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出词中画 悟出钓中情

2019-09-10 10:11秦洁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

秦洁

【摘 要】中国古典文学用各种意象反映社会生活,渔父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種意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象,追溯起来,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他的雏形,脱胎于屈原的《楚辞渔父》,经过历朝历代作家的悉心创作而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块瑰玉。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中,“渔父”形象成为隐士高人的象征,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隐逸文化的内涵,寄托着中国文人对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渔父意象;隐逸文化;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189-02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若将王先生所指的景语泛化为文学意象,同样可以说“一切意象皆文化也”。渔父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种意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象,追溯起来,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他的雏形,脱胎于屈原的《楚辞渔父》。经过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悉心创作,渔父的形象不断地丰富起来,他们或逍遥出尘,恬淡自适;或愤世嫉俗,孤愤高傲;或惯看风波,全身而退。“渔父”,这一独立的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尽显其灼灼的光华,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块瑰玉,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首词、一个人,走近更多的“渔父”,认识文化长河中的这一类人,并理解他们呢?本文以《渔歌子》这首词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探讨[1]。

一、文本解读

《渔歌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9课《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词,传唱悠远。本词作者唐代词人张志和,既是词人,亦是画家,他的笔下满是诗情画意:雨中青山、空中白鹭、两岸红桃、水中鳜鱼、青笠绿蓑……共同构成了一幅色泽鲜明、气氛宁静又不失活力的“春雨垂钓图”,充分表达了词人陶醉于大自然山光水色之中悠闲而自由的生活乐趣。于是,走进这位词人,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试着去读懂他的这份情怀,去真正领略这首词中的精彩。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是道家“渔父”的代表人物。他少年得志,但在经历了人生跌宕转折后,他豁然开朗、大彻大悟,远离官场,放下一切去热爱自然。在他眼里,天地就是别墅,明月就是灯烛;在他的生命中,幸福或许就是让生活里不只有追求,而是更忠于内心。《渔歌子》则是将渔父这一超脱旷达、恬淡自适的形象推向了制高点。整首词中透露出来的是一股安和超然的气息,表面上看似乎在轻描淡写地描绘一幅绝尘脱世的场景,当词人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写人时,画面中因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而把意境刻画得更为飘逸、洒脱。不难感觉,渔父既是作者笔下所刻画的一个景物,又是那个“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的张志和本人的意念化身。在这样一片自然淳朴的风光下,作者感慨“不须归”,正如他在《自序》中写道:“浮云富贵非吾愿,且买扁舟理钓蓑。”这“不须归” 寄情于景,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外表的渔父是正在品尝雨中垂钓的情趣渔父,可内在的渔父所在品味的却是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观美景、品人生的高级审美境界,是抛离了世俗,心静一体的脱世情怀。当然,解读文本不光需要对文本内容作深度解读,文本的语言形式上也值得我们研究。在诸多的渔父词中,笔者发现这些词作大多是借景抒情的,并都由景入手,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这些景象也多是开阔豁达的,就如渔父的心境一般,旷达悠远。找到这些特点,就不难帮助学生来品读这一类渔父词。带着这样的理解,笔者对《渔歌子》一诗的教学进行了全新的设计[2]。

二、设计思路

古诗词的教学课堂关键是要让学生有一种参与感和创造感,才能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习兴趣。《渔歌子》这首词在内容上浅显易懂,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字词的理解上没有一点的难度,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用在感悟渔父形象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上。从一首诗词,走进一个

人;从回顾学法,运用学法,到学习新词,走进渔父;从赏景入境,感受自然之美,到和答悟情,体悟自由之志;从一组诗词,认识一类人,通过拓展比较一组诗词,感悟渔父词的共性。在体会景时,不再落脚于景色之美,而是引导学生品读出景中蕴含的自由,自主发现景与人的微妙关联。体会“渔父形象”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渔父这个形象,则是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景;走近词人,感悟情;融情于景,营造一种闲适自由的意境。渔父这个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化,他寄托着中国文人对与世无争、超然生活的向往。“渔”不仅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更是一种代表隐逸与智慧的人生哲学,“渔”之所以吸引人,不在于鱼,而在于垂钓时那一份随意安适、潇洒旷达的心境。

三、教学环节

(一)回忆学法,引出渔父

①借助画面,认识渔父。②回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设计意图:由渔父形象走进渔父词,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回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赏景入境,体悟诗情

