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还原语文课堂真味

2019-09-10 07:22何敏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词作赤壁语言文字

何敏

在直面高考、追求高效的压力之下,很多高中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形态。这种“满而快”的课堂看似高效,实则未必。一节课下来,教师忙得马不停蹄,学生累得气喘吁吁,而究其实效,却寥寥甚微,恰恰应验了“欲速则不达”的古训。而且,这样的课堂往往容易失去语文课堂真味,即“语文味”。

“语文味”是指教学时无论是讲是读还是活动,都紧紧抓住文字,紧紧扣住文本。语文课应该关注的是语意与文字怎样结合,构成高层次的表达。真正的语文课,应让学生“披文以入情”,揣摩言语形式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或“入情以披文”,领略思想是如何借助高質量的言语形式来表达的。

最近一次上《念奴娇·赤壁怀古》,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几轮教学下来,对于这首词的教学步骤已经非常熟悉:介绍背景,理清思路,赏析诗句,比较苏轼和周瑜的人生际遇,最终把握词作主旨,如此一来,一课时绰绰有余。而在梳理回顾的时候,我却尴尬地发现,教了好几遍,竟没有一个课堂片段真正地能嵌入心田,令人回味。反思此前的教学,在赶着进度踩着节拍忙着逐一进行各个教学步骤之时,我舍不得让学生多读几遍诗词,我等不及学生充分讨论就明确答案,在一些可以着力挖掘之处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课堂似乎异化为了“一二三”的程式,多了一些匆忙、机械、僵化,而少了一份语文课堂应有的舒缓、灵动与温润。于是,我提醒自己慢下来,去还原语文课堂的真味。

一、慢下来,领略语言风味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的写景词句并不难懂,因此,这部分的教学我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问:写的是哪里的景?旨在帮助学生区分“文赤壁”与“武赤壁”,这是常识性问题。第二问:请学生说说哪一句写得最好并说明理由。这是一个鉴赏类问题。对于这一问,学生的答案相对集中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这一句是鉴赏上阕的关键,但仅仅抓住这一句就缺少了对作品的整体观照,也让上阕之美流失大半。因此,这里需要教师慢下来,精讲重点句,兼顾其他句。比如起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诗写江是“大江”,写时间是“千古”,两个词一下就把读者带进了时空交错的大场景之中,告诉我们所有的风流人物,无论曾经是多么高贵多么辉煌,最后都会被时间带走,从而带给我们无尽的历史沧桑感。起句的时空交错、大气磅礴、历史沧桑感,和末句“江山如画”四字比喻精简有力的收束,其实很值得一品,既“放得开”,又“收得住”,大文豪一气呵成,收放自如,写作功力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赶课时赶进度,师生很可能共同错失这样既有画面感又有历史纵深感的佳句。慢下来,让我们可以从容品读,欣赏语言的风情万种,领略作品的语言风味。

二、慢下来,体悟人生况味

在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之时,学生对于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与视听结合、俯仰结合等写景角度都能恰当点评:“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雄奇何等壮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三方面生动地勾画出三国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由此,不难想象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周瑜统领水军英勇善战的飒爽英姿。”从应对考试的角度说,学生已经掌握得不错了。但如此“戛然而止”似乎让语文课堂缺少了些什么。这时候,需要我们慢下来,带着学生穿梭于字里行间,去品读文字背后的人生。

“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在屡遭不幸贬谪黄州以后,并没有一蹶不振,相反,他在此开荒、建屋、把酒、煮肉,浪迹山水间,与渔樵相处,在孤独寂寞处独得生命低谷时的淡然与傲岸。他在给李常的信中写道:“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之际……虽怀坎倢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由此可见,被贬黄州的苏轼,虽坎坷不遇,潦倒孤独,但其“尊主泽民”之心仍在,穷且益坚、肝胆忠义之浩然正气仍存。因此,这“乱石穿空”中,你可以读到山岩的不拘形态、直插云霄、桀骜不羁,你可以读到苏轼虽被贬谪蛮荒却仍志存高远、卓尔不群;这“卷起千堆雪”中你可以读到巨浪拍打在礁石上激起层层叠叠的浪花泡沫,这甚至可以理解为生命遭遇困境磨难之后喷薄而出的爆发力,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我花了很长时间启发学生品读,虽然学生未必能够全部领悟,但是我坚信,好的作品,优秀的语言文字,必然凝聚着作者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气质,那沉淀在文字背后的内容往往是深沉厚重、含蓄蕴藉的,它需要我们慢下来,细致品读。如此一来,这诗句不仅是有声有色,更是有情有态、有滋有味了。

三、慢下来,解读作品深味

在对周瑜和苏轼二人比较的基础上,带着学生解读作者最后直接抒怀的语句是本课的难点。于是,我领着学生把诗句一句一句拆开来讨论分析,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理解:多情应笑我——我太多愁善感了,自嘲;人间如梦——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如梦一般不由自主;一尊还酹江月——和明月共饮同醉,忘怀得失,享受当下。

由于慢下来,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的解读显得真实而扎实。其实,学生在平时诗歌鉴赏的阅读中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不知所云,而恰恰是字字句句地慢读细读,猜测推敲,才能把握其中精髓。在这品读之后,对应三句诗,我帮学生提炼了九个字:“不沉溺”“看得透”“放得下”。希望学生在把握苏轼词作主旨,解读作品深味的同时,能够了解苏轼的词风。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他的词作中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更有对人生得失看淡释怀的“放下”。“豪”体现的是一种性格,而“放”却是参透人生的彻悟。而这也正是笔者教授此篇词作的初衷,希望学生在面对困难、遭遇挫折时能够从苏轼的词作中获得滋养,从而获得一种精神的从容与自由。

这是一次“刻意为之”“苦心经营”的语文课,虽然用了两课时,但我却深感“不虚此课”。它让我明白,慢下来,并不是一味地拖沓,它和“高效”并不冲突:如果以慢的节奏集中精力突破了关键问题,会让学生的收获更丰富更实在,相对于走马观花的课堂效率更高。它让我感受到久违的语文课堂真味:和学生一起信步徜徉于字里行间,慢读细品,吟诵涵泳,引领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享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它也让我深切体会到,快时容易慢时难。因为,说到底,语文课堂的快与慢是一种选择,这选择需要教师的长远眼光与深厚功力。它需要教师高屋建瓴,直面高考却不拘泥于高考;它需要教师吃透文本,找准着力点深度挖掘,深入引领。

当我们愿意并且有能力慢下来时,才能从容品读,深入咀嚼,才能还原语文课堂真味,才能最终让学生在享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渐渐学会魅力表达。

猜你喜欢
词作赤壁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睡仙亭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你是电影《赤壁》中的谁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