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44王新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

摘 要:新课改下将数学建模教学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是促进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建模通过对题目的由繁化简,由难化易,将题目变得更加的简单和直观,同时也更容易上手。因此在当下,积极探索高中数学教学建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改;数学建模教学

引言:作为高中教师,必须对自己以往的进行教学的教育思维、教学方式以及教學理念进行转变,从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转变,让学生数学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联系,进行结合。只有这样,让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学习数学、实际应用数学,才能让数学真正扎根在学生的思维中,从而真正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就是数学建模教学[1]。

一、“数学建模教学”的含义及价值

将建模教学延伸到高中数学教学,就是要教师积极探索生活,选取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物,从这些事物延伸开来进行教学。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氛围中,吸引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谓“教学建模教学”,即是指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有机的通过教学的将数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中,从而做到将数学建模教学,生活问题数学化。在生活中可以将数学方法灵活的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数学学习中,可以有效的将生活代入,利用情景教学法将知识熟记。

例1:把一筐20数量的苹果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最少分3个,可以有多少种方法?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以古典概型为模型的例题,采取排数列模型解答,即:

先取9个苹果,平均每人3个,剩下的11个再按不同情况讨论

①同时分1人,三种情况

②同时分2人,(1、10)(2、9)(3、8)(4、7)(5、6)五种分法,分给2个小朋友(3个选2有3种选法),分给后还可互换,共有5×3×2=30种分法

③同时分3人,有(1、1、9)(1、2、8)(1、3、7)(1、4、6)(1、5、5)(2、2、7)(2、3、6)(2、4、5)(3、3、5)(4、4、3),10种分法,分给3个小朋友,其中(119)(228)(335)(443)(551)有3种分法,其余每个有6种分法,共3×5+5×6=45种分法.

所以一起是75种方法。通过生活的案例进行模型的构建是最能体现数学的魅力,也能凸显出模型构建对于数学解题的妙用。

二、通过建模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高中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他们对于某一样事物感兴趣时,才有可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和认知这个事物的过程中去。而因为学习主动性,学的效果也会很显著;而如果是被动的学习,即使他们是努力的去认真听讲,但是被动学习所产生的学习效率也是远低于主动学习的。有着充足的高中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结合高中生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讲课,即使相对复杂的概念,也会让他们觉得熟悉和具体,从而调到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使他们主动的想去了解。而数学建模的用途非常广泛,它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进行分析、推理、证明和计算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来对实际问题进行表达以及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最达数学结果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及相应数学软件的能力;独立查找文献,自学的能力,组织、协调、管理的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联想力和洞察力。

例如:在对“函数奇偶性”这一课时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来进行增加,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

问题1:图(1)、(2)具有怎样的对称关系?

问题2:能否从函数表达式y=f(x),x∈D的角度对“关于y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这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供他们提出问题的基础,让学生自然提出问题。) 经过思考和考虑,可得出: y=f(x),x∈D满足什么条件时,其图像关于y轴对称? 那其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吗?这样结合各知识点以及学习实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建模有一个更加充分的理解。

三、总结

总之,高中教学中的数学建模教学,高中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将多种方法相结合,做到教学相长,通过学习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课教学上,将生活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学科能力和知识的关键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将生活和数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兴趣。在当下数学学习新环境下,作为数学教师,要紧跟当下数学学习的潮流,利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水平。

课题:本文系惠州学院-惠州教育局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实验区2018年度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基础教育部分)课题《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J:2018YB33

参考文献

[1]王新文,柏蓝.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建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2018.

[2]王宝艳,王新刚.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8):168-170.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数学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8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1:00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9:20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