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莎
摘要:目的:评价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超声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超声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超声科的影像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超声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实验组学生各项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维导图教学法对超声临床教学有很大的价值,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超声教学;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199-001
超声医学是超声工程学与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之中。超声教学实时、动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协助学生掌握重点内容,成为超声临床教学的重要任务。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有效的组织思维工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各级主题的关系表示出来,又称为心智图,能激发创造性思维。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超声医学,需要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到超声教学中去。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思维导图教学的价值探讨,选取于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超声科的影像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和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超声科实习的影像系本科学生122例用思维导图方式教学作为实验组(其中男43例,女79例);另选取同期影像本科实习生122例用传统模式教学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82例);年龄均为20~2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实习时间、实习成绩、平时成绩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实施思维导图教学模式:①由科教科及带教老师共同设立思维导图理论课程并具体实施(带教老师每周一次小讲座),从层面上了解思维导图的意义。在小讲课完成之后,引导每个学生自己采用手工绘制法制作思维导图。②开展多媒体教学,制作思维导图与超声教学知识结合的PPT,运用思维导图软件XMind8.0分别完成自己授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教案绘制,要求图文并茂、知识间的层次关系表达清楚;③在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让实习生和带教老师共同参与到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主题词位于中央,按照思维导图的原理找出一级分支,利用关键词表达分支的内容,再由一级分支发散出二级分支,并加入图形色彩,以表现各知识点的层次递进关系,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形象;④课后让实习生们根据所学内容绘制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思维导图,用逐级记忆法将枯燥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图形,并计入出科成绩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①进行入科教育,之后带教老师定期举办小讲座使学生学习超声理论及实践知识,让学生了解超声临床实践的诊断、治疗常见知识。②带领学生参与超声扫查操作,指导学生打出各个超声切面、提高學生超声临床操作技能。③课后下发学习课件帮助学习,实行出科考核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实习生之间进行定量考核,标准化试题测试分数的比较(其中包括基础理论、操作及诊断技能、创造性思维)如下:研究显示,实验组实习生基础理论、实际操作及诊断能力、创造性思维成绩均好于常规教学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讨论
本调查结果通过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并评估教学效果,发现与常规教学模式相比,在超声临床实习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让学生们可以将超声医学和组织思维工具更好的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全面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的能力。我院超声科带教老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引入思维导图教学的知识教育及训练,不仅可以保证实习生对超声基础知识和操作手法的掌握,还可以显著提高实习生的临床诊断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超声医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帮助医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全面整体掌握课程内容,从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学习,在超声教学过程中起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今后的超声教学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