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森 罗静
[摘 要]本文从高校大学生的主体视角下,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着手,从宏观经济环境、社会就业、教育方式改革三个方面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从主观、客观两个角度归纳影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强化政府引导、发挥监督职能,完善课程体系、优化师资力量,深入企业考察、加强校企合作三条途径以促进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学生视角;创新创业;教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9)04-0063-04
Discussion on the Dema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Feng Zhisen1,Luo Jing2
(1.2.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 710065)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social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al mode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Angl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wo inductive effect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demand for creative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guidance, supervision function, perfect the course system, optimize the teachers strength, deep research into the enterprise, enhanc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ree ways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in innovative undertaking education requirements.
Key word: Student perspectiv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l needs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2010年,教育部正式使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名词,并严格定义:“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即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导学生要具有创业意识和兼备创业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经济步入新常态的重要途径。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点。 教育的首要内容是知识的传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任务是向学生讲授系统知识。系统知识除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包括财务税收、法律法规课程的内容,另外企业经营管理、战略规划,经济学也是学习的重要知识。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学生在知识层面熟悉和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教育的其次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创新创业的社会能力、认知能力和专业能力。知识的学习不代表学生具备了能力,能够将知识运用得当是能力的体现。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在提升学生的三项能力方面给予指导,提供学生培养能力的方法,当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提升的方法,在今后的创新创业中将会具有明显的优势,成功的概率更会提高。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强调对现有事物、技术做出突破和颠覆,所以它本身自带创新性的特点。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敢于想象和接受新鲜事物,帮助学生合理地将创意落实到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兼具创新性和实践性。
市场经济时代要求由市场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市场能够带来商业竞争和合作,商业竞争的本质是生产和技术的创新。经济的新活力来源于产业创新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像工厂批量生产产品一样给社会提供充足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性人才。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学生在创新创业上的教育不单纯是让学生学习足够的理论知识,更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创业本身就是实践性质的活动,教育最终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能够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二、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在大学生群体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迎合国内经济转轨、换挡的选择,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1.创新创业教育是宏观环境下转换经济动力的要求。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中所占比重远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对第二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就在于对人才的把握。高校拥有大量的师资队伍和技术设备资源、掌握着最新的信息,校內的学生学习过系统化的知识,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在鼓励创新创业的条件下,高校是产生新技术、新行业最快速便捷的部门。
2.有助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近十年来,由于国内高校的扩招政策,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在快速增长,生源扩招的速度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社会劳动力的总量远高于就业岗位的需求总量。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2018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800万,预计2019年人数将达到834万,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18年《经济蓝皮书》,每年将会有超过100万毕业生无法就业,社会的就业问题非常严峻。虽然劳动力总供应量充足,但是专业技术型人才短缺,中高端技术人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原因在于我国工科类高校占整体比例较低以及大学生在校期间未能扎实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在政府难以直接解决当下就业问题的情况下,鼓励高校创新创业是最好的方式。一方面政府放开市场,给中小企业更多的活力,另一方面,鼓励创业、创新,在创业上给与资金和政策扶持。针对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开展教育可以给学生更多的信心,工科学生敢于对传统技术不足之处做出挑战,技术的改进可以降低成本,新开发的技术可以落实到商业活动中去,新行业的出现必然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创业是学生规避就业难的选择之一,但是盲目的创业只会增加失败率,造成资源的浪费,反而会加剧社会矛盾。学生通过校园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会在创业的道路上增添理性和信心,提高企业的成功率。
