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梅
摘 要:问题导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与教材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学习,学生从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始自主探索,正好与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相符合。问题导学的应用让学生由传统“要我学”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学”的现代化学习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这种教学方法开展过程比较简单,取得的效果显著,可以高效完成数学课堂中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导向性;联系性;针对性
长久以来,教师从未停止对课堂教学方法地探索,但是囿于应试教学的体制,课堂教学法很难有所突破,传统的课堂提问教学法因此被教师广泛应用。在新课标改革的浪潮下,数学课堂显现出现代化的特征,课堂提问教学法也在融合现代教育理念之后转变为问题导学法,更加突出问题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性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应用问题导学法,发挥问题对学生学习的牵引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提升。
一、提出导向性强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应用问题辅助教学时,不应只单纯利用提问来获取教学反馈,还要充分发挥问题对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熟悉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谨慎斟酌问题的内容和设置的节点,在恰当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学习。
例如,在学习《弧长和扇形面积》时,精心设计问题就可以发挥问题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性作用。在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基础之上,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导向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之前通过多种方法探索出了圆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扇形的相关知识,请大家在学习时思考扇形和圆形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是否可以利用这种关系计算扇形的面积。”学生带着我提出的问题开始研究数学教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之后,学生找出了问题的答案:“扇形是圆的一部分,且有相对应的度数,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求出扇形的面积。”这样,通过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提出导向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明晰了学习的方向,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地提升。
二、设计有联系性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同样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意问题间的联系性,在问题导学法中,每个问题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师要在熟悉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利用教材中内容的联系设计问题,利用问题在各个关键的节点引导学生,进而推动问题导学法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中不断前进,高效完成数学课堂中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可以设计多个有联系性的问题,在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更加得心应手,还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显示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的有不确定性的,比如杯子摔到地上不知道会裂成几块,请大家想想还想哪些不能确定的事件。”学生听我讲完之后联系生活列举不确定的事件,对随机事件的概率有了初步了解,我接着对学生说:“随机事件都是有具体结果的,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数学表示出来就是概率,那么该如何求出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呢?请大家在教材中寻找方法吧。”学生在我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下,最终掌握了这部分内容的知识。这样,通过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利用知识的联系提出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完成了数学的学习。
三、创建有针对性的问题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提问而提问,不仅起不到推动课堂教学进行的作用,有时甚至还会因为问题难度超纲而打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信心,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发挥不出问题应有的作用。在现代化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在提问时在结合具体教材内容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性,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就要注意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之前已經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的相关的知识,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大家借助图象找出答案吧。”我讲完之后,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实践学习,在图象中探究两者的联系,最终找出了答案。这样,通过以数学教材为依据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极大地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将传统的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发扬光大,突出问题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数学教师不能在课堂上随意提问,否则有可能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抑制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先熟悉教材中的知识,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喜好,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有效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林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8(20):112.
[2]朱引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