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华
打击乐教学活动是艺术领域的常見活动。各种打击乐乐器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有趣的、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故事导入,利用语言、体态、声势、歌唱等多种表现方式,诱发幼儿内在的节奏感,让幼儿在演奏活动中自然地动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有三种可利用的打击乐的乐器,第一种是常规乐器,第二种是身体乐器,最后一种就是生活化乐器。关于如何将打击乐游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相融合,潜移默化地将声势、体态、节奏等融入其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日常音乐渗透,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幼儿能进行打击乐的前提之一是要熟悉音乐,理解音乐的乐段、曲式特点等,但仅仅在教育活动中体现,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通过在日常活动中播放一首首音乐给予幼儿隐形影响,激发幼儿的无意识注意,帮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月初,我会根据月计划整理需要的音乐,根据音乐风格、表达特点在各环节中播放。比如每天早接待时,播放《欢沁》,让幼儿在欢快、优美的音乐声中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户外活动时,《玩具兵进行曲》《胡桃夹子进行曲》等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陪伴着幼儿进行活动准备、队列练习;幼儿集体饮水时,进餐时,《湖边的孔雀》《梁祝》等舒适、舒缓的音乐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幼儿放松自己,愉悦饮水、进餐……各个环节的活动内容不同,投放的音乐风格不同,幼儿可以接触不同形式、不同音色的音乐作品,倾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尽管音乐在这些环节中大部分是背景音乐,幼儿难以具体地感知、欣赏、操作,但幼儿是快乐的、自由的、自主的,这只是尝试的起点,我追求的是学习的过程、发展的过程。
将音乐律动与幼儿户外游戏将结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艺术领域”分为两大块: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为了不让幼儿感觉律动活动中的“感受与欣赏”乏味,在“表现与创造”环节不会过度兴奋,我尝试将音乐律动与幼儿户外游戏将结合,充分运用户外活动场地大、幼儿喜欢户外游戏的特点来进行游戏。
首先营造生活化、情境化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对游戏感兴趣,促进律动发展。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与音乐进行沟通,大胆创编动作,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其次,创设趣味性游戏场景,促进节奏感发展。可以在游戏中加入音乐元素(乐段、固定拍、乐句、旋律、间奏等)及相关规则,帮助幼儿体会音乐的节奏特点。通过趣味性游戏创设,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倾听能力,强化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大班幼儿的“合作性”是年龄特点之一,因此在尝试过程中,游戏进一步深化、故事情景发展曲折等,能强化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将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再次,融入游戏体验,身体动作与故事相结合,为打击乐游戏活动增添趣。放开手是我组织活动的必修内容,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会帮助、引导幼儿“有事做”“想做事”,通过味精的添加到“爱做事”,最后逐步变成“会做事”,使幼儿的能力不断提高。为此,游戏中设置“味精”,不仅能允许幼儿“犯错”,而且还能帮助幼儿知道问题出在哪,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游戏的难度应该适中并逐步加深,让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用打击乐的形式展现自己的收获。
渗透游戏化的节奏活动
节奏感的体验,帮助幼儿快速掌握乐曲节奏,为配器演奏做好准备,是打击乐活动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为了使抽象的节奏变得形象生动、轻松易学,我们会结合音乐节奏创编出相应的舞蹈动作或富有游戏情节的动作,让幼儿从不同的动作中提炼出相应的节奏。同时,我们还会将动作节奏与语音节奏、图形乐谱节奏相结合,使其更具体、形象,让幼儿可以逐层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形象。如在集体欣赏《挪威舞曲》后,孩子们了解了乐曲曲式,并根据曲式特点创编了相应的动作,再此基础上,老师会把音乐投放到表演区的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己尝试配乐、指挥等,让幼儿通过商量、比较,使思维活跃起来,创造出更合适的演奏方法,促进其音乐能力的发展。在每天餐后等待时,老师投放幼儿很熟悉的歌曲《小宝贝》,让孩子们玩节奏传杯子的游戏,帮助幼儿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游戏中慢慢反复体验歌曲四拍子的节奏特点。
无论是音乐的感知、律动游戏还是节奏游戏在日常活动中的渗透,都是为最后的打击乐游戏活动做铺垫。日常中渗透的优势在于幼儿可以在宽松、自由、自主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日常中的渗透可以反复进行,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随机进行调整。因此,教师要注重游戏化日常的应用,通过进行肢体游戏、创设情境、展开联想等方式让幼儿参与到日常活动中,做到心中有预设的目标。同时,教师要在打击音乐日常渗透过程中不断创新方法和思路,充分挖掘幼儿自身潜能,提升幼儿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