3.是改革传统教育和建设应用型教育模式的必然。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传统高等教育大多注重的是研究性教育和理论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涯中,容易与现实社会脱节,在毕业之后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适应社会的变化,现实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学生课堂上的理论脱钩现象比较严重。教育部推出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统筹兼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将高校与社会工作紧密联系到一起,通过对学生的培训,能够对有创意的想法和技术的落地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并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快速融入社会。
三、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
国家在近几年开始大力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相对西方来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否成功开展和延续下去,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1.主观因素。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需求者。 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愿、素质影响着该教育实施的有效程度。如果学生整体上对创新创业教育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认为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是必要的,那么改革推行成功的概率也就更高。其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要求讲授教师具备丰富的企业从业经历和一定程度的学术科研能力。当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引入大量的亲身从业经验和经典案例,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同时,项目的策划和操作是创新创业教育大纲的一部分,教师的学术能力高,对学生项目策划书的指导和规范撰写会起到更多的作用。
2.客观因素。回顾美日英创业教育的发展之路,政府在创业教育中是主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国家出台的政策和颁布的法律能够引导优势资源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倾斜。政策本身具有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和分配功能。高校借助政策的支持,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学生能够从这些资源中受益,可以直接刺激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社会文化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客观因素之一。它包括社会的整体开放程度、家长的观念。国内学生家长的观念普遍保守,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工作和生活上是稳定的。国内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远远不及美国,崇尚创业的价值观没有正式形成,这对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不利的。
高校综合实力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比普通高等院校,一流大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具有先天优势,和大型知名企业有更多的联系,学生在大企业中实习的机会更多,获得去发达国家学习的机会更多,更能发现先进的技术和商业契机,创业的愿望会更加强烈。所以,综合实力越强的高校更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四、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局部的小修小改,其背后关乎国家的整体经济利益,满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组织、团体、机构的积极配合,需要政府统筹兼顾,做好顶层设计。
1.强化政府引导,发挥监督职能。
创新创业是市场化的产物,创新创业的发展也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不能过多地运用权力强行干预,避免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美国和日本在创业教育上都出台了明确的法律法规,将创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借鉴美日的经验,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提请人大会议审定,包括税收减免、手续审批等方面内容,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提供法律保证。在财政上要设置专项资金预算,引导高校将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对具有创新成果的人才给予奖励。同时,各级政府要落实好对创新创业政策的监督职责,制定科学的监督体系和方法,将成果量化和可视化。
2.完善课程体系,优化师资力量。各院校应因地制宜制定本校的教育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辅修课程的选择以及挑选什么课程科目作为授课的内容。课堂教学应结合多样化的实践环节和案例分析,比如兴趣社团和竞赛体系。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方面,招聘一批企业管理人才或者具有丰富创业经历的人士、投资人对创新创业类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和培训,同时挑选校内在管理专业、财会专业、市场营销等专业深有造诣的教师作为理论知識的讲授者,定期组织教师到国外学习和考察创业教育,及时掌握最前沿的教育理念。
3.深入企业考察,加强校企合作。
学生到企业中学习是丰富实践经验最便捷的途径,企业又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受益方,高校和企业在发展上存在着集合,双方要明确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地方高校要避免陷入单独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的局面,积极寻找当地的优质企业合作,定期组织师生到企业中考察,寻求多样化、多途径的合作方式,及时解決合作中存在的障碍。在创新创业的实践、研发等环节充分参考企业的意见。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可以请求高校协助培训人才、后续教育以及对新项目的调研和筹划,可以向学生提供寒暑期实习岗位,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企业日常的运营、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
[1]王岭梅,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调查研究[J].文教资料,2018(32):132-135.
[2]刘宇,等.江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1):121-125.
[3]曾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7.
[4]张一青.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5]秦为东.面向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功能定位与建设[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8,42(03):36-39.
[6]叶正飞.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150-155.
[7]林可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J].黑河学刊,2018(04):157-158.
[8]刘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况调查及分析——基于全国938所高校样本[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04):67-76.
[9]姚梅芳,等.复杂网络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知识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1-9.
[10]聂鑫,等.基于学科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8(10):127-131.
[11]肖华.激励理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8(22):70-73.
[12]胡明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实践探索——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6(35):14-17.
[责任编辑 王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