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玲
“音乐与动作”是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内容之一,是基于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产生的,主要是指通过训练听觉、动觉的联觉效应,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体验和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我把这一内容运用到二年级的音乐课堂实践中,每节课都设立了一个“动感音乐五分钟”的小板块。
“动感音乐五分钟”特指“动作感受”,学生用身体、动作的律动来感受音乐,获得音乐的陶醉感。我精心选择了几首不同风格的乐曲,在音乐课上开始了全新的尝试。初步设计是:每两周更换一次乐曲,每支乐曲会在两周的四节音乐课里被“动感”欣赏四次。
尝试一:旋律性律动《森林狂想曲》之“飞飞、睡睡”
《森林狂想曲》由三个不同的主题旋律伴着多种自然声音的音效交替而成。第一主题节奏明快,旋律跳跃,似森林深处的溪水、山泉,紧接着曲笛和小提琴轮流奏响主题,配以轻快的伴奏配器,给大家带来一种身处原始大森林的神奇感受。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不需要知道这个曲子的结构如何,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他们只需要去体验这首乐曲的“美”。 因为懂得音乐的形式并不算真懂音乐,只有懂得了音乐的情感才是真懂音乐。所以在这首乐曲的“动感音乐五分钟”里,教师单纯演示“飞飞”与“睡睡”的动作。A主题为单手一只翅膀从上而下飞,先左手再右手;B主题为双手两只翅膀从上而下飞;C主题为双手在最高音处有一个停顿然后打开。
在所有“飞飞”的动作里,手腕的拱起落下配合旋律进行,很自然也很优美、轻松。在开始、中间和结尾的“≈”三次音效处,师生闭上双眼,头枕双手“睡睡”,伴与山中精灵的唱和,细细聆听大自然的美妙音响,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尽情地神游!
孩子们十分投入,从他们丰富的动作里,从他们欣喜和陶醉的表情里,我能够感觉到他们对乐曲的享受,他们被作品深深地打动了,而音乐作品就是靠动人才能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尝试二:节奏性律动《意大利波尔卡》之“摸摸、点点、弹弹、转转”
波尔卡舞曲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意大利波尔卡》就是这样的一首轻快活泼、优美生动的乐曲。
乐曲的第一部分节奏比较舒展,我们采用了“摸摸”与“点点”的动作演示,一只手臂顺着另一手臂從肩往下“摸摸”,交换手臂再来一次,然后再“点点点点”,正好把乐曲的节奏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第二部分是中部,也是节奏最密集处,师生都变成了小小钢琴家,伸出十个手指,从上到下“弹弹”,从左到右“弹弹”,弹得不亦乐乎。乐曲的第三个部分,悠扬的旋律后是一个最强的重音,我们就握起拳头“转转”——收,再“转转”——收。孩子们动呀,笑呀,欢喜地做了一遍又一遍。古典乐曲的欣赏也可以这样简单。这种简单的律动引起的情感体验往往比单纯聆听得到的体验更清晰更准确也更强烈!
尝试三:情节性律动《口哨与小狗》之“圈圈、走走、汪汪”
《口哨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曲调轻松、活泼。乐曲为单三部曲式。乐曲的第一段是口哨与乐队的合作,师生就伸出一根食指来绕“圈圈”,绕呀绕,绕呀绕,口哨的声音真美妙。第二段只有乐队的声音,节奏很规整,好像在踏步走,那我们就放下手,抬起脚,跟着乐队的旋律“走走”,左“走走”,右“走走”,转个圈,再“走走”。到了第三段口哨的声音又出来了,还有乐队的声音,我们又开始伸手绕“圈圈”。乐曲结尾是小狗的叫声,小朋友们伸出手放在耳边一起模仿的小狗的样子开始“汪汪”叫。通过这简单的“圈圈、走走、汪汪”之后,孩子们一下就明白了,原来《口哨与小狗》描绘的是一位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柯达伊说:“只有实践能够让人真正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仅仅靠听音乐是不够的。”儿童只有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动一动,做一做,才能获得音乐的体验,进而感受到音乐的美好,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