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探讨

2019-09-10 04:12李臻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合

摘要:在小学生学习科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做”与“思”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做与思”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等。合理运用“做与思”的教学理念,是全体小学科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本文将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的有效融合提出相关策略,并加以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做与思;有效融合

引言

小学科学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较其它学科而言,科学是个有趣的学科,在科学课堂中,学生能够学到许多生活当中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应该将“做与思”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平时的授课当中,以“做”铺垫“思”,以“思”升华“做”,在“做与思”的过程找到各方面的缺点,发扬优秀的品质。

1.小学科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式教学的弊端

在多所学校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听教师讲授,根据自己的理解,逐渐学习到知识的过程。该教学模式只对少数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适用,对其他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长此以往,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小学科学本身并不枯燥,可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却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一旦学生感觉到学习枯燥,难免会出现在课堂中走神的现象,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教学质量不高等。

1.2师生之间缺乏相应的互动

人与人之间关系,是通过交流的方式促进的,缺少交流将会导致生疏、交流不畅甚至无法交流。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也是一样的,如果师生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与互动,那么整个课堂的气氛将会变得较为的僵持。因为缺少互动,所以教师难以融入到学生当中,更加难以向学生传达如何促进学习发展的方式方法。众所周知,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而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会导致学习环境的严肃,束缚住了学生。

1.3教学方式的单一

教师因为教学方法有限,常会造成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散阶段,单一的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而这种情况却又经常性的存在。因为教师在用一种教学方式教导学生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果,就一直沿用这种教学方法,出发点是好的。殊不知,在各种情况之下,各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是不一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多种情况之下都能很好地适用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1.4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之中,很多教师都会觉得教学要求同存异,间接的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学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学生的个性应当要保留,尽管学生自己的想法不完全是正确的。学生的个性是创新的源头,个性突出的人往往会做出与众不同的创新。拥有自己的想法,学生才不会沦为普通的人才,而是有创新能力的全面人才。尤其是在科学这门课程中,学生的个性更加的重要,因为科学是不断在创新的,创新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2.利用“做与思”有效融合解决小学科学教学中中所存在问题的策略

2.1创新教学模式,循循诱导学生进行“做与思”的融合

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将身在课堂的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氛围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合适的情境选取多媒体展示、案例引导、实物展示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将图片、动画、相关数据等展现在学生面前,有限地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结合一些实训任务,促使学生“做与思”的有效融合。教学情境的建立要有创新意识,切入角度的选取也很重要。例如,在学生学习《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教师给学生播放各种物体坠入水面的慢动作视频,向学生提问:“物体的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相继得出物体的材质、物体的重量、物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等。根据学生各自得出的结论,开展一堂实训课程,让学生验证各自结论的正确性。结合之前得出结论的思考,诱导学生融合教学过程中的“做与思”

2.2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推进“做与思”的融合

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做与思”有效融合的重要前提之一。有的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不清楚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所制定教学形式不适合某些学生的情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有着一定的益处。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鼓励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因为小学生天生的好奇性,教师的解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学生学习《植物的生长》时,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以达到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物质的目的,参与验证,推进“做与思”的融合。

2.3多元设疑,激活学生“做与思”的融合思维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教师应结合“做与思”,支持学生质疑各种问题,有质疑,就会有进步。例如,在学生学习《水和空气》时,学生提出:“没有水和空气人一样可以生活”。教师听到后先不要第一时间反对学生,而是向学生解释:“人离开了空气,会慢慢窒息而死,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不能长期处于密闭空间的原因;人离开了水,会逐渐脱水而死,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人渴死的原因。”将对应的道理讲解给学生听,会加深学生的印象。有了质疑,在明白道理之后才会有所行动,即使是错的质疑,也可以从中悟出相应的道理,激活学生“做与思”的融合思维。

2.4优化课堂,诱发学生“做与思”的融合个性

为了提高学生在“做与思”融合方面的品质,优化课堂自然而然地成为重要的选择。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个性重要的程度前文也以介绍,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展开关于个性的探索。例如,在学生学习《陪伴我们的日与月》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由组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探讨太阳和月亮,比如,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太阳表面的高温、质量是地球的无数倍、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等,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亮比地球小很多等。甚至,可以从其它方面来看待,比如,太阳在古神话中原来有九个,后来被大羿射除了八个,致使如今只剩一个等;月亮中住了嫦娥仙子,有许多桂树存在等。各种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教师不能磨灭学生的个性,而是优化现有的课堂,从多方面诱发学生的个性,有效地融合“做与思”。

3.总结

总之,在学生学习小学科学时,“做与思”有效融合的教学理念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好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做与思”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等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瑞芳,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8,No.488(10):70-71.

[2] 佚名,刍议小学科学教学中“做與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8,12(10):23-23.

[3] 佚名,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9,891(6):38-39.

[4] 潘亮,仲英,"做思共生"在小学科学和数学融合教学中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3(10):17-1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臻(1968.9)男,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人,湖南大学本科毕业,柳山九年义务制学校教师,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横板桥镇柳山九年义务制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合
新时期下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的有效融合研究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的有效融合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