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敏
摘 要:中学是化学的起步阶段,对于化学学科的教育具有深远意义。结合化学学科自身教学特点,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入手,可以提升化学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化学学习思维入手,结合生活情境和化学学习态度,全面分析中学化学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
在学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化学学科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中,会从化学基础理念、原理、实验技能、日常生活等方面入手,使学生对化学学科有清楚认知,并与社会产生联系,动手参与解决日常生活中与化学相关问题,增加化学学习兴趣,在保护环境等方面充分发挥社会责任感[1]。化学的学习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进行思维和态度的学习,同时具有实际意义。传统化学教育方法会照本宣科的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略教育过程中的其他作用。本文就化学生活化教学中核心素养展开讨论,提出相关思考。
1.中学化学思维方式培养
在任何学习当中,思维方式的培养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形成正向迁移学习能力[2]。在化学学习的领域中,需要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以及化学方程式的符号世界。随着时间推移,学生不可能记住所有书本知识,但思维方式仍会保留在记忆中,可以承载理念和方法。因此,在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中,需要以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为首要目标。其中,在进行某项教学时,可以先从宏观角度进行解析,然后透过微观视角将其以分子、原子等形态进行表现,通过相关化学方程式表现物质变化。
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基础知识、化学方式、操作技能上,更重要的是获取思维方法。化学是自然学科的一种,与生物、物理、历史等多个学科均有联系,呈现交叉性。通过跨学科整合,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支撑,使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并且掌握化学知识,从多个层面上引导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养成科学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在化学学科的问题解决中,化学学科思维有效开展离不开化学知识,需要跟随学生视角,以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分析化学。如在化学实验中,做实验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更多的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学生在可以熟练操作化学实验的同时,还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进一步了解所研究化学物质。
2.强化中学化学和生活情境的联系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会加强化学和生活情境的联系,可以增强学生责任意识,更好的为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环境保护做出贡献[3]。
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化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生活也是学好化学的最佳课堂,为学生贡献教育资源,是教师进修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素材[4]。例如学生在食用酸奶时,主要通过发酵而制成,整个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菌,为保证口干,需要综合一部分乳酸,通过中和反应能确保达到目的;某些学生去外地入学,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究其原因,与化学也有一定联系,每个地区水质存在差别,其硬度各不相同,部分高硬度水中,Ca、Mg等元素会和S、O、H等元素结合,对人体胃肠功能产生影响,当人体本身胃肠功能调理不畅时,会出现暂时性腹胀和腹泻等不良现象等。以上这些生活常见情况都与化学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搬上课堂,作为教学资源,而且这些资源贴近生活,便于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而且,利用课堂上所学解决生活问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素质提升,实现化学人才培养,让化学知识可以较好应用在日常生活。
3.养成良好中学化学学习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良好学习态度,才能更有兴趣的进行化学学科学习,而且学生必须要进行持久参与,与他人进行化学问题探讨。与此同时,要将化学融入生活,从环境保护入手,做到能源不浪费,从化学问题上表现出自身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思考化学问题时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5]。想要确保学生学习态度较好,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目前环境问题是社会各界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引入绿色化学课堂,但想要提升绿色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也要提升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态度。中学作为化学教学的起步阶段,如果做好引入工作十分重要。兴趣一直都是最好的老师,必须从化学学习兴趣上进行培养,做好学生化学态度培养工作,增强学生作为全球公民以及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感,使其为社会进步做出卓越贡献,同时,也可以受到多方教育者的关注,使培养化学学习态度这一理念广泛应用在全社会。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灌注正确化学态度观念;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时刻观察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情感变化,如果学生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可更换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萌生對化学教学的厌恶;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走向,使其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心中世界格局更加宽广。
4.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在适当引入生活教学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概念,为之后的化学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3(6):5-8.
[2]杨雄飞.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20(97):164.
[3]朱将娥,南俊民.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2(27):76-78.
[4]万延岚,薛瑞卿,刘会峦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以”化学反应的快慢”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1):39-43.
[5]梅蕊,杨水金,熊云贵等.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学化学实景课堂应用展望[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1):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