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利 王朝培
摘要:“日”作为万物生长之源,在汉民族语言词汇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人们抓住“日”的性质特征来分析、理解和描绘他类事物,从而感知、体验世界万物。以“日”作为构成语素的合成词众多,人们发现其语义理解与天体“日”的性质、功能等有关,并分别与时间、太阳光、权势建构了隐喻关系。同时,“日”的合成词也是汉民族文化以及有关汉语“日”的隐喻特性在语言思维中的体现。
关键词:日;合成词;隐喻
Lakoff&Johnson(1980)指出,语言反映了其潜在的概念系统以及文化模型。该观点引发了众多的语言学家对其进行探讨研究。黄洁(2010)运用Langacker提出的参照点理论,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汉语名名复合词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人们理解汉语名名复合词的过程,是以名词为出发点,激发与之相关的百科知识集的过程。於宁(2009)在认知语言学的背景下,分析了人们对汉语“心”复合词的理解与古代中国哲学和医学的密切联系。周忠杰(2017)对汉语类词缀“手”的复合词进行研究,发现“手”在构词过程中受到隐喻、转喻等因素的影响。
前人以认知隐喻为基础,对汉语“心”“手”“花”等复合词进行了探讨,但是,少有学者对汉语“日”作为构成语素的合成词进行探讨研究,这就给本文提供了一定的探讨与研究空間。“日”是光明与生命的源泉,主导了地球无机自然界与有机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人类社会的一切都与太阳息息相关。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搜集语料(语料主要来自《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以及网络资料,例如《汉辞网》等),分析广泛存在于以汉语“日”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中的隐喻现象,从而了解汉语言的构词特性,揭示其所体现出的汉民族文化以及有关汉语“日”的隐喻和转喻特性在语言思维中的体现。
一、“日”作为合成词构词语素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
在甲骨文中便有“日”这个汉字,写作。在天体太阳的形状(圆圈)中加一点指事符号,太阳发光的特征由此显现出来。金文写作,篆文把金文中的改写成了,并将圆形改为了方形,写作,由此便形成了现在的字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意思是日,光明盛实,精华从不亏损。古人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见古人最早的计时工具便是日。有了最初的计时单位以后,人们又对一天的时间进行了划分,例如子、丑、寅、卯等12个时辰,这便是古人根据太阳的影子来进行划分的。日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认知的深入,独体字“日”不能完全地表达人类生活经验等,就有了“日”部字、以“日”为构成语素的合成词以及更多的含有“日”语素的惯用语和成语等。本文对以“日”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进行探讨,分别分析了“日”与时间、太阳光、权势的隐喻关系。
(一)“日”喻指时间
太阳的运行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一升一降即为一天。唐代诗人李白“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借东去的河流、西落的日头表达对时光飞逝的叹息之情。人们将“日”这一天体作为始源域,投射到时间域这一目标域之中,喻指时间。如:
(1)a.费日:耗费时日
b.解日:消磨时日
c.消日:消磨时光
d.弃日:好费时日,虚度光阴
e.遣日:消遣、打发时光
f.送日:消磨时光
g.旷日:耗费时日
(1)中的复合词属谓宾结构,“X+日”,其中X为动词。“费”意为耗费,“解”意为去除,“消”意为散失,“弃”意为舍去,“遣”意为排解发泄,“送”意为丢掉,“旷”意为荒废。不难看出,这些动词都展示了一个从有到无的动态过程。Lakoff(1993)指出,英语中时间常常通过“时间流逝是运动”隐喻概念化为空间。这一基本隐喻涵盖了两种隐喻模式,即“时间在运动”隐喻和“自我在运动”隐喻。我们在理解(1)中词语时,便是通过“时间在运动”隐喻,将时间看作一个动态的实体,自我是参照点,流逝的过程即为时间逐渐远离自我的过程,“时间”从有到无。这一心理路径经“费”“解”“消”等一系列动词展示,突显“耗费”“消磨”之意。
(2)a.阅日:过日子
b.造日:过日子
c.度日:过日子
(2)中词语与(1)中结构相同,但意思有所不同。(2a)“阅”涉及经历,人们通过阅读而获得知识等。(2b)中“造”意为制作,涉及一个抽象或具象物体的产生。由此可见(2a)与(2b)中动词所展示的均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路径。在理解(2a)与(2b)时,将时间看作参照物,自我向时间逐步移动、靠近,直至经历。而动词“阅”“造”则突显这一过程。(2c)与(2a)(2b)虽意思相同,但对其动词“度”的理解有所不同。在Lakoff所说“时间在运动”隐喻模式下,以时间为焦点,自我为参照物。於宁(2012)提出将时间看成一列多车厢的火车,由将来向过去移动,如图1。在理解(2c)时,自我面向这列多车厢的火车,一节一节的车厢依次呈现在自我眼中,由此及彼,即“度”,因而有了“度日”。
马致远的诗句,“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惋惜之情。时间一去不复返,人们对其进行了划分,产生了一系列表示过去、将来的词语。对语料进行搜集整理后,发现有一下三组对过去、将来不同的表达方式。
(3)a.去日:从前
b.来日:将来
(3)中词语,涉及到“时间在运动”隐喻模型,将时间看成是动態的,自我面向将来呈静态姿势。假设自我所在车厢为车厢3(今天),车厢1与车厢2(过去)则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远离说话人。车厢4与车厢5(未来)则是不断向说话人靠近。因此,以自我为参照物,“去”代表过去,“来”代表将来。
(4)a.新日:未来的日子
b.旧日:过去的日子
(4)中词语分别用形容词“新”“旧”对时间进行修饰,构成了偏正结构。成语“辞旧迎新”展现了人们欢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热闹场面,表达了告别旧的一年,对新的一年的渴盼心情。“新”即尚未到来的,“旧”即过去的。
人们在对这两个词进行理解时,将车厢3(今天)作为了参照点,车厢1与车厢2在车厢3(今天)之前,则代表过去,即“日前”。车厢4与车厢5在车厢3(今天)之后,则代表未来。
(二)“日”喻指太阳光
