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贫困生抑郁心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9-10 16:57:14徐妍
青年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影响因素

徐妍

摘 要:高中贫困生由于受到精神和心理压力的影响,大部分会出现抑郁心理等其他心理问题,对学生的成绩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也可能会给社会打来不良影响。当前的学校和社会应该关注这一问题,着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们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影响因素

前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一些贫困家庭在教育问题上面临着不小的经济压力,对学生心理产生一些影响。当前,人们已经开始关注高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有调查研究表明一些高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贫困学生,这些贫困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水平与非贫困高中生差异明显。

一、造成高中贫困生抑郁心理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大多数的高中贫困生的背景相似,他们从小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家庭条件艰苦,没有更多教育资源,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在步入高中阶段后,面对高中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以及丰富的校园生活和激烈的班级竞争时,他们往往难以适应。这种能力不足和渴望融入校园生活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让这些学生感到力不从心,觉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深陷迷茫之中。

(二)主观因素

第一,有一部分贫困学生认为家庭贫困是由于客观条件导致,例如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大、或者是社会对于贫困人口的帮助力度不够等。还有一些学生则将贫困当成不学习的借口,认为这样的成长环境不能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等,这两种心理都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1]。

第二,一些贫困学生缺乏自信心,但是又极具自尊心。这些学生通常性格很内向,喜欢独来独往,做事小心翼翼,在公共场合不敢表现自己,缺乏自信心,但同时又很在乎他们的评价,担心别人出言讽刺。长此以往极容易引发心理问题,让他们产生抑郁心理,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第三,周围同学的攀比心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贫困学生不能其他同學一样享受良好的物质条件,与家庭富裕的同学相比他们的生活质量会差很多。囊中羞涩让他们非常自卑,常常会因为别人无意识的语言产生强烈反应,这种情绪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态度消极,极易出现抑郁心理。

第四,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高中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时期,他们对于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上的看法还不成熟。一些贫困学生在面对艰难的生活问题时缺乏调节能力,不能有效进行自我疏导,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心理问题。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贫困家庭中,他们的父母大多没有接受更多教育,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和沟通方法,让这些家长专注于为孩子提供更多物质支持,没有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难以通过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正确的心理辅导,导致学生出现抑郁心理。

二、缓解高中贫困生焦虑心理的建议

(一)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帮助学生扭转“金钱至上”的错误观点,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丰富的校园生活和人文课程让学生接受熏陶,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困难。经济因素只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外因,学生是否具有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贫困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通过各种教育途径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强化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建立贫困生心理辅导机制

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随刚刚步入高中的新生进行心理问题调查,对高中生进行阶段性心理检测,对于心理表现异常的同学予以关注。

针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帮扶机制,由校心理中心与班主任共同开展心理问题检测,初步确定需要帮扶的学生,并根据他们的问题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并展开调查工作,分时段进行记录和帮助工作,并上报学校备案。

对于抑郁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可以采用针对性心理辅导,主要辅导工作由心理教师进行,班主任进行协助辅导[2]。对于心理问题较轻的学生,由班主任开展辅导工作,在思想、生活、学习、行为上予以帮助。

除了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贫困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应该经常鼓励他们参加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释放心理压力,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代替说教辅导。

(三)强化高中心理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保障高中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优化师资水平,提高心理教学质量,让心理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辅导。学校可以组织心理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研修班或者讲座,让教师考取各种心理专业证书,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结语

作为学校中的特殊群体,高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需要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关怀,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让高中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军,郝俊霞.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心理状态对学业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02):139-141.

[2]王一卓,赵贵臣.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初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112-114.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影响因素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23:07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0:43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