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
【摘 要】主题情境教学以某一主题情境为主线,以教材核心知识为依据,以系列问题的探究为载体,能集约化地使用情境材料,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在“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课的教学中,践行主题情境教学的四个维度,即于选题中彰显个性、于设计中聚合“三线”、于训练中提升能力、于活动中落实素养,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主题情境教学;“行”与“思”;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追求。
主题情境教学是以某一主题情境为主线,以教材核心知识为依据,以系列问题的探究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本质是对传统的“一例到底”教学模式的扬弃。主题情境教学能在较大程度上集约化地使用情境材料,使教学过程的推进简约流畅,更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教学“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课时,恰逢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笔者以此为主题情境创设问题,以问题探究贯穿本课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港珠澳大桥》,让学生了解港珠澳大桥的概况,感受大桥的磅礴气势。教师顺势板书“桥通港珠澳——联动大湾区——迎接新时代”,进而引入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教学内容。
【学习新课】
探究一:桥通港珠澳,剖析新发展理念
教师呈现了五则有关材料。材料一对港珠澳大桥进行了基本介绍。材料二主要说明了建设港珠澳大桥在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高效流动和配置方面的意义。材料三介绍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在优化设计、实现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材料四点明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材料五反映了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后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重要意义。
学生阅读材料后,自主思考这五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并谈谈对这一理念的认识。教师进行梳理、总结,并以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归类(见表1)。
表1
新发展理念内容
注重解决的问题
对应规律
创新发展
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
发展不平衡问题
经济规律
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自然规律
开放发展
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社會规律
教师过渡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探究二:联动大湾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师出示一则材料。材料主要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促进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方面的重要意义。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谈谈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启示。
首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等。教师进行梳理,并进一步讲解相关知识点,突破难点。其次,进行“变式训练”,即学生以上述材料为背景,思考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再次,师生进入“微感分享”环节,学生用一句话写下本节课的感受,并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做课堂小结并板书(如图1)。
图1 课堂小结板书
教学结束后,教师就本节课在如何践行主题情境教学方面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二、教学反思
1.于选题中彰显个性
情境的主题性是主题情境教学的显著特征,而主题的探究性则是主题情境教学的灵魂。主题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围绕预设的主题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在对生活世界的“观照”中把握教材知识,学以致用。因此,教师确定主题时要有针对性,既可以选取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也可以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素材,还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新成就。反映新时代是思想政治课的个性追求。鲜活的时事热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其探究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本课以新闻热点“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作为主题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
2.于设计中聚合“三线”
在主题情境教学中,情境材料是“明线”,学科核心知识是“暗线”,问题探究活动是“主线”,课堂教学各环节要围绕这“三线”展开。其中,聚合“三线”是主题情境教学最关键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必须巧妙地处理好“三线”之间的互动关系。这需要教师精心预设,把握学情,充分考虑“三线”之间的切合性。
教师根据搜集和筛选的素材确定主题后,要将其与相应的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情境材料和教材知识的联结处设计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和他人进行交流、合作。根据本课内容,教师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桥通港珠澳,剖析新发展理念”及“联动大湾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结合具体素材,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层层剖析,一步步完成本课的知识学习。主题情境教学的设计就是通过主题线索来链接材料,让学生顺着线索进行探究活动来学习教材知识。这能很好地实现情境线、问题线、知识线的“三线”合一,一气呵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于训练中提升能力
主题情境教学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考命题中同题多角度考查的能力立意导向。本课的第二个探究活动“联动大湾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主观题考查的性质。教师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结合材料说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举措。这种“寓练于学”的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后的“变式训练”将本课的两部分内容无缝对接,既及时巩固了新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灵活运用的能力。
4.于活动中落实素养
主题情境探究能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核心素养落地。本课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为主题,让学生置身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切实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在“微感分享”环节,学生由衷地表达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纷纷发言:“厉害了,我的国!”“‘C位’属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为你们‘打call’!”
当前,主题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要求教师不断思索,努力实践,让主题情境教学走入常态课,从“宴会菜”变为“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