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世界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的教育功能与使命,历史教学必不可少。而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凭借,因此,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就显得不言而喻,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流方式之一。本文论述了当前高中史料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解决这些不足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高中教学
与国外相比,国内在史料教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史料教学研究发轫于叶小兵论文《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讨》,此后众多学者侧身其中,经过二十多年的共同努力耕耘,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史料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史料教学的功能与价值、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及国外史料教学研究的译介。
已有研究着重聚焦史料教学的价值和功能、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及国外史料教学方法,从而为我国史料教学提供参考。这为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但是就目前的史料教学研究成果来说,仍有诸多遗憾。有部分文章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演练上存在脱节情况,难以恰如其分地衔接。而且,历史教学方法本身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之中。这都为本文写作提供了学术史基础和必要的拓展空间。
一、史料与史料教学
要了解史料教学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史料。什么是史料?对于这一问题,史学界可谓众说纷纭。赵吉惠说:“史料,即构成历史的材料,举凡人类活动的遗迹、遗存,都可称为史料。”李剑鸣先生主张“凡治史过程中使用的研究型文献和常识以外的资料,都属于史料的范畴。”托波尔斯基先生则提出“史料的概念包括历史认识的一切来源,也就是关于人类过去的一切信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位学者虽对“史料”的概念表述不一,但都承认史料是记录和研究人类历史的材料。
那么什么又是史料教学呢?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学术界对此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陈志刚教授认为它是指“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通过对史料展开探究,从而理解历史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方法,并不断增强历史思维能力,树立正确历史观念的教学方式。”李稚勇教授主张史料教学“就是把史料当作学生学习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依据,进而引起学习兴趣、涵养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行为。”王志强则把其概括性地称之为“生成能力的一种动态模式。”但他们都不否认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一)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2017年8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史料实证”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并列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内容,史料及史料教学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重视,史料教学的现状进一步受到关注。“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视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正确的认识、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在高中课堂开展史料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的形成。因为历史解释要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从而实现对历史事物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因此,将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史料教学作为落实课标要求的必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历史不可再现,也不能重演。历史教材编写得再好也只是今人说史,并且教材内容有篇幅的限制,对历史事件往往叙事比较简洁,文字枯燥。因此,教师借助一些史料并将其适当地运用在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再结合适当的音像史料,给学生带来生动的视觉表达和独特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了解真实历史的热情。同时,通过史料创设的具体情境,可以再现丰富多彩历史场景,带动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缩短学生与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近距离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解历史的真相,从而形成对历史的完整认识。比如,在上“洋务运动”这一课时,北京四中的赵利剑老师就用了李鸿章《筹议海防折》里的一段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李鸿章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来形容清王朝当时所面临的局势。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请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很热烈,教学效果非常明顯。
(三)适应高考命题变化的重要方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对高中生三年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检测,也是对高校人才录取的有选择性考试,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而史料类题型在历史高考中占有相当比例,学生史料阅读、分析、理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历史高考成绩的好坏。本文以江西省为例,统计了2013--2017年髙考文综卷历史题史料类选择题的分值情况,制成下表:
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史料类选择题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到2017年更是达到了66.7%,主观题更是如此,几乎全部与史料有关。换言之,如果学生想在高考历史科目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在平常的学习中不断增强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而且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试题所考察的内容逐渐从对知识点的记忆向考察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再到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史料类题型关注的正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史料实证”素养的形成。因此,史料类题目必将会在高考题中占较大比例,而且比例会越来越大。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运用史料教学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
三、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辨史料真伪
数千年来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史料各种各样,而且数量巨大,质量也参差不齐。其中有些史料不准确甚至互相矛盾,需要加以鉴定识别,去伪存真以后才可以使用。但有些历史教师没有重视并坚持史学阅读,对史料的真伪辨别能力不强,甚至有些历史教师直接对别人课件教案中的史料进行复制粘贴,而这些史料往往都是良莠不齐、错误百出的。比如,某位历史教师在讲《秦朝中央制度的形成》一课时就出现了不恰当的做法。教师运用历史题材电视剧——《秦始皇》,但是剧中嬴政的母亲亲切地称其为“阿政”,还对别人谈论自己的儿子“分不清友情和爱情”,这显然出现了与史实相悖。
(二)忽略教科书上的史料
当前高中历史教材都添加了大量的历史史料以补充或者佐证课文的正文内容,但是有些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创新”,从其他地方引用大量新的史料,但却忽略历史教科书上的史料。这对于教学任务繁重的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可谓是费时费神,甚至劳而无功。
(三)过分堆砌史料
在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史料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引入史料,通过史料教学的方法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有的老师为适应潮流只追求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史料,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费在阅读分析史料上。此外,部分教师没有弄清史料的分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一味引用大量的文字史料,而对于图片史料、影像史料引用很少,最终可能导致学生因阅读大量枯燥的文字史料而对历史逐渐失去兴趣,最终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四、史料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注重史料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广泛而高质量的史学阅读,才能为史料教学提供丰富的史料资源,为教师进行史料教学提供夯实的基础和强大动力。何成刚、沈为慧等老师甚至主张“没有高质量的史学阅读,史料教学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他们认为只有加强史学阅读,才能解决史料教学中遇到的形形色色问题。教师顺利有效地进行史料教学的前提一定是有充足的史料储备。
(二)加强对历史教材中史料的运用
广泛而高质量的史学阅读可为高中历史教师进行史料教学提供保障。但由于历史教师的个人精力有限,除去基本的教学任务外,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去广泛阅读各种史料会使历史教师力不从心。但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继续推行,高中历史教材添加了大量的历史史料,这些教材中的史料都是依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经由教育专家和学者严格仔细地筛选过的。其难度与高中各个阶段学生的情况和接受度是相符合的。这就可以帮助学生去更好的去了解历史,让历史原貌在学生头脑中尽可能还原,帮助巩固学生所学的历史内容。因此历史教材这个可用资源是有必要在史料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的。
(三)明确史料教学的目的,精心选“料”
明确史料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要明确每一个史料所要达到的目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是为了实现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因此,每一个史料都要精挑细选,每一个史料都要发挥其该有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选择图片史料、影像史料等适当形式的史料,不拘泥于用单纯的文字史料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或者史料堆砌、史料演示。
五、结语
史料是记载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的重要载体,离开史料我们将无法了解历史。适度引入史料,也因此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史料教学的实践推动了史料教学研究,反之,史料教学研究也必将指导史料教学实践。长期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和历史教学研究成果都表明,史料教学的价值和必要性。它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是目前,史料教学中存在的错误倾向,如不辨史料真伪、忽视教材中的史料和过分引入教材之外史料,应引起充分重视,相应地予以优化改进。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引进和充分解读史料,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更易达成教学目标。当然,历史教学也必然因地、因校、因人而异,也应视教学内容而变。历史教学方法本身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史料教学亦如是。它也应当也必须和其它方法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赵吉惠.历史学方法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5.
[2}李剑鸣.历史學家的修养和技艺[M].上海:三联书店,2007:34.[3]托波尔斯基著、张家哲等译.历史学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35.
[4]陈志刚,张丽嫒,张杰.从一则案例谈史料教学的要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6):3
[5]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9):15
[6]王志强.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
[8]赵利剑.历史:一堂人文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4).
[9]何成刚,沈为慧.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21):2.
作者简介:马聪(1994.10-),女,土家族,湖北巴东县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