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换代,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因此,教师也开始转变传统单向讲解式的课堂教学形式,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认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而“思维导图”就是能有效满足这一教育要求的形式。在实际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应用思维导图为媒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总结的效果,从而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兴趣;表达能力;总结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在开展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思维导图的工具,将原本抽象的文本内容,以具象的框架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将抽象、具象的知识内容相结合中,提高对知识的认知效果。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从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时,学生会主动耗费自身的精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自主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而与传统教师单向讲解的课堂形式相比,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更加强调学生自身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因此,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产生进行语文知识自主探究的兴致。所以,为了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工具,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
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促进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节课的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对本节课的生字词进行学习,解决阅读的障碍,随后,教師让学生以反复阅读的形式,进行文本内容的熟悉,并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拆解和整合,促进学生认知文章的结构。显然,这种形式将学生放在被动的学习地位,弱化了学生的价值,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成学习的兴趣。而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再让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理解的情况,以思维导图为媒介进行整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促使学生产生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节课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的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显而易见,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思维导图为工具,促进学生产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培养表达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对基础语文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强调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和特点,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田忌赛马》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表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田忌赛马的过程,教师向学生提出“田忌赛马中田忌对马匹的安排情况是怎样的呢?”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文本中抽象的语言文字,以“第一局”“第二局”等简单词汇的形式进行整理。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比对思维导图中的简单言语,复述文章中田忌赛马的流程,从而提高学生进行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深化学生对田忌赛马过程的认识。
不难看出,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文章中内容的复述和表达,能够有效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针对文本进行表达的能力。
三、提高总结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安排的内容,知识点较为散乱,没有直接体现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直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会降低学生进行总结的效果。而应用思维导图则能将原本散乱的知识,以线和框的形式进行串联,形成整体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确不同语文知识点间的关联,从而提高学生进行总结的效果。
例如,在《三峡之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总结。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从“三峡之秋”的中心词出发,延伸出“早晨”“中午”“黄昏”“夜晚”等支路,随后,在每一支路后进行内容的填充,让学生在刻画本节课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整理文本的结构和顺序,建立文章中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依据构建的思维导图,进行本篇文章的回顾和总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学习工具对教师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中具有积极价值,但是,真正将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最大化,却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开展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创新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并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应用,促进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构建完整地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体系,促进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楚坚.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75-76.
[2]高斯涛,陈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