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因此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各项思维能力。本文对高中物理的特点概述,分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希望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物理知识。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各项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152-01
物理作为一门重视逻辑思维和实践技能的学科,对学生的多种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需要学生掌握很多的定义、公式和定理,同时物理实验内容也更有难度。在高考中,不仅会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还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1 高中物理的特点
首先,物理现象较为陌生。相较于初中的物理学习,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验更具难度,而实验现象也不是学生在生活中容易观察到的,如匀变速运动或者静摩擦力等问题。其次,物理内容相对深奥。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很多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深入分析教材文字,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深刻了解内容。最后,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很多高中物理知识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有更高的要求,如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原理等,需要学生重视实验,改变思考模式。
2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1 注重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策略显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需要转变教师思想,以兴趣为引导,打造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趣味性的话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如学习《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观察过哪些圆周运动,学生就会想到火车轮依靠圆周运动使火车前进。其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是要让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如静电的教学中,利用“纸上跳舞”的實验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产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如何减少静电产生。最后,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创新,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加明显,教师还可以请学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或者告知学生操作步骤,让学生在操作中提升探究意识。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实验过程告知学生,然后让某个实验小组进行演示实验,并且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2.2 完善物理教学计划,加强合作学习
在每节物理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内容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让教学环节更加紧凑,教师可以将教学分为理论部分、话题讨论部分、实验演示部分和实验操作部分。部分物理现象是肉眼无法看到的,需要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到细微的物理变化,进而还原实验现象,实现物理知识的掌握。高中学生面临分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上要把握好难易程度,建立具体的知识结构体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在理论教学中找到加强记忆的方法,使学生在计算中正确利用公式和定理,在实验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在部分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一名学生无法操作和完成,需要两人甚至更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等,尤其在解决某项实验中遇到困难,更需要同伴的帮助。学生需要明确分工,负责操作,观察、分析,记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充分考虑,想好如何操作实验步骤,形成组内的意见统一,这样才能确保实验环节流畅,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话题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和配合能力,这些宝贵的品质是学生成为一名全方位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