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019-09-10 17:52:28沈友高
学习与科普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践力小学培养

沈友高

摘 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知识源于实践,又最终要回馈实践。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强调要对学生的实践力进行培养,使学生不仅会在考试中取得好分数,而且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实践原理,笔者认为有效培养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通过两个相向的途径,一是由生活中来,二是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之后,数学的教学目标不再仅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着眼于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素养教育。其中,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实践素养,即,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知识的起源,是生活需要,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抽象;而我们教学生学习数学,目的又是为了让他们将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反馈生活——从这个知识学与用的循环中,可以发现这样的教育思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需要通过两个相向的途径,一是由生活中来,培养应用意识;二是到生活中去,在实践中培养。

一、从生活中来

数学的概念、公式都是对生活中数学现象和规律的归纳和抽象。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要弱一些,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效率较低、难度较大。所以,在教数学概念、公式等比较抽象的知识时,最好是将数学概念抽象过程及其生活“原型”呈现给学生,带领学生由具象到抽象,完成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了,而且因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关联了生活实践,往往会唤醒他们对数学应用的主观意识——也就是初步建立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维模型,认识到了数学的实践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实践意识。而这个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第一个要养——应用驱动。

比如教“小数的乘法”时,如果一上来就教怎样在小数乘法计算中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个过程就特别抽象,因缺少具体的形象、情节支撑,小学生的思维不能快速进入状态。这时,我们先给学生讲一个生活情节:早晨小明去买早餐,烧饼1.5元一个,需要买三个,应该给多少钱呢?——对五年级小学生来说,这样简单的购物场景是经常遇到的,他们马上就可以将这个场景和所要学习的计算知识进行关联。不仅理解知识的速度提升了,而且在脑子中也建立了一个意识——小数乘法知识可以用于生活购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就形成了。

二、到生活中去

建立了实践意识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脱离纸面的试题练习,亲自动手去解决问题。

1. 让学生动手实践

所谓“纸上学来终觉浅”——很少有人能直接将所学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力,总是需要一个实践体验的过程,最终将知识与实践融合起来。所以,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亲自实践。

比如,在教了学生“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之后,教师给学生们提供大卷尺等测量设备,带着他们到学校的操场上去,量一量多边形花池、带转角的教学楼走廊等等具有多边形态的实际事物,然后要求学生将测量的结果绘制成图,并进行面积计算。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不面对试题的时候懂得如何去解决生活问题。还有,教过“统计”知识之后,让学生去统计家中用水、用电的情况,或是统计班级同学的成绩分布情况,并绘制成统计图表。这样,让学生面对生活真实的问题去应用知识,可以非常有效培养他们的实践力。

2. 创设生活化情境

当然,小学生年龄小,有些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是他们能接触得到的(比如工厂生产,如果让学生到工厂中去实践,有太大的危险性);再者,学校是个教育场所,也不可能为学生提供所有可能的生活实践条件。所以,虽然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最好是真实体验,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条件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培养学生实践力最常用的另一个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法——利用语言描述、实物展示或多媒体呈现等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接近生活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去思考、去尝试解决问题。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比起真实的实践操作来说更适用于教学组织。

比如,在教学生“观察物体”(五年级)的时候,不仅是要让学生能辨析三视图,而且要训练學生通过观察叠加的物体来判断出数量——最易想到的生活实践问题,就是整箱货物的清点。比如超市中整箱叠放的饮料,怎样来判断出数量呢?当然不能一箱一箱搬开了数,而是采用“观察”的方法。而我们要把几十名学生带到商场(或仓库)去,显然安全不能保障,而且也会给对方造成工作困扰。所以,教师就可以拍摄几张这类的场景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展示给学生,构建一个售货员清点货物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图片来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即实践力)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需要教师重视并有效落实——基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规律,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通过两个相向的途径。一是从生活中来,以建立实践意识;二是到生活中去,以完成实践力训练。

参考文献:

[1]蔡淑桃. 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 新课程(中), 2015(9).

[2]海书明. 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几点做法[J]. 好家长, 2017(71).

猜你喜欢
实践力小学培养
学以致用,培养地理实践力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8年73期)2018-08-22 10:20:42
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公民实践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