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从何处寻

2019-09-10 07:22宋志贺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宋志贺

【摘 要】说明文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教学内容,但是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说明文教学与文学文本教学相比,无论是语言还是情感都比较含蓄朴实。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借助比读法、品读法、诵读法、综合法、涵泳法等审美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发现说明文的精湛美、意蕴美、情感美、章法美、文化美等审美因素,有利于开拓说明文教学的新路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说明文;审美化;教学策略

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教学仅注重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有的语文教师满足于完成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说明文教学生搬硬套,走过场,没有触及说明文教学的深层内容;有的教师不愿意静下心来潜心研究;还有的教师和学生觉得说明文与记叙文、散文相比,语言显得枯燥乏味,内容显得机械刻板,好像总是“板着脸”说话。久而久之,说明文被人们逐渐冷落疏远,淡出了师生的视线。事实上,说明文的美理性客观,沉着冷静,这需要教师找到说明文审美化教学的有效路径,方能“拨开云雾见明月”。

一、比读法探寻说明文的精湛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强调“所言之物”,即通常从事物的结构、外形、特征、用途等方面入手,让读者充分了解说明对象的全貌。事理说明文重在阐述事物所蕴含的道理,侧重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无论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需要把事物本身说清楚。而要想把一件事物从头到尾说清楚、说明白,就必须要求语言精湛。精湛即准确、严密,一篇说明文的语言是否精湛往往能够反映文章是否具有科学性。说明文语言的精湛往往体现在用词的准确严谨,不能含糊其辞,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例如,在执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时,笔者有意让学生比较“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中“艺术”和“技术”两个词有什么区别,能否互换位置。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发现,“技术”更侧重掌握某项技能,而“艺术”则更具有审美性和创造力,“假山的堆叠”虽然只是园林设计中很小的组成部分,但它同样凝结着设计师和工匠们的智慧,这与后文“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互相呼应,同时也很好地诠释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再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句话中“绝大部分”表示的是一种估计和推测,不可否认,在我国建筑史上,肯定还存在不对称的建筑。而谈到苏州园林的设计时,作者用了“可绝不”三个字,表达的又是一种十分肯定、毋庸置疑的观点。从以上示例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语境之下,为了追求不同的表达效果,说明文语言的运用有着非常细微的差别,需要读者反复斟酌和比较,才能真正发现它的精湛美[1]。

二、品读法探寻说明文的意蕴美

说明文的语言虽然没有散文那样含蓄隽永,但是同样生动形象,富有韵味。说明文的意蕴美主要体现在说明语言的丰富和情感的表达上。对于一般性的说明文,语言的精湛是基础,以说明白为根本。但要想让说明的对象在读者心中扎根,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求说明语言丰富而有内涵,具有意蕴美。意蕴美主要包括表达的形式之美和表达的内容之美,这与散文和记叙文的表达有相似之处。借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意蕴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为说明文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而让说明的对象变得栩栩如生,真正达到词美意丰的效果。同时,品读说明文中典雅优美、生动形象的词句,从意境中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厚意蕴,才能领悟作者的用意。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作者为了使荔枝的形象变得更为鲜活,首先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通过一系列的比喻,让荔枝的形态变得具体可感,有形有色,即便是未見过荔枝的人也会为此垂涎三尺。此外,引用的手法在说明文中也随处可见,例如作者用“龙绢壳绽红纹粟”生动描写出荔枝壳的表面构造;“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再现了荔枝树枝繁叶茂,层林尽染的绚丽;用“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表现了荔枝壳和荔枝膜被抛撒时的动人情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表达了荔枝作为果中珍品无可替代的地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洋溢着对荔枝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引用大量诗句,文章既丰富了知识内容,增强了科学性,又使文采倍增,富有感染力。

说明文除了可以通过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意蕴,还可以用很多描写性的语句增强美感。例如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一文中“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每当读者读起这段文字,一股古朴气息就扑面而来。形象的描写,容易引发读者联想到六朝古都厚重的历史,在说明中显得意义丰厚;形象的描写,也容易引发读者的想象,由动想象到静,由声想象到色,动静相宜,声色交错,意境全出,有意境的文章自然会流露出含蓄蕴藉的美感。

三、诵读法探寻说明文的情感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必不可少的三个维度。其中情感的表达对于作者而言是最真实也是最动人的,情感背后蕴含的是作者对事物的态度和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有的教师认为,说明文的课堂教学重在对事物特征和事理的阐述,不需要过多地体会说明文的情感;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说明文本身就是冰冷的,没有温度可言。这些说法都是很片面的,说明文虽然比较理性客观,但是在“不动声色”的文字背后却往往蕴藏着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说明文的情感表达与散文相比更加含蓄,不易察觉,需要读者细细品味,通过反复诵读和比照,方能体会其中的韵味。

