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探析

2019-09-10 15:16蒋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5期
关键词:训练量田径教学初中体育

蒋华

摘  要:初中生的田径才能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培养期,体育教师在对其进行培养时,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特点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进行把握,保证二者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训练强度;训练量

1.完善田径教学训练体系

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田径教学时,主要是为了对田径教学的质量进行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对现有的训练体系进行完善。首先,应该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然后将此作为基础进行共同讨论,从而对训练体系进行制定,保证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具有较强的平衡性和协调性。首先,无论是学校还是体育教师,都应该从学生出发,对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以及身心健康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在对田径训练时间进行安排时,不能影响学生学习文化课程,应该对两者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学生在时间上出现冲突。其次,在学生参与训练之前,体育教师需要对训练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并在制定过程中对奖惩制度进行完善。最后,初中体育教师需要从自身的专业知识入手进行提高。现代技术日新月异,无论是田径训练的管理方式还是训练内容,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教师只有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进行不断更新,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才能制定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训练方式。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在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其他的体育资料进行查询,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发进行教学训练体系的制定。

2.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田径训练强度和田径训练量而言,其决定因素分别为训练完成的速度、效率和训练完成的时间、距离,并且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为了让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达到最佳,应适当增减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如果在训练过程中仅仅对训练强度进行强调,而将训练量忽视掉,那么学生很可能产生不适的感觉,难以让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相反,如果仅仅对训练量进行重视,又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体能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保证二者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让田径训练效果提高。

3.协调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前的平衡度

3.1 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要具有适度性

训练效果是田径运动追求的最终目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日常体育课的教学时,应该科学分配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比例。如果训练强度较高,那么训练量也应该跟上,从而实现合理分配,保证二者之间的协调性。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80米加速跑的训练过程中,如果让学生以较高的强度进行全力跑,那么训练量不能超过5组且不低于3组;如果训练强度一般,那么跑步时速度应该控制在全力跑的80%左右,并且跑步的组数为9组以内6组以上。在对学生进行具体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同时,对学生的耐力性和身体机能进行改善。在对学生进行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调整时,应该从中到小,从大到最大。此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专项训练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意志力和力量进行提高,从学生身体素质出发进行培养。不同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培养时应该以此为基础,对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进行适当的增减,保证在学生身体机能承受范围之内对学生进行训练,从而在逐渐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进行提高。

3.2 训练强度要适中且具有结构性

体育教师应该全面把握学生的身体特点,然后在此基上合理把握训练强度,将适中作为最合适的训练程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身体状况;也不能过小,否则起不到相应的效果。与此同时,训练量也应该一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此外,在对训练强度进行控制的同时,还应该让训练强度保持相应的结构。这就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应该将其和体育考试的标准进行充分结合。一般情况下,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在第一周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都比较大,第二周会适当的对其进行降低,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加和调整。从而能够让学生的体育成绩得到提升,还不会出现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除了上述内容,还应该保证二者的稳定性,不能因为体育考试,就对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进行增加或者进行减少,相反,应该和日常训练保持相同的强度,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因为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突然变化影响考试成绩。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跨栏跑”的教学时,其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跨栏的正确动进行了解,同时至少要能够完成快速连续跨越四个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训练程度和学生的训练结果对栏的数量进行增加,对栏之间的距离进行缩短。在学生参加体育考试之前,教师不能随意地对栏的数量进行增加,也不能对栏之间的距离进行大幅度减小,相反应该和日常训练保持相同状态,不能为了让学生提高成绩而突然加大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

结束语:

我国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要求一直在提高,尤其是在田径竞赛方面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而且人们对田径运动的认识也与以往有了明显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田径运动才能进行培养非常有必要。初中是对学生田径运动才能进行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充分把握,然后进行训练体系的制定,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高具有较强的适度性和结构性,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从而在保证学生训练成绩进步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吉.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提升田径类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206-207.

[2]  张勇辉.基于初中生个体特点的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田径,2019(02):61.

[3]  吴捷.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41-42.

[4]  刘少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強度与训练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4):94.

猜你喜欢
训练量田径教学初中体育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