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2019-09-10 20:10陈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7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高年级生活化

陈傲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学习经验的积累,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但是面对生活其认知与能力发展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科,对学生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学生活化能够引领学生由课本走向生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切实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道德品质到法律法规,无不体现着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小学高年级已经能够做出简单的道德判断,并且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利用生活案例、活动强化学生认知,培养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一、营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真实的体验,能够从激发其内心的感受,从而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从教材中提炼生活素材,从生活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为学生营造生活情境,构建生动、充满活力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请你相信我》这一课中,需要学生意识到诚信是与人交往的基本素养,懂得在生活中诚实守信,真诚待人。课堂上笔者设计了一个“谎言”,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被他人不诚实对待的心情。师:“同学们,今天为了让学生放松一下,我们在课堂最后留出十分钟进行自由活动好不好?”学生听到十分开心,而后我翻开书假装自己忘了一些教学内容说:“诶呀,老师这次安排错了,今天还是正常上课吧,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学生的情绪一下就变了,明显不高兴。师:“老师说出的话,说变就变,你们是不是觉得像在骗你们?”学生点点头:“老师你不是教育我们要说话算话,要诚实守信吗?”这时笔者引出本课诚信的主题,告诉同学这只是老师设计的一个环节,让他们体会被人不诚实对待的感受,并承若一定会留出自由活动时间。学生得知后不仅更加积极地交流关于诚实守信的感受,而且也勇敢地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言而有信的事情。可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能够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引发真情实感的思考,提升教育的深度。

二、引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理性的判断。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对规则意识增强,内心对爱的需求、肯定与接受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适当引用生活案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学习、探讨,从而学会适度控制自身的情感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在《学会商量》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不同的案例,分别为同学共同商量某一件事,自己的发言不断被打断;在商量过程中,有人做其他事情,不认真听他人说话;商量过程中,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案例均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遇到的情况,能够引起共鸣。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表示打断别人说话不礼貌,也不易商量出结果;有的也表示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心里会感到失落。但是当案例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旁观者角度来分析,大家便能客观地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情况的谈论,笔者引导学生制定了商量事宜的“听说守则”,如他人说话不随意打断,尊重他人发言;对于商量过程中提出的意见求同存异,不强求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要有广阔胸襟,正确看待协商结果等等,从而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沟通能力与交往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是为了学生在日后形成适应社会生存与自我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奠定基础,使其能够从实际生活中积累经验,获得启发。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加强综合素养的培养。例如,《祖国江山的保卫者》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模拟军训活动,通过站军姿,走正步等训练学生的耐力与意志力,并组织其观看军人训练的视频资料,感受军人在日常生活中高标准、高素质、高统一。活动中,很多學生坚持一会儿就纷纷喊累,但是通过观看军人训练视频倍受鼓舞,后续活动中便努力坚持,可以看出学生内心的斗志被激发。活动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写一篇学习日记,谈一谈在军训活动中的感受。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祖国江山保卫者的不易,提高了对解放军展示的崇敬之情,还深刻认识到了国防的重要性,激发了心中的爱国之情。家国观念是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需要从小进行家国教育,增强其民族自信,树立远大理想。儿童是未来的希望,生活化教学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建设社会与国家,实现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中做出的重要探索,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切实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应当重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生活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方俊.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 好家长.

[2]周晓明. 浅谈情境创设应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教学策略[J]. 新课程(小学),2017(5).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小学高年级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