例如,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就有多处体现。从文章开头“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偉、庄严的纪念碑”,“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这两句话中,不难体会出作者来到纪念碑前内心充满了对革命烈士无限的敬仰之情,特别是“万分”“徐徐”“仔细”等词语,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样说明文情感的表达就会愈加明显。此外,说明文中除了有直接抒情的语句,还有许多间接抒情的语句。例如文中“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和“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这两处描写,“亲自”和“亲笔”两个词起到了很好的强调和突出的作用,我们能够感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对革命先烈们深深的哀悼和缅怀之情。另外,文中还运用了大量表示数量的词语,例如:“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 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这些数字一方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另一方面通过列数字和作比较也便于读者对纪念碑的高度形成具体直观的感受。通过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在每个数字的背后其实也蕴含着作者内心油然而生的崇敬与自豪感,纪念碑的高度体现的是革命烈士们的形象之高,人格之美,在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与开头“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遥相呼应。

胡适说,好的文章就是“表情达意”,表情表得好,达意达得好,就是佳作[2]。说明文也是如此,每个字、词、句都是有生命的,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如果不去反复诵读,不去细细品味,往往就会被忽略。

四、综合法探寻说明文的章法美

如果说语言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章法即文章的内部结构和写作框架。一篇文章如何进行谋篇布局,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整体思路和写作风格。我们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解读,有助于准确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而理解文意。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纵向式结构与横向式结构两种。纵向式结构也可以理解为“线性结构”,即以说明对象为起点,按照说明对象所遵循的固有规律,以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为主线进行叙述。纵向式结构既可以着眼于全篇,也可以适用于某一段文字当中。前者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景泰蓝的制作》,文章主要以景泰蓝工艺制作的流程为线,以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为序组织全文。后者如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蝉》一文,作者法布尔在介绍蝉的幼虫如何进行脱皮时,以准备脱皮→完成脱皮→离开空壳的先后过程进行科普性说明。纵向式结构要求内在的逻辑性非常强,一方面要顺应事物自身的发展与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要顺应读者的认知过程,内容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次铺开,使事理和心理同步发展,呈现出和谐一致的美感。

横向式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发散结构”,与纵向式单线结构不同,它以说明对象为中心,从事物的不同特征、类别等入手,以发散的多线性结构进行。如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作者开篇交代了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让读者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总体印象。接着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以及角落布置、门窗设计、建筑色调三个次要方面进行分项说明,逐层揭示苏州园林处处如画的特点。再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者首先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核心问题,接下来从花朵变红的种种物理成因进行横向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全文的总纲,每一个部分的内容都由它牵拽而来,每一个成因又与题目巧妙呼应和回扣,好像一张撒开又拉回的大网,有一种纲举目张、开合自如的收拢之美。

此外,说明文的结构有时也会呈现出纵横交错的形式,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的前半部分以纵向式结构由外而内系统介绍了荔枝的组成部分,后半部分又以横向式结构分别对荔枝的产地、贮藏、栽培、发展等情况进行了铺叙。内容的不同决定了说明文结构的不同,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通过综合分析就会发现说明文章法的魅力。

五、涵泳法探寻说明文的文化美

对说明文语言和结构的学习是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的前提,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语言和结构层面而不深入挖掘,那么说明文所蕴含的文化之美和人文价值将很容易被忽略。文化层面的教学建立在文本教学的基础之上,是对文本的外部进行开发与延伸,从而使学生能够跳出文本,真正达到一种融入生命体验的价值推送。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属于文质兼美的文艺性说明文,其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渗透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中,介绍“纪念碑是用17 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仅从情感和价值观的层面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而忽视了一次对学生来说非常宝贵的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授。纪念碑用汉白玉制成有何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从建筑学的角度考究,汉白玉是我国一种名贵的建筑材料,它洁白无瑕,质地坚实而又细腻,非常容易雕刻,

故宫、天坛、天安门金水桥等中国古代皇家建筑多以它为原料。如果从中国玉文化的角度再进一步挖掘,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在古代玉器是财富的象征,体现着等级和身份;另一方面,玉蕴含着深厚的传统道德文化观念。《礼记·学记》中“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不经历磨难,难以成才。《诗经·大雅·抑》中“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是劝喻人们言行举止要谨慎小心,执身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气节、优秀的品德。“完璧归赵”颂扬的是一种玉的精神,即人类恪守信约的美德和舍生取义的情操。在课堂上,教师结合有关玉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涵泳与品读,从玉的美质过渡到人的美质,从玉的精神转化为人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珍视感,对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独有的人文精神有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增加文化积累,使说明文的教学过程变成一次丰富的审美文化的旅程。

说明文的教学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研究的地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心乎于内,法乎于外,教师要想真正带领学生走出说明文教学的困境,自己首先要沉下心来,不断挖掘说明文这座美的“矿藏”,这样才会越来越靠近文章美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张清明.以美启真:中学语文说明文美学教育初探[J].成都师专学报(文科版),1991(2):84-87.

[2]赵海红,张天明.谈胡适的写作教学观[J].教育探索,2010(5):9-10.

猜你喜欢
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说明文阅读专练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