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园“以大带小”户外体育游戏

2019-09-10 04:13李雪冰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2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

李雪冰

摘要: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基本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特殊的组织形式。它改变了单一性的、传统的、枯燥的体育活动的形式,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合理的场地活动空间、科学的项目设计,促进幼儿动作、思维、兴趣、意志、技能等诸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发挥幼儿创造性的一项体育游戏活动。

关键词:体育游戏;以大带小;活动与发展

幼儿园组织开展体育活动,通常是按照小朋友的年龄来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这种体育活动形式过于简单,活动的空间狭小,内容单一,因此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与幼儿之间、师幼之间活动范围受限,活动过程中的互动性较差,从而也导致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从而影响到幼儿锻炼身体的效果,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活动效果。

为了提高体育活动的效果,改变体育活动过程中,幼儿被动参与,缺乏主管积极性的状态,从2010年11月份开始,我园尝试开展混龄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它是指幼儿在一定的体育活动区域内自主自愿的参加游戏活动,经过半个月的探索与研究,我们发现混龄的体育性区域活动可以打破幼儿年龄、班级的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同时也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充分体现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人。

一、混龄活动中“大带小”体育游戏的思考

(一)要注意活动形式与目标,设计不同的户外活动方案

⒈设置针对3—6岁幼儿混龄户外体育活动发展目标

结合《纲要》和《指南》的要求,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以下的发展目标:

(1)初步形成幼儿互相的合作意识;萌发幼儿产生认同感、亲切感、有关心、帮助他人的愿望。

(2)发展幼儿本身的基本动作与动作技能,提高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3)在积极参与、交流活动过程中,逐步体现自我,体验分享彼此之间成功的快乐。

⒉组建合理化的活动形式。

经过反复探讨实践,体育组通过分析研究不同年齡的教育活动,制定合理的混龄幼儿活动的组织形式。其中包含:小跨度与大跨度混龄活动;间断性分时段混龄交织式活动。在不同时段活动内容安排上,用混班或混年龄段交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

(二)、创设多样化混龄户外体育活动环境

⒈设置好多样化的户外体育性区域活动

根据3—6岁幼儿混龄几个年龄段幼儿各种动作发展的水平,我园因地制宜地创设了跳跃区、平衡区、走跑区、投掷区、球类区、综合区、车区、轮胎区、攀爬区等。

在这些区域中按照不同的年龄特点设置了不同层次、难度的材料,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自由选择,彼此沟通,产生多种多样的活动。在间断性分时段中,让相应的教师担任某一区域的活动指导者,混龄幼儿则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选择玩伴,选择喜欢的区域参加游戏活动。

我们还采取轮换的方式,这样就使活动形式多样化,内容更丰富,更加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兴趣的持久性,保证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它区域的游戏活动,以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全面发展。如;活动时,幼儿既可在平衡区玩“在平衡凳上跑”;又可以在跳跃区玩“跨越过平衡凳”;还可以在综合区利用平衡凳开展竞赛性的游戏等等。

⒉准备好丰富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器材和玩具材料

近年来,我园为促使混龄户外体育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分班级自制了一批新的玩具,如七星瓢虫、火腿棒、绳圈、飞碟等。同时根据混龄幼儿活动的需要,我们保育员老师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了一批不同功能的户外活动器械和玩具。如:有练习滚爬不同填充物的垫子;给幼儿学习投远投准用的“投篮和打怪兽”;许多幼儿练习腕部、腰腹部使用的纸制、布制花鞭彩绳、曲棍球等。

另外,我们还注意发挥器材或玩具一物多玩功能,以调动幼儿的创造性、合作性。如玩圈,不仅可用彩圈摆成图形练习多种跳法,也可以合作摆出许多新奇的形状来进行体育游戏。

(三)要注重组织形式多样化,提高幼儿体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⒈在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选择玩伴和活动的项目。

在孩子们自主选择的情况下,教师着重加强游戏规则意识的培养建立必要的户外进区的常规。如向幼儿明确区域的内容、玩法及规则,并且某个活动区域一旦确定,在一段时期内要保持相对稳定,实施一阶段后再作调整。

