服务、前厅接待、饭店服务等实习过程中,没有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甚至敷衍了事、嫌苦怕累。尤其在酒店顶岗实习阶段,有些学生家长还会帮助学生寻找各种借口逃避专业实习,影响干扰实践教学正常进行。伴随着我国酒店行业市场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深入,新的行业市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专业理论是基础,实践能力才是关键!实践教学不是摆设,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完成和必须过关的专业教学环节,是酒店职业道德和服务规范养成的必要锻炼和锤炼,是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四)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合作企业是该专业深化和完成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和难以替代的必备场所。目前,许多本科高校过于重视教学秩序的维护,缺乏校企合作的深度沟通,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高品质的、很好配合实践教学的校外合作企业实践教学长效机制。有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没有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有的高校不能及时跟踪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化全球化智慧化的需要,只是简单认知酒店管理专业实践单位的赢利目的,没有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实践环境条件。由于校企双方缺少必要的沟通,因而难以达成持续长久的合作机制。
(五)与行业标准衔接不够
酒店管理是一个全球化、国际化、智慧化迅速发展的行业,酒店管理的标准化发展较快,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应积极对接酒店管理行业标准,精心设置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不但培养学生具备一流酒店管理的操作技术,而且教会学生从教育理念上接触国际酒店管理业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服务规范及标准,具全球型、国际型的酒店管理智慧人才。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建立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建立考核机制是完善和提升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也是培养酒店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必要制度。在制定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时,要把突出实践操作作为该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特点。首先,必须根据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性质分学期、有步骤、高要求制定实践教学考核量化方案。其次,对学生实践教学涉及的实训、实验、实习及毕业实习,制定细致严格的实践课程考核成绩评分标准。最后,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考核量化方案指导和实施实践教学,执行实践课程考核成绩评分标准,对学生实施全面、公平、客观的考核,促进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努力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并积极运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努力掌握酒店管理实践技能,增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二)建立实践教学课程实习模块
围绕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设计遵循酒店管理职业特点、实践特点和开放性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现可行性、场景性和时效性,建立“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设计,力求做到课程设计与实际工作完全对接”[3]。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分为四块:基础模块、应用模块、拓展模块和综合模块。基础模块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如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语言沟通、形体礼仪、客房整理、餐饮服务、外语表达等。应用模块主要训练实际操作技能,如会议服务、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茶艺及酒水、餐具摆放等。拓展模块主要适应市场发展变化进行的知识拓展、技能拓展和创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如会展策划、康乐服务、舆情处置、酒店营销等。综合模块主要指毕业实习,体验酒店管理的不同工作岗位、酒店管理现代服务的最新动向、利用现有政策法规指导经典管理的决策和运行、酒店管理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调查等,旨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协作和综合能力。以上四个模块要突出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在强化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大量开设实用性强的相关课程,增加职业素质和酒店服务与管理技能训练项目,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4]。
(三)建立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基地
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要积极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如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茶饮实训室、酒吧酒水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形体实训室、前厅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是支撑和促进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作为校内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室可以保证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吧酒水管理等专业课程的课堂实训需要。在实践课程教师精心指导下,利用便捷、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学生刻苦训练,把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更加紧密地融合,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在校内设有实习饭店(斯特拉酒店)和实习会议中心(马里奥特会议中心),成为学生校内实训教学基地[5],学生通过跟随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经验交流和技能学习,极好促进和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成效。
(四)建立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基地
