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成武
摘要:小学生的心理机制尚未成熟,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班主任是重要的教学管理者,所以班主任更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探索更灵活和多样的德育教学策略,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助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方法策略
引言:
小学教育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一个人能否有着优良的品德也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在整个小学阶段,班主任又承担着主要的教学管理工作,所以班主任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德育教育技巧,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明方向。此外班主任还应该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实行家校共育,只有这样才能全方面的了解学生,以便探寻到更适合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策略。
一、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的时代之下,学校的教育不应该只专注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应该将学生培养为全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才。而所有的教育都要以德育为基础,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之前更要教会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单纯且对事物有着较大的好奇心,在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教师必须在这一階段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德育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长期进行教学管理,更要与新时代所倡导的教育观念相契合,将德育教育置于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1]。此外,社会的更迭速度极快,从而导致更多样的问题和挑战的出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班主任更要在以德育为先的基础上探索更多元化和灵活的德育教育策略。
二、小学阶段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策略
(一)不断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
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不难发现,小学生往往对家长有抵触的逆反心理,甚至家长的观点有着很大的质疑,但他们对于教师的观点却深信不疑。比如说班级中有许多的捣蛋鬼和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但是一看到班主任站在门口就立刻安静下来,这就说明班主任对于学生而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威慑力。所以班主任更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时刻督促自己而保持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小学班主任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范自我行为,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广泛而高雅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实际的行动来感染学生而不是没有说服力的空话[2]。
(二)德育教育要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德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所有,并且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只有这样才意味着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德育不应该只单纯的停留在理论本身,更应该与实践活动相联系而付诸于行动。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直观性,学生必须亲身经历和感受到直观的物体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内涵。所以班主任必须把握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参与到更多元、更灵活的实践活动中,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比如说班主任在班级中开展“关爱社区老人”“学雷锋做好事”等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切实的经历能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老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愉悦感,从而形成关爱老人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其次,班主任应该定期的开展各种主题班会,让每一位学生就班会的主题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融入到整个情景当中,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班会主题的设置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比如,开展“文明礼仪”的主题班会,同时在班会中融入表演、竞赛和讨论等多种参与方式,这样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体会到礼貌和文明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并将这种礼仪之美传承下去,形成讲文明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3]。
(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小学生的心理机制不够成熟且极其脆弱,如果教师不能恰当的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或者是评价不合理,不仅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更会适得其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打击甚至会一蹶不振。所以班主任要想更有效的发展德育教育就必须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重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还能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而班主任与学生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个别谈话。班主任进行个别谈话前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并且要选择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进行。而且通过这种个别谈话法还能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学生,有助于因材施教。比如在某次教育教学中,小李学生上课经常开小差还欺负同学,班主任在经过多次个别谈话后发现小李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此后班主任协助小李参与多种美术比赛,小李同学也在长期的比赛中获得了莫大的自信。所以进行个别谈话能够使教师更深入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生特点,从而对症下药,促进学生的真正成长[4]。在开展德育教育时,班主任只有与学生真诚的相处且做到真正的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教师的关爱,进而才有利于教师的德育教育深入人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是德育教育不只是纸上谈兵,需要不断的实践,这就需要班主任有着极大的耐力并且有着积极探索的毅力。此外德育的开展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寓教于乐中熏陶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班主任要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更为多元化的德育教育策略来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邵振飞, 孙丽萍. 小学德育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7(2).
[2]黄镇基. 素质教育视角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开展途径分析[J]. 好家长, 2017(41):197-197.
[3]张琳.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情感读本, 2017:26.
[4]张邦清. 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C]// 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