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贝 田小东 杨天菊
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是许多高校正在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西华大学为例,文章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学生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意愿不强,实施效果有待改善。影响学生参与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发展规划是否明确和学生所在年级的高低。文章在构建导师选择标准、满足学生需求、创新实施过程和建立激励评价机制方面给出策略思考。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导师制;参与意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3-0078-03
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 advisor system is a talent training model that many colleges are exploring. Based on a survey of Xihua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advisor system,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visor system doesn't work well, because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isn't strong, and undergraduate's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grade influence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obviously. This paper takes offers the advice on selection criteria of teachers,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innovation of teaching and establish of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dvisor system;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引言
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本导制)是高校要求专业教师对本科生的生活、学习及发展进行指导的制度,通常采用个别交流或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1]。本导制始创于英国牛津大学,被誉为是“牛津皇冠上的宝石”[2],已成为英美发达国家大学里普遍实施的本科生教育教学制度。2002年,随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本导制试点的推开,我国多数高校纷纷开始了本导制的探索与实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掣肘因素:学校重视不足、资源保障缺乏、监控机制不健全[3];师资匮乏、权责不明,缺乏约束性。对策在于合理制定导师职责、科学设定导师条件、创建双向选择机制、优化考评机制[4]。这些研究成果,对推进本导制实施无疑极具价值,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多于定性研究,少于实证研究;偏重对管理和实施主体的分析,忽视对学生及其意愿的研究。事实上,重视学生参与意愿,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顺利推进学生参与本导制的前置条件。本文以西华大学为例,分析学生参与本导制的意愿及影响因素,针对实施困境给出发展策略,以期对高校推进本导制提供有益借鉴。
一、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形成对本导制实施效果的准确把握,2018年3-5月,笔者对西华大学经管类、理工类和艺术类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4个年级共414人。共发放问卷414份,回收有效问卷396份,各年级分布大致平均。
(一)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了解情况
在问到“是否了解国外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和“是否了解国内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回答“是”的分别是15.4%和23.1%,但能正确列举实施本导制的国内外高校的却很少。75.7%的学生表示对“本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有一定的了解,认为该“导师”跟研究生“导师”没区别的仅有9.5%。可见,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本导制基本熟悉,全面实行本导制的条件基本具备,但学生眼界不够开阔。
(二)师生交流情况
在问到“每年和导师的交流次数”时,大部分学生表示交流次数在“2-7次”,其中,“2-4次”的比例最高,达到48.6%,其次是“5-7次”,两者合计81%。做得很差的亦不少,12.1%的学生和导师交流次数为“1次及其以下”。这表明,由于教师或学生的时间有限和投入精力不足,师生交流次数偏少,敷衍现象较为严重。
在问到“具体交流内容”时,回答“指导学习方法、确立个性化的学习目标”的有83.1%,回答“指导参与课题研究、阅读专业书籍”的有76.7%,回答“帮助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分别为64.6%和45.2%。这表明,师生交流内容偏重于学习和科研,对学生发展规划和“三观”指导偏少。
(三)本导制的实施效果
在问到“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时,回答“很好”和“较好”的学生合计29.3%,57.1%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13.6%的学生认为“较差”和“很差”。 (见表1)可见,本导制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还需进一步加强。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二、大三的学生中分别有接近一半的认为导师制的效果“一般”,大一学生有近35%的认为“较差”和“很差”,大四学生认为效果“较好”和“很好”的接近40%。这说明高年级学生对导师制的效果有一定的认同,而低年级的同学还没有完全融入到本導制。
可见,本导制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师生交流次数偏少,交流内容偏窄。其根源在于,学生对导师给予自己的帮助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存在疑问,他们参与本导制的意愿不强。那么,学生参与本导制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二、大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意愿分析
学生参与是学生的参与意愿、参与认知和参与行为的有机组合[5]。参与意愿就是学生有参与的意向、兴趣和要求,它是学生参与的前置条件。事实上,重视学生参与意愿,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顺利推进本导制的重要前提。
