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信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初中阶段中的生物教学越来越正规,且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思考。旨在通过高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科中所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从而实现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知识内容的高效掌握与理解。在此,本文将结合八年级生物教学中开展问题导学的策略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思考,并且会结合相关教学实际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方法和意见供广大教师参考与使用。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给广大教师的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教学实践指导意义,以求有效促进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八年级;课堂教学;问题导学;开展策略
“问题导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通过问题的形式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深度的了解与全新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以及提高学生对相关学习技能和解题技能的理解能力。“问题导学”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体现出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式教学理念,并且可以实现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学生为根本发展对象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导学问题与课时目标的有机整合
课堂目标主要指的是,在一节课程结束之后,建立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一种教学统筹计划。该计划主要体现了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明确以及对于学习内容的整体构建和掌握。课堂目标的设计对于教师来讲具有一定的延伸性,期间可以重点发挥出教师教学的优势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归纳与整理。而对于学生来讲,课堂目标的作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与思考,并且可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发挥方向。另外,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与保障作用,从而促使课堂的气氛不会降低,推动学生的热情不会消失。
例如:教师在进行“细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设计以下几个导学问题让学生对其进行思考。第一:能不能解释关于细菌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的这一问题?第二:能不能解释出细菌的不同形态以及各自的结构特点等问题?第三:能不能列举出关于细菌分布的区域以及具体原因?随后,教师可以将以上三个问题进行简化,以此来让学生对其进行定向的分析与探索。如,教师可以将问题重新设计为:第一,是谁发现的细菌?细菌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发现的?第二,细菌属于生物吗?如果属于生物,它属于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第三,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731部队用人体进行细菌实验,研究生物武器,为什么可以导致二十多万人的死亡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便可以在接下来的问题探索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会因为问题的角度模糊而钻牛角尖。
二、导学教案中导学问题的有效设置
教师使用导学教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与自我学习意识,另外在对学生以上自主意识培养的前提下,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完善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整体结构,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但是,怎样才能高效的体现出导学教案中的问题有效设置,是当前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教师可以通过由浅到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从心理上对其有正确的认识,随后再通过行为举动来印证其内心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一生”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为:第一,怎样有效区别植物之间的有性繁殖以及无性繁殖呢?第二,植物群体当中的无性繁殖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呢?通过这两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导学教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迅速将思维集中在对问题的探索轨迹上。经過不断地分析,学生会明白被子植物是如何繁殖的,同时也会明白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区别在哪里。
三、导学问题中解决方式的灵活应用
不论教师使用的什么教学手段,都需要重视对于课堂问题的灵活应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兴趣程度长久保持,才能随时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进行关于动物的教学时,可以以鱼为例对学生展开引导。如问学生“大家在生活中都见到过什么鱼呢?”此时学生会说“鲤鱼、章鱼、带鱼、草鱼、鲟鱼”等等。随后,教师再问学生“大家知道那些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鱼呢?”此时学生便会在脑海中跳出衣蛾想法“原来鱼儿也有不同的种类”。随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解鱼类中的繁殖方式以及成长方式。随后学生会明白,鲸鱼是哺乳动物、章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鱼等。
总之,教师对学生实施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分析能力的培养,并且要引导学生感受问题提出的时间和具体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索获取相应的切入点,并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处理方法。该措施是提高初中生生物学习能力与综合学习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教师需要将之重视起来,并高效的落实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培养。
参考文献:
[1]徐学高.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N]. 发展导报,2018-05-15(022).
[2]王傲. 探究性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权衡[D].辽宁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