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摘要:在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教学中,针对教学素材单一、效果不佳、感情空洞等问题,我们展开了新的教学思考,希望通过建立新的开放型课堂,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让学生解放天性,开放视野,能够真正走进自然和生活,产生全新的学习感受,从而获得更实用且具有时代性的儿童画教学技巧,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前景画下一片天空。
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 教学思考
对于幼教来说,儿童画教学的重点在于技巧训练和审美培养。一方面儿童没有绘画基础,所以教师就要指导他们通过思维运转掌握绘画的方式;另一方面儿童对于美的认知薄弱,教师就应该培养他们学会欣赏,感知到绘画的美。所以在中职学前专业的儿童画教学中,专业教师同样要从这两个方向开展,让学生拥有相应的教学技巧和审美意识。
一、感受自然,观察生活
美术所表达的是人物内心对于世界所产生的真切感受,儿童画同样是表现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所以学会感受自然和观察生活,就成了中职学前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开放型的课堂,让学生外出写生。通过走进自然,感受世界的花花草草,从静态到动态,探析自然世界的客观变化,从宏观到微观,辨析自然景物的内外形态;通过品味生活,用心、眼、耳、鼻、脑去感受生活,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获得对世界的丰富感受,逐渐产生对于事物审美的评判标准,能够辨析景色的优美,感受画面中的情感色彩。由此在绘画的过程中,同样能感受到物象造型、结构、色彩、线条等要素对于整幅画的审美需求,如果搭配得当,才能让画作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形成一种整体的效果。
这是培养学生拥有技巧和审美能力的基础,只有学生能够掌握绘画的纯熟技能,才能教导儿童更轻松在画出儿童画,并且不再是传统教学中临摹、仿照的无“意识”作品,而是真真正正的具有感情意味的儿童作品,其中蕴含着儿童对于客观世界的看法和感受,这才是儿童画教学的真谛所在。另一方面,只有学生拥有了真实的审美能力,才能够选择具有美育意义且适合儿童年龄层次的美术素材,构建具有自然状态和生活色彩的儿童画课堂。
二、重组素材,改变形态
素材的搜集是學生审美能力的体现,但是素材的整理和运用,却需要充分的技巧和经验。学生对于搜集到的物象素材,首先需要进行分组和归类,将自然风光与生活人物进行区分,然后再将自然景观分为静态、动态、宏观、微观、整体、独立等类别;将生活人物分为生活大范围场景、人物整体画像、单独的工具或用品、人物局部描写等类别。
然后教师就要让学生自觉审视自己的素材整理结果,通过各类别物象之间的对比和思考,从而评判自己选取的素材是否具备教学意义,是否达到了审美标准,是否符合儿童的身心状态,由此帮助学生学会反思,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潜能和意识,让学生们一层层揭开事物内部的结构和机理,并且不断发现事物深层次中存在的规律和原理,真正掌握其中的技巧。
最后,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和探究当代和现代艺术家的发展规律。比如像毕加索、波洛克等,学生需要透过他们的人生轨迹,发掘其艺术发展的历程;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寻找其自我风格的形成过程,由此帮助学生拥有开发想象力、塑造独立风格的意识和观念,并且能够运用于儿童画的教学当中。
三、激发想象,学会创造
想象力是艺术的源泉,创造是艺术的本质,所以在中职学前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专注学生的个性表达和思维创新。只有学生拥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意识,才能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开发儿童的大脑成长,促进儿童的创造思维,让儿童从小就具备强大的思维能力和独立个性。
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可以从形象思维着手,通过将客观形象不断加工和改变,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中的自由气息,从而能够根据自身意识而完成具有独立风格的绘画作品。比如对于一棵树而言,具象画法下的树就是客观现实中的模样,但是当它变成抽象的、简略的、夸张的、扭曲的模样,其形象就完全发生了改变,空间感、视角效果、线条走向、色彩状态等要素,已经彻底脱离了原本客观的形象,但是学生一眼就能认出来,它就是一棵树,这就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将原有的形象变换成了自己的个人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形态和方向,从而达到新的技巧和审美高度。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方向的教育有利于思维的进步和创造力的发展,所以中职学前专业的儿童画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专业教师必须打破原有的禁锢,通过开放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真实的感悟和体验,掌握素材的形态和审美,具备想象和创造的能力,从而达到优秀幼儿教师的标准,为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惠.用热情,激发创造——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儿童画教学思考[J].明日风尚,2017(20).
[2]李晓辉.高职学前教育儿童画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赤子(上中旬),2015(15).
作者单位:安徽金寨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