诗人曹邺在《东郎山》中写道“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诗句中,诗人借用对太阳初升的期盼,对光明的向往,抒发心中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之情。施耐庵的诗句“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表达了诗人因稻子枯黄而惋惜、悲痛之情。太阳光能为人类带来生命,同时也能剥夺生命。太阳光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人们对太阳的感知,自然也会变化。因此,基于人们对太阳光的认知系统,汉语言中出现了表示光线强、弱的词语。如:
(6)中的复合词都描绘了太阳光的暗淡,它们是转喻和隐喻的合成表达。首先,中心语素“日”本指作为一个整体的“太阳”,但在该例中均表示太阳的部分属性――“光线”,而第二个语素则是以隐喻的方式对该“光线”的性状进行了描述。其中(6a)(6b)是主谓结构,它们都由两个语素组成,即“日+X”,X是形容词。(6c)(6d)是偏正结构,它们也由两个语素组成,即“X+日”,X是形容词。王寅(2007)基于体验哲学探讨了词汇的体验性,认为人类思维的形成是对外部世界种种现象的认知体验过程,通过体验过程建构认知,获得意义。同时,他还指出人类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形成丰富的思想概念与语言表达。(6)中对阳光暗淡所作出的不同表达,正是人类独特认知思维的体现。(6a)中“薄”本是形容物体厚度,是人类对物体性质的体验认知;(6b)中“痩”形容人身体虚弱,是人类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认知体验情况。两者都借用隐喻表示阳光弱。陈念祖(1808)在其著作《医学实在易》提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在这里“君父之阳”指代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日”“心”都是中心的代名词。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心是人体的中心,正是由于此种相似性,建构了“太阳是心”的隐喻。太阳光的减弱也就是象征着心---这个人体重要身体器官的衰弱,从而也有了诸如“日薄西山”等形容人衰老,临近死亡的成语。不难看出,太阳光的微弱与人类身体经验息息相关。中国哲学史上也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天人合一”。宇宙是一个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都应该顺乎自然规律,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6c)中“嫩”本是形容初生之物,此时与初升的太阳建立心理相似性,形容阳光微弱的样子。(6d)中“轻”则是形容物体的重量,此处形容阳光,将阳光看做一个实体,形容阳光比较微弱。太阳是万物之源,世界万物皆可与太阳建立一定的关系,从而丰富人类经验,帮助人类理解语言。
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存的两方面构成的。有描述太阳光弱的词语,那就必然有描述太阳光较强的词语。如:
复合词(7a)至(7c)都是偏正结构,表明了阳光的灿烂,“暖”本是描述触觉感受的词,表示温度适宜。利用通感,触觉与视觉相同,以此形容阳光灿烂。“灿”即灿烂,有成语“金光灿烂”。“朗”意为明亮,d.中“耀”指光芒,都形容阳光的灿烂。
《吕氏春秋·博志》中有言,"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太阳光如果太过强烈必然会引起人类的不适。古有传说“后裔射日”,由于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天气炎热,农作物难以生长,人们的生活难以维持,于是后裔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剩下一个太阳造福于人民。太阳光能为人类带来生命,同时也能带来灾难。因此,也有如下表示遮蔽阳光的词语。
(8)中的复合词,运用实体隐喻,将太阳光看做实体,且光线具有穿透力,动词“蔽”“敌”“障”,表明抵御这一实体,从而表示遮蔽阳光之意。
(三)“日”喻指權势
《元史·太祖本纪》中有言,“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古人用“太阳”映射“君主”。“日”在汉语大辞典中的解释为: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为太阳)。它是一个天体,并且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围绕着它公转,可见它的重要地位。同时,从太阳的功能上看,它是万物之源,带来了千姿百态的生命,是世界万物的统领者。这一现象正好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将太阳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功能归因于统治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君,尊也。”体现了君主的尊贵地位。统治万民的“君”与光耀万物的“日”获得了内在的一致性,由此建构了“日”与权势的隐喻。如:
(9a)本义指太阳的旁边,太阳又与君王、权势建立了隐喻关系,喻指帝王身旁。(9b)中的“轮”指车轮,这里运用了转喻的手法,以局部指代整体,车轮指代交通工具。“日轮”则指帝王的车驾。(9c)表示帝王所居住的地方。(9d)中,“夹”意为在两旁,在君王的两旁即辅佐君王,古人常道:“伴君如伴虎”。(9e)来自一个古代的故事,程昱年轻时常常做梦登上泰山,两手捧着太阳,程昱私下觉得很奇怪,就将做梦的事情告诉了荀彧,等到兖州造反,依赖程昱的能力得以保全了三城,于是荀彧就将程昱做梦一事说给太祖听,太祖对程昱说:“你将最终成为我的亲信。”后就用“捧日”喻忠心辅佐君王。
二、结论
Lakoff 指出,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本文通过对“日”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进行搜集、分类、分析,发现汉语“日”的合成词与太阳的性质以及功能等有隐喻认知关系,分别分析了“日”与时间、太阳光、权势的隐喻关系。人们通过直观可感的太阳理解抽象的汉语“日”的成语,由此可见概念隐喻深深扎根于人类的思维之中,帮助人类理解世界。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14
[2]黄洁.基于参照点理论的汉语隐喻名名复合词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
[3]Ning Yu.The Chinese HEART in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M]. Mouton de Gruyter Berlin,2009: 1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