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东
摘 要:数学属于小学阶段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提高该学科教学质量,对学生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讨论,包括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开展生动的课堂活动;组织合作探究互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情境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与创新,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近几年新课程教育思想、新课程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导向,不断指导、不断引领着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而各式各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也逐渐涌现出来,使我国教育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繁荣景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1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
作为新课程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中的一项重点教学策略,“情境教学”已经被普遍运用在各种课堂上。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涵盖了许多具有生动化、生活化情境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将生动化、生活化情境渗透其中,让数学知识不再抽象、枯燥,而是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教师在讲解“负数”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构建一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课堂情境,从而让学生对“负数”这一抽象概念有一个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并思考地区之间的温度除了数字不同以外,还存在什么差异?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对这一问题产生强烈的思考、探究热情,课堂有效性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开展生动的课堂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由于小学生比较喜欢生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数学课程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位置与方向”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个“认方向”的课堂小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并将其中的某一个方向规定为“北方”,与之相对的方向为“南方”。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指定一个同学,然后再随意指向他身边的同学,让其他同学说一说该同学在他的哪个方向。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对“位置和方向”更加直观和充分的了解,课堂有效性也就能够得到充分提升。
3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如果课堂氛围不够良好,它就可能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力量。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就必须对课堂氛围高度重视,竭尽所能地对课堂氛围进行优化。例如,教師在开展“圆柱和圆锥”这一章节内容教学时,就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圆锥形物体入手,让学生进行回忆和思考。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过后,无论其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不能急于否定学生、批评学生,而是要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和学生进行对话、互动,让学生不再害怕教师,并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这样一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气氛便能够得到充分优化,而课堂有效性也就能够得到强化。
4重视因材施教的方式
4.1从学生个体因材施教
班级之间存在差异性,而学生之间同样也是如此,具体体现在:个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身体素质等等方面的差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影响因素,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4.2教材内容差异性
而因“材”施教中的“材”,则指的是教材,即教学内容的差异性。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练习手段。例如,在田径项目中,该项目中基本都属于个人竞争类项目,而教学重点不仅要重点讲解教材上的动作,而且要更加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篮球、排球、足球等等团体协作的项目来讲,在教学主要技术动作之前,则教学重点是如何提升学生的球性;在完成技术动作教学之后,除了对技术进行练习之外,则要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于学生的具体要求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把握这种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5组织合作探究互动学习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中,自主、探究、合作、互动是其中的核心思想及中心要素,而新课程也着重强调了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保证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经常发布一些探究性、自主性较强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在讲解“四则运算”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让同桌之间相互出题、相互改题,并针对某一道题进行合作探究、合作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便能够得到强化,其自主探究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必须要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优化课堂氛围、构建课堂情境、融入实践活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等多个方面入手,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优化。
参考文献
[1]吴辛巍.主角与配角: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3):344-346.
[2]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49-54+65.
[3]魏悦心,马云鹏.基于数学本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5(01):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