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祺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贸易交流也逐年增加,而英语作为全球人们用来交际的语言自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把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放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尊重学生口语学习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授课,为学生提供进行口语表达的机会,使得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本文从“注重语音和语调”“创设语言情境”“注重文章的诵读”三个方面出发,主要谈论了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教学
口语交际既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观需要,也是学生学好英语、能够顺利利用英语进行表達的要求。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激起学生进行表达的欲望。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开始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专项训练,但学生对于口语表达的态度却不容乐观,不少学生表示英语考试时不涉及口语表达,进行训练对于自己实际学习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帮助。这其实是数学学生的错误学习理念,如何纠正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得学生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中找到乐趣,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注重语音和语调,为口语表达打好基础
在人教版的初中英语教材中,除了介绍元音和辅音的发音部位介绍外,教材中对于具体的发音方式和语音知识的讲解也十分详细,如连读、重读、省音等,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的基础,针对学生在语音和语调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了解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学生的语音和语调为抓手进行教学。
例如,教材中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册都利用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品读规则训练,也就是从音素学习到由字母(字母组合)到读音,再由读音到拼写的整个过程,教师可以利用教材配套的语音资料来进行讲解。学生需要根据语音资料和教师的读音来进行模仿,一切语言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只有在模仿阶段就模仿到位,明晰语音,并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语调的转换,才能够对于口语表达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只有学生在模仿阶段打好语音和语调的基础,才能明确听懂听力材料,才能够自如地进行表达。
二、创设语言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具体情境的创设在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中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时需要分析当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对于口语表达情境的期待。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难以提高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于口语交际活动没有参与的热情,也无法在口语交际中获得乐趣,而语言情境的创设可以直接解决这一问题,只要是依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创设的口语交际环境,必然会产生良性的反应。
例如,在学习“I’m watching TV.”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从现在进行时的训练入手,为学生设置一个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相关性较大的语言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课上当作课间时间,学生可以选择自由活动,但要局限于班级内。其次,学生两两成组进行讨论,既可以以第一口吻的形式谈论,也可以讨论其他学生。这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分析和逻辑整理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快速搜集相关单词,达到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最后,教师和学生针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进行总结,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三、注重文章的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或是具有大量新语法的句子等,以无形之中的语感锻炼来丰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理解。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式,但教师在应用的过程汇总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包括诵读的文章和段落的主旨思想以及其传递的情感,在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倾听和诵读是学生进行表达的基础,这一点在所有的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中都是通用的,初中英语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只有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于他人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有了基本的了解,才能够在不断开口进行模仿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这也体现了学生的文化包容力和跨文化意识。另外,依据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进行诵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在文章的诵读方面的选择。
总之,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并不能在一夕之间看到效果,教师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时应该时时地进行改进,依据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进行随时的调整,保证语音和语调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学生当时的准确需求,最后再通过适当的诵读累积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好充分的支持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月芳.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训练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76.
[2]姜银珠. 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教师,2018,18(15):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