如表2,在问到“你愿意全力投入导师组织的活动吗?”时,仅有6.3%的学生表示“不愿意”,绝大多数学生对导师制还是比较认同的。其中,回答“愿意”的学生占总人数比例42.2%,回答“要看能否有帮助”的学生则高达51.5%,这说明,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导师能否给予自己帮助,且这种帮助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存在疑问。
在回答“如果改进交流方式、增加频次,你愿意全力投入导师组织的活动吗?”时,回答“愿意”的学生人数比例上升到61.5%,表示“要看能否有帮助”的减少到34.9%。在回答“最希望得到导师哪方面的指导”时,比例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得到学习与生活方面的指导”(58.2%)、“增强对本专业和本校的了解”(50.4%)、“提高学术研究能力”(41.5%)。可见,在西华大学这样一所地方高校,学生在人生规划、学习生活、专业与科研上的需求,是本导制落脚点的关键所在。
三、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有关主体意愿的实证研究,一般采用二元选择进行意愿调查设计,并采用Logit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如前所示,我们在学生参与本导制的调查问卷设计中增加了一个选项:要看能否有帮助。结果显示,有51.5%的学生选择这一答项。这表明,单纯的“非此(愿意)即彼(不愿意)”的意愿调查本身存在一定不足[6]。本文采用 SPSS11.5 软件中的连列表分析法,从学生及导师特征入手,探索学生参与本导制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一:学生发展规划是否明确
如表3所示,立志读研的学生中有77.1%的选择“愿意”,未来规划不清楚的学生中有23.3%的选择“愿意”,有高达11.2%的选择“不愿意”;毕业后准备进企事业单位直接就业的学生中,选择“要看能否有帮助”的有56.3%,而规划不清楚的学生中有34.5%,准备读研的学生中仅有20.5%。这表明,立志读研的学生对导师能给自己的帮助预期较高,愿意全力投入导师组织的活动,以利于自身专业学习和考取研究生;面对毕业后将面临的就业竞争,准备直接就業的学生急需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获取一技之长,热衷于考取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证书、各种职业资格证,他们对于导师能给予自己的帮助预期不高,参与意愿不够明确;未来规划不清楚的学生的参与意愿最低,他们是本导制有效推进的重点群体。
(二)影响因素二:学生所在年级的高低
如表4所示,大二、大三学生选择“愿意”的比例分别为47.2%和51.4%,大四学生次之,为37.5%,大一学生最低,仅为29.9%;大二、大三学生选择“不愿意”的比例最低,大一学生较高为9.3%,大四学生最高为11.3%;选择“要看能否有帮助”的比例,从大一学生的60.7%依次递减到大三学生的45.9%,大四学生略有增加,为51.2%。这表明,低年级学生对本导制的参与意愿较低,高年级学生参与意愿逐步增强,大二、大三学生的参与意愿最高、最稳定;大四学生的参与意愿降低,明确表示“不愿意”的最多,这可能是由于存在就业压力,很多学生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规划最后一年多的大学生活,认为导师介入的作用不明显。
(三)影响因素三:教师职称(学历)的高低
在问到“如果你的导师是高职称、高学历或硕士生导师,你愿意全力投入导师组织的活动吗?”时,回答“愿意”的有272人,回答“要看能否有帮助”的有114,回答“不愿意”的有12人。可以看出,学生对导师自身的学识修养和研究能力期待很高,回答“愿意”的人数较表3的数据有大幅度提高,但即使在这种较优厚的条件下,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要看能否有帮助”。因此,这说明仅凭提高导师选择标准,不能彻底解决本导制面临的问题。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1. 大学生对本导制基本熟悉,高校推进本导制的基本条件已具备。但师生交流次数偏少,交流内容偏重于学习和科研,对学生发展规划和“三观”指导偏少。
2. 学生参与本导制的意愿不强,表示“要看能否有帮助”的学生超过一半,他们对导师给予自己的帮助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存在疑问。
3. 学生参与本导制的意愿与自身发展规划、所处年级具有极强相关性。发展规划明确的学生投入本导制的意愿较强,规划不清楚学生的参与意愿较低;低年级学生对本导制的参与意愿较低,高年级学生的参与意愿逐步增强。
(二)对策建议
1. 科学构建导师遴选标准。让高职称、高学历的骨干教师参与本导制。责任心与工作态度是最重要的导师遴选标准。因为,相较于研究生导师,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没有实质上的难度,更多的是需要导师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2. 合理引导并满足学生需求
(1)加强学生未来预期及人生规划的合理引导。在地方本科院校中,不能正确树立人生目标的学生不在少数,这要求导师除了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给予指导外,更需要关注现实,对学生“三观”方面的偏差给予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合理规划未来。
(2)兼顾学生差异性,满足其不同需求。在确定实践选题和过程设计时,或导师量身定制,或学生自立课题;鼓励具有共同爱好的不同学科、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学生混搭[7]。
3. 创新本导制的实施过程
(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学习自由和独立探索空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对问题的探索,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2)创新多样化交流形式。做到见面交流、电话交流和网上交流的有机结合,适当增加后两者的交流频次。
(3)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三阶段导师制”:第一阶段(第一学年),由学院为学生分配导师,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专业认知和发展规划方面的指导;第二阶段(第二、第三学年),实行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导师由科研经验和社会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第三阶段(第四学年),导师负责毕业论文和就业创业指导。
4. 建立激励及评价机制
针对教师,制定合理工作量,将其在本导制中的表现作为评优、晋职和晋级的参考依据;针对学生,建立相应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将其表现作为推选学生干部和评优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涂春花.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新载体[J].高等教育研究,2005(5):80-84.
[2]Tappfr T.Palfreyman D.Oxford and the Decline of the Collegiate Tradition[M].London: Woburn Press, 2000:96.
[3]左军.本科生实施全员导师制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09(7):65-66.
[4]付八军.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4-26.
[5]郭宝仙.走向学生参与的课程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2-24.
[6]彭长生.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3):154-163.
[7]张健.导师制的执行条件和驱动措施[J].教育评论,2014(9):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