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荣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观察、组织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高中生物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自然科学课程,将生物课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平台,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因此,加强该学习模式的有效性评价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协作;评价方式
一、研究探究性学习评价的意义
1.探究性学习的定义
探究性学习是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学习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角色是信息的传播者,负责信息传播并对传播的有效性进行检测,而学生的角色则是信息的接收者,负责接收信息并接受教师的检测。然而,这种类似于“电台广播”的单向传播模式却存在难以完善的缺陷:信息的接收者由于不能实时与信息的传播者保持互动,学习效率往往不能与传播效率同步,而信息传播者由于不能及时收到反馈,也无法及时掌握信息发布的有效性动态,导致双方的契合度不高,效率较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又被称为“填鸭式”教学,即是此意。而探究性学习则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探究二字即为“探索研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和实践等形式,在开放的学习环境里获取和验证知识,这也正符合陶行知先生“先行后知”的教育理念,当学习遇到问题时,学生即回转课堂,带着问题学习,较传统教学模式可谓是事半而功倍。
2.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一般有着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成果交流。
(1)提出问题
探究性学习强调探究,通过明确问题导向,有助于学生们形成目标与合力,但学生们往往难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方向和深度,教师应当通过指导,或设定题目的方向,为学生们指明问题和研究方向。
(2)收集数据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传统媒介、数据库或其它方式,围绕问题进行信息收集,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用于形成或支持结论。
(3)形成合理性解释
通过探究,结合所学学科知识,形成合理性解释。
(4)成果交流
向他人展示成果,进行交流。
3.进行探究性学习评价的意义
由于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参与程度,更加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讨论,因此,要科学的判断学习的有效性与否,对探究性学习成效的评价方式也应当有别于原有的评价方式,要更加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非传统模式下的唯结果论,要侧重于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而不仅仅关注知识数量,要强调参与和实践,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信息。综上所述,加强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是对整个探究性学习有效性的科学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探究性学习评价模式
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模式,应当围绕成果展示和过程记录两大项,从参与态度、协作模式、信息收集、数据归纳和完成情况五个方面进行。
1.成果展示
时至今日,实践仍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探究性学习的成效评价,也不能离开对成果的评价。而成果展示,则是最好的评价依据。在某次分组进行“易地保护”的讨论中,有的学生小组以江豚易地保护为题,进行调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们得出结论,既鄱阳湖和长江长期以来能够实现“江湖连通、水位互补”,但近年来却一直呈现长江水位低于鄱阳湖水位,致使鄱阳湖水位不断下降,导致航运船只与江豚发生碰撞致死的事故多有发生,易地保护已是迫在眉睫。佐证材料除了公布的水文数据外,另有长江终端的上海崇明东滩沿海大堤近年来一直未新生成陆地,沿海堤坝已多年未再延展。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学生们还认为目前将江豚转移至军山湖的保护方式并不尽科学,理由是军山湖周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螃蟹养殖的当地品牌。而螃蟹是杂食性动物,大量养殖螃蟹的湖泊,本身的生态系统可能已受到严重破坏,或是处于一种脆弱状态。当笔者看到学生们的讨论成果时,不论是否正确或可行,首先学生们严谨的态度和发散性的思维就值得称赞,而这种成果的展示,也是对探究性学习成效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2.记录档案
由于探究性学习是过程与结果双头并重,因此对于探究性学习的成效评价也应当同步进行,不仅评价结果,也要同步评价过程,而对过程的评价,应当要以记录档案为佐证材料进行。如笔者曾经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一个小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题目进行研究,虽然学生们的研究成果談不上多么前沿,整个研究过程的逻辑完整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但他们以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深入的收集了资料,指出鄱阳湖中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范围为9个子湖泊,而每年春夏水位上涨,整个湖面上升,9个子湖泊将连为一体,存在保护区边界不清,越界执法,和周边社区居民的生产存在冲突的问题、以及“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划定保护范围,进行就地保护时,将一个乡镇的人口划入保护区内,致使群众正常生产受到影响,社区关系较为紧张的问题。这种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一直是自然保护工作的一大难点,而学生们通过阅读、讨论,就敏锐的发现了这一问题,不能不说是一种自我思考的成果。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将收集到的资料,收集资料、讨论资料、问题分析的记录也都一一展示,显示出较为完整连续的推进过程,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依据。这样的档案记录,为进行探究性学习成效评估提供了明确的佐证材料,同时也反过来证明,只有通过完整真实的记录档案,才能有效的对过程进行评估,对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思考方式方法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问题串设计有效性评价的研究[D].高雨杏.闽南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考纲要求和答卷分析的学习有效性评价[D].周宝民.海南师范大学 2014
[3]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冯淑君.山西师范大学 2016
[4]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马立芹.湖南师范大学 2012
[5]高中生物导学案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D].刘毅.辽宁师范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