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及引导对策

2019-09-10 15:55:44胡道奇扬青义洪昊陈星雅
速读·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就业特点新时期

胡道奇 扬青义 洪昊 陈星雅

摘  要:由于高校教育逐渐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致使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求职费用高、性别歧视、就业岗位有限等特点,要想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本文就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及引导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特点;引导对策

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求职费用高:相关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的求职费用基本用于拍证件照、制作简历、购买服装、通讯费和交通费等方面,而这对不富裕的农村学生而言需承担较大的负担;②性别歧视: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明文规定只招聘男性,认为女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后劲会受生育、哺乳、家庭等方面的拖累。受就业市场性别歧视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加突出;③就业岗位有限:随着扩招数量的增加,毕业生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而我国新增就业岗位有限,有些用人单位为节约用工成本而延缓招聘计划,致使求职人数的增加与岗位的需求量存在冲突;④对工作经验要求高:用人单位为了缩短人才的培训时间,减少人力培训的成本,往往会选择具有一定经验和技能、相对成熟的求职者,如有些单位在招聘会上有“需具备工作经验”的招聘要求,继而增加应届毕业生的求职难度,使其求职标准发生变化。

二、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引导对策

(一)高校方面

要想消除大学生择业心理矛盾,必须要采用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及就业服务,这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从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在大学整个阶段始终贯穿就业指导工作,并根据市场的需求有机结合教学改革与就业指导,构建完善且实用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体系。另外,高校应该转变以往狭隘的就业服务指导理念,对就业服务与指导的内涵进行正确解读,树立全新的理念,始终坚持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打造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拉间彼此之间的距离,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

(二)政府方面

政府部门应该规范引导,优化就业环境,加强监督不同类型的招聘活动,对不合理的招聘现象进行严厉打击,争取从管理和政策等层面消除鸿沟壁垒,使大学生在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中进行竞争。同时政府部门要积极建设网络就业市场,对就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加以重视,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或者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及就业观。

(三)用人单位方面

第一,消除性别歧视。有些用人单位过于注重女大学生的劳动保护费用、生育保险费用、婚姻因素和生理因素等问题,只招聘男大学生。鉴于此,用人单位应该积极打破这种现状,从大局出发,摒弃用人歧视,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实现人人竞相成才。第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些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过于强調,选聘人才的首要条件就是实践经验,对大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加以忽视;而部分用人单位过于注重毕业生的学历,致使受聘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适应所招岗位。所以用人单位要立足实际,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各岗位的具体需要来招收与业务特点相适应的大学生,防止出现人才滞销或人才浪费的情形。第三,依法用人,强化诚信。用人单位必须要加强诚信意识,诚信且依法招聘,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对相关费用进行合理收取,使大学生的求职风险与求职成本得以降低。

(四)大学生方面

首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要努力克服各方面的压力,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点,有机结合长远规划和现实环境,并对自身的职业能力倾向进行综合考量,结合所处环境规划职业生涯,寻找与自身发展相适合的职业。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求职,最大化发挥出个体价值,顺利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职业与个体的完美匹配。其次,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坚持择业与学业协调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借助课余时间做与未来所从事行业相关或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充分积累社会实践活动,以弥补自身在经验和知识层面的不足,更加深入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工作技巧和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最后,认真调整心态。市场经济下的就业模式呈现多元化态势,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往的择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目标,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当然大学生也要适当降低求职的心理预期,借助国家政策所创设的和谐就业环境,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积极面对就业门槛,争取让自身的期望值符合市场需求,为未来就业找到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想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要认真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从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大学生等多个方面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对策,从而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瑞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探究[J].才智,2016(15):59.

[2]黄渝婷.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及引导对策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5(18):156.

[3]郭钰.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特点及引导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1):93-94.

猜你喜欢
就业特点新时期
新时期酒店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大庆油田企业青工培训的创新思考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6:03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5:02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