1.初读古词,感知大意

①自由读词,交流预习收获。②指名读词,发现词的特点。③齐读词,读出词的节奏。【设计意图:通过自读、合作、交流,三次诵读,要求各有不同,引导学生能够把词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发现词的特点,梳理诗的大意,为引导学生走进诗境,感悟诗情做好前期的预测和相应的铺垫。】

2.抓住景物,赏自然之美

(1)这首词中的景是怎样的呢?自己先读读赏赏,再选择一处令你感受最深的景,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绘一下,先和同桌说一说。

(2)交流点评,指导读。

交流一下你欣赏到的景吧,咱们就按从远到近的顺序。

▲西塞山前白鹭飞。

①交流,感受白鹭飞翔的意境。②白鹭飞到哪儿去了?③指导朗读。

▲桃花流水鳜鱼肥。

①夹岸桃花蘸水开,还有谁也想来说说?②鳜鱼怎么会长得那么肥呢?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两幅画面描绘出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仔細看看,斜风细雨中的渔父是什么样的?

②即便斜风细雨,渔父都不愿归去,这是为何?(板书:自然之美)③此时的渔父与这美景已经融为一体,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读这两行景(齐读)。【设计题图:古诗的文字精练含韵,意境幽邃深远,读古诗词,要善于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品出韵味。这一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有序观察,通过想象画面,品读感悟,化静止的文字为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自然环境之美。通过全班交流,形成生生互动,学生自主解读词义,形成最初词境。紧扣“白鹭飞”“鳜鱼肥”,深刻体会白鹭和鳜鱼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的自由,从而走进渔父的内心世界,感受渔父置身于如此美好环境中的陶醉,初步理解“不须归”的原因。】

3.和答悟情,明自由之志

渔父不须归仅仅因为景美吗?张志和又仅仅是在写渔父吗?(1)深度体会景。①联系课前资料,说说你了解到的张志和。②交流:你觉得渔父不须归还有什么原因?③小结,感悟词人蕴藏于景中的自由之志。(2)深度体会“不须归”。①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学生自读。②师生以词和答。③师范读,学生评议体会境。④学生配乐齐读。【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学习资料,从不同角度认识张志和的人物形象,进而体会 “不须归”的真正原因。接着,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师生和答,巧妙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体悟到词蕴含的情感之美,再来朗读更是入情入境,读出了豁达开朗、淡泊名利、寄情于山水的词人形象。古诗词中,景物往往是传情达意的,景随情动,境由心生。由想象景体会渔父的情,由走近词人,感悟渔父正是词人自己的化身,教学在一次次品读中层层推进,学生走进景,走进渔父,最终走进了张志和的内心世界,如此,体会情感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落实。】

(三)拓展比较,感悟渔父

(1)补充渔父诗词,寻找此类词的共同点。

(2)学生自读,小组学习交流。

(3)学生联系诗句,全班交流发现。

预设1:渔父的形象相似,都是快乐自在,寄情山水的。预设2:这些景色都在词的一、二两行,都非常开阔。预设3:渔父形象都出现在三、四行,由景及人。预设4:形式相同。补充张志和的《渔歌子》开了渔父词的先河,成为固定的词牌。预设5:这些渔夫形象都是诗人词人的化身。

(4)总结:渔父的形象成了一类人的代表,他们得意时,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山水,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中国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并不是几堂语文课就能让学生深刻领悟的,主要还是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引导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古诗词殿堂。通过一首词,走向一类词,学生以本课习得的感悟诗词的方法为基点,通过对一类渔父词的品读、比较、感悟,寻得这类词的共性,在比较中抓住特点,培养阅读能力,也为今后赏读这一类诗词提供了方法。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实现主动发展的根本。】

(四)课外延伸,品读意象

(1)搜集不同的渔父词,联系诗人生平,细究渔父形象。

(2)选择本词中的一种文学意象,联系相关诗词,感受不同作品中诗人、词人不同的情感。

一首好的诗词本身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描述。古诗词的教学,同样需要语文教师找准切入点,探寻中国诗词特有的文化密码,感受诗词本身深厚博大的时代背景和生命背景,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乘风破浪时,得到的不仅是一种享受和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最后,愿古诗课堂也能由此呈现出“教在独特处,学在有价值处”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钟益兰.渔父意象与传统隐逸文化[D].南昌:南昌大学,2008.

[2]杨少青.心灵的映像——隐逸文化与明代山水画风的嬗变[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
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涵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基于文体学理论与策略视野下的《孔乙己》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回归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