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芳
摘 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借助阅读文章,学生能感受字里行间的魅力,看破文章暗语,感知作品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本文笔者立足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讲述了小学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就如何去阅读,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探究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阅读;培养;意义
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陈寿曾在其所著《三国志》中提到:“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简单的讲出了阅读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说的一句话。“百遍”指的是熟读,读熟了书中描述之意义就会自然明白,不用讲解,即明其意。再深究一番,追根结底,这便是投注于“阅读”与“理解”两大块了。我们的语文卷纸常常会出现阅读理解题,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提高学生的快速理解能力。一本书、一篇散文、再或者一页诗词,一读生、二读浅、三读入、四读清、五读明。记忆中文本的情节转折之处、语句优美之处、越读的多越让人欲罢不能再多读一遍,每一次阅读总会多一些体会和感悟,总会多一次心灵深处的满足。所以多多品味文章,就能参透拿到手的那一篇,就能感受字里行间的魅力,看破文章暗语。一步步脚踏实地的积累,怀着感受观察之真心,阅读理解的能力就一定可以提高。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在这里讲的是“多读”。多读书、读好书,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读的文章多了不但可以開拓眼界,增加知识,更可以凝练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看到题目就能顺手提起笔来思如泉涌,下笔万言。为什么有的学生讲话有条理,写作文有思路,分的清要讲什么,重点在哪里。也有的学生讲话分不清前后,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写作文没有条理,东一句西一句,这和学生平时阅读量的多少是有很大关系的。
阅读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探究性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使个性不同、潜能不同、体验不同的学生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阅读能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可以是学生的个性健康顺利的发展,阅读好的刊物、作品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
不难发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阅读量都比较大。阅读不仅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思想与情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小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一方面能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他们的知识库,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学生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们从课内书记中获得的知识中区,使知识更加牢固。这些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起到了极好的互助作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自己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是帮助他们形成主动阅读意识的关键。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尤其是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有非常大的激发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感觉享受,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帮组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之中,课外的好书也是非常值得学生去阅读的。对于课外书籍的阅读,教师因该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技巧。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区分好书和坏书。教师可以制定一些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的健康书籍知道学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记录下一些优美的词句和格言,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教师必须要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新课标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课堂教学的重点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学生主动要学习知识,也就是说,现代化的课堂更注重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喜欢阅读的书籍进行阅读。学生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才能真正享受阅读,爱上阅读,最终从根本上提升其阅读能力,带来整体语文能力的上升。
参考文献
[1] 佚名. "解放"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J]. 中国校外教育,2019,658(2):106-107.
[2] 佚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C]// 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