旅游管理类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服务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因此,只有校内实训基地还不能满足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还需要更大的实践平台。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要逐步建立适宜、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才能达成内外互补、逐步升级、不断成长成才的育人环境和条件设施,从而保证实践教学地更好效果。校外实训基地,可以选择设施条件一流、具有互补性的酒店管理品牌院校,也可以是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酒店集团。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凯悦酒店集团、雅高酒店集团、万豪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金陵酒店集团、华住酒店集团等酒店企业。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遵循行业市场发展规律,发挥本科高校和酒店企业各自优势,采取互惠互利、有偿服务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酒店顶岗实习的方式,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为企业创造价值。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创新服务意识和酒店职业素养,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6]。
(五)培养 “双师型”专业教资队伍
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优化和强化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与“双师型”师资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正相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建设“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是培养高素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关键要素。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的培育,坚持引进和培育双结合,引进具有酒店管理工作经验的新师资,或定期将专业课教师派到酒店企业参加轮训,鼓励教师到高星级酒店挂职锻炼,学习酒店行业新理论新知识,提高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专业师资的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和深度融合,优化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配置,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7]。
四、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课堂实训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包括五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即实践操作技能、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理论运用技能、实践经验总结提升能力。通过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内实训,了解酒店设施、设备情况,熟悉酒店服务操作的基本流程,使学生掌握酒店相关工作技能[8]。上述五个方面的具体实施如下:其一,酒店管理专项技能实训,具体包括客房整理、插花技艺、茶艺、斟酒、餐桌整理、餐具摆放、咖啡制作、中餐服务、西餐服务等。其二,酒店管理接待实训,具体包括酒店迎宾礼仪、前台接待、点餐、导购、导游等。其三,酒店管理综合实训,带团方案、宴会布置、大型会务接待安排、会展策划、客房经理、前台经理、酒店总经理等。其四,酒店管理常见问题、突发状况处置模拟实训。其五,酒店管理综合实训报告,通过回顾平时实训项目,总结其中的经验,所感所想,特别是总结实训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创新指出,达到强化技能和实践经验,起到提升酒店管理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企业实习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企业实习是课堂实训教学的拓展和深化。酒店实习企业是高校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在不断深入合作中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实习基地。这些对口实习酒店企业多数是管理规范、设施先进齐全、服务一流的五星级酒店或准五星酒店。在这里,学生面对的老师是资深酒店管理经理和老总,是业务熟练和经验丰富的酒店管理服务员、管理者。学生入职后经过高效而严格的培训,被分配到酒店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进入不同角色,实实在在的参与酒店业务的运行和各项服务及管理工作。学生们把所学到的酒店管理专业理论和校内实训技能,在真实的酒店环境中运用和磨砺,在工作实践中提升和强化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为顺利完成學业,做好就业对接而努力。
(三)学科竞赛教学
学科竞赛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在高校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学科竞赛蓬勃发展。学科竞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是激活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的各类学科竞赛,全国赛事有“全国旅游院校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省级赛事、市级赛事,校级赛事有中餐摆台、西餐摆台、调酒、中式铺床、前台预定、饭店情景英语等大赛。学科竞赛作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要求学生人人参赛。通过参加竞赛,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教师指导学科竞赛过程中拓展专业技术领域,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现代酒店行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人才支撑,酒店管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必须构建与之相协调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推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例如,高星级酒店不断推出的个性化“商业性家”酒店,注重与消费者进行“具体的情感互动,营造着消费者现在或未来渴望去追求的信任、关怀与惊喜”[9]。在新时代,随着智慧社会的不断发展,5G技术被商用的普及,智慧旅游、智慧酒店将不断变为现实,以“四个中心”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创新意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酒店行业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理论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符合酒店行业发展需要的、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水平的需要,也是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樊海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10.
[2]林源源.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2):119-120.
[3]张晓艳.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学习(中),2013(09):64.
[4]黄建伟,罗东霞.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国际比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147-150.
[5]黄毅,张雨,张群.国外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经验借鉴[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7(04):78-82.
[6]王淑娟.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35(03):146-149.
[7]郭海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1):248.
[8]刘玉梅,刘洋.关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02):140-141.
[9]蔡晓梅,刘美新,苏晓波.高星级酒店“商业性家”的营造:广州案例[J].旅游学刊,2019,34(07):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