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丽华
摘 要: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最近发展区
余文森教授说过:“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是老师的家常便饭,就像人们总是不断地改善家常便饭,使之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一样,老师也总是在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方面不断改进,使之更有效更充满生命的活力”。这话说的好,通俗易懂。教学确实是一门“做饭的艺术”,做好了也不容易。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出彩的45分钟的课,老师花的时间可能是几倍或几十倍的45分,甚至是几年的心血的凝聚。从课的引入、课的过程、课的总结。每个环节都要深究,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好。课前要有充分的预设。当预设与生成有差距时应该如何调整都要考虑到,并能随机应变。
那么,怎样做到有效备课呢?
首先要研读课程标准。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个习惯,他把所教的学段的教学目标打印出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学指南.再者教学要做到既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生、备学法、备学生的认知结构。当然学生的作业布置及板书设计也要认真考虑。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二、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师发挥才能的平台,也是学生学习的舞台。教师如何用好这45分钟,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效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弄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把教学定位在“最近发展区”。
1、巧设情境,激活课堂
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过:一切知识都产生于生活情境,最终又回到情境中,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课的开始。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因此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很有意义。
比如上北师大教材《测旗杆的高度》,我创设了问题情境:天安门前的旗杆地面高度为14.49米,它象征着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了表示对其尊重,一般中小学的旗杆都低于14.49米。请问:我校旗杆的高度是多少?你能测出它的高度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数学是思维体操”。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多题归一提高学生的化归能力,感悟到数学建模的重要性,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做到思维开放与思维收敛的完美结合。
初中学生好奇心重、好表现。一题多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机会。创设了积极的、愉快的课堂氛围。多题一解使零碎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久而久之便形成技巧,解题效率会大幅度提高。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初中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必然与或然的思想、概率与统计的思想等。其中前三种方法用的比较经常。比如计算角度或线段长度时,经常通过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在解分式方程时运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先化为整式方程,如果是二元一次方程的再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比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先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如何将未知数学问题可以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是教师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
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也很广泛。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不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借助图形性质可以使许多抽象概念和复杂的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而图形的性质,借助数量的计算和分析,得以严谨化。在初中阶段,“形”常是数轴、函数图像和几何图形等。
4、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通过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首先教师要重视教学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再者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敢想、敢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最后要给学生闲暇的时间和闲暇的教育精神。为什么呢?因为世界上很多的发明创造及顶级的奖项如诺贝尔奖都是在闲暇时间中诞生的。比如英国剑桥大学就是靠喝下午茶的制度喝出了六十多位的诺贝尔奖。德国也是这样的,德国人将近拿走了一半的诺贝尔奖。我们中国的孩子有做不完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课外辅导班,他们缺的正是闲暇的精神和闲暇的时间。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三申五令禁止教师有偿补课,严格控制小学生的作业量,保证小学生的充足的睡眠。可惜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能做到的是教给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到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无定法,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的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关键还是了解学生,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愿望。把教学定位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并把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转化为教学的重点或生长点;同时又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若能如此,则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也!
参考文献:
【1】夏宗林.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 文理导航(中旬), 2010(7).
【2】甘秩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 江西教育, 2016(30).
【3】李桂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 中华少年, 2016(15).
【4】白瑞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