⒉用“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游戏方式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以保证活动质量。

如何寻找混龄化与体育游戏的结合点,促使游戏更有趣味性呢?首先,我们通过给幼儿提供不同形状、重量、大小、不同玩法等多层次的材料,鼓励幼儿之间合作与沟通,让他们一起探索器械的玩法,共同协商游戏的情节、角色与规则,并在协商的过程中提醒和引导幼儿采用“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方法,即先让小龄幼儿观看大龄幼儿玩游戏,激发他们与同伴共同玩游戏的兴趣。

比如在我们的攀爬区,我们提供了大小不同、高矮不同的轮胎。孩子们都很喜欢玩,但小年龄的幼儿爬起来时由于方法不对或者能力太弱碰到了困难,大班的哥哥姐姐看到后,主动帮助弟弟妹妹,一边示范还一边说:“看哥哥的,要这样爬……”,“你太小了,先爬这边矮的……”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游戏。除此之外,我们在实践中还发现,这种活动形式对于幼儿的自理能力,身心发展,主动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

⒊创设连贯的游戏情节,使每个区域间相互连贯。

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老是在同一区域内活动让他去别的地方玩他也很不乐意。对此,我们开始尝试设计一些情景性的游戏环节。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个名为“勇敢者道路”的游戏:让孩子们首先爬过不同材质的垫子,穿过“火力网”来到“敌方阵地“抢救出受伤小动物,越过高低凳跳起来送到小动物医院,然后拎起装着“火药”的“弹药”通过轮胎竹梯搭建的战场送达“我方阵地”后在“高地”上插上一面象征成功的红旗。让孩子们不自觉地就进行了全方面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经意中让幼儿懂得了“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最终胜利”的道理。

二、混龄活动中“大带小”体育游戏的建议

(一)关注孩子游戏进程,提供相应的支持,使游戏深入发展。

当游戏玩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兴趣开始降低,教师要加大活动游戏的难度,使活动既有连续性,又富有挑战性,如在攀爬区玩捡宝物的游戏中,孩子已学会匍匐爬,侧钻,攀岩等动作,负责该活动区的老师发现,玩这个游戏的孩子渐渐少了,于是提供了垫子,增加了侧滚动作;提供了攀绳增加了爬的难度,结果材料投放后,玩的孩子又多起来,游戏内容的丰富和动作的挑战又使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教师应认真关注幼儿的活动,不断变换活动内容,更换不同的玩具材料,使活动的内容和难度不断发展从而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二)教师的同步成长,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

在活动中教师要同时面对各个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具有个体差异,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特别组织了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文献,请来了在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教研员来我园讲座指导,并结合我园实际进行研讨,这就为教师铺设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对所开展的活动进行分析、讨论、反思、调整;然后在活动中灵活加以运用,使之更能促进混龄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培养幼儿初步的社会意识

教师有意识地加大对环境和游戏的控制力度,注意营造“大带小、强带弱”的活动环境,使幼儿知道进行合作,才能顺利地完成某项游戏;而且通过活动能获得较为立体的感知与感受。即小龄幼儿可得到大龄幼儿的帮助与指点,体验被爱的感受;大龄幼儿则从给予弟弟妹妹的关爱与帮助中,使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在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难度不等的游戏内容能较好的培养幼儿自信和抗挫力。如小龄幼儿不敢踩双人踏车,但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会踩车了。这当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增强了自信和抗挫力。

总之,在学习贯彻《指南》的过程中,我们以户外体育活动为切入點,改善提高了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环境。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既提高了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又达到增强了幼儿体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幼儿的体能和适应环境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并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惠静.幼儿园区域体育游戏[M].地质出版社

[2] 刘建霞.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范惠静、刘磬.幼儿园自制体育玩具与游戏[M].中国妇女出版社

[4] 黄世勋.幼儿园体育创新活动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

[5] 王超.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华港幼儿园)

猜你喜欢
体育游戏
废旧材料在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游戏中的应用与研究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分析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