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人国”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2019-09-10 07:22张辉
家长·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人国规则意识培养

张辉

摘要:在学前阶段,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很多幼儿不愿动手吃饭、穿鞋、穿衣,没有几个孩子不愿动手玩玩具。很多幼儿不愿参与教师课堂中的场景,没有几个幼儿不愿参与到各种游戏中去。游戏之所以对于幼儿有着如此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孩子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戏中获得相当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可自主自愿地融入自己喜欢的角色,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成为游戏的小主人。当然,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意志的不稳定性和没有坚持性,他们的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忘却了游戏的目的性。这在职业体验过程中表现为角色意识不稳定,随心所欲地变换角色,有的甚至还没有形成初步的角色概念,就匆忙地进入游戏活动。而幼儿可塑性强,培养其规则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是最适合幼儿的活动,在“小人国”职业体验轻松的氛围中可以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

关键词:“小人国”职业体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规则意识、不懂得遵守规则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科学、合理、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也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

“小人国”职业体验是幼儿最愿意自主参加的一项快乐活动。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也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更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小人国”职业体验对于幼儿来说,并不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也是幼儿身心发展和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是我们教育者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

幼儿是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喜表扬、喜成功、自制力差、认知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特点。职业体验恰恰能满足他们的这些特点。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总结以下几点:

(一)教师分别在“小人国”职业体验中的不同环节,对幼儿做出不同的要求,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1.“小人国”职业体验前明确规则要求。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幼儿往往从直觉、具体的方面去辨别是非、理解事物。“小人国”职业体验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该怎么做,在活动前就必须告诉幼儿,让幼儿心中有数。因此,在活动前要对幼儿的行为提出合理、具体的、坚持一贯的要求。例如,“小人国”职业体验中生活馆活动时要保持安静,餐饮制作操作时不要随便走动,请求帮助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到其他“工作人员”;餐饮制作中要讲卫生、爱护厨具,轻拿轻放;制作完成要及时将成品放置展示柜,做好保温、防尘工作等等。为了较好地帮助幼儿将这些要求转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在每一次活动前,教师都需要根据上一次活动的情况进一步做出明确的要求,强调需注意的问题。可以这样提醒幼儿:今天我们生活馆活动结束时还要比一比哪个区的小朋友收放材料又快又整齐。让幼儿充分注意这一问题,并努力按教师的要求去做。

2.活动中强化规则要求。幼儿受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及坚持性都比较差。他们往往会不加选择地模仿别人的行为,或者受情绪的影响及外界刺激的干扰,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为并使它服从一定的行为目的。还以生活馆为列,顾客前来购买餐饮需要排队购票。在活动前,幼儿虽然明确了要求,知道该怎么做,但在活动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执行。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加强对幼儿具体行为的指导,不断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例如:邀请能力强的幼儿担任营业员,迎接顾客时有礼貌地向顾客提出排队购票的要求,此时顾客会在温馨提示中自觉排队。有了这些具体的执行方法,幼儿做起来就容易多了。在交巡馆里,在交通警察的指挥下,行人、车辆要通过信号灯进行交通规则的体验。指导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每一幼儿的动向,了解他们的活动情况。对那些能力强的或有进步的小朋友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摸一摸他的头,投以赞许的目光;或翘翘大拇指,让协管员对其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简单评价,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如果哪个孩子违反了规则,则由协管员马上提醒他,出示罚单,对其违反交规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用以强化遵守交规意识。通过指导,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每一个孩子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

3.活动后评价规则要求。幼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在反馈评价中,通过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以及同伴遵守规则的情况,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规则意识。评价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集体评价法。让幼儿在集体交流、讨论中反馈活动信息,评价活动情况。

例如:评选最佳“小人国”公民,包括打工种类最多、赚取“心儿币”最多、最佳厨师、最佳交巡警、最佳公寓租客等等。在评选中,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幼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制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规则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合作的意识。又如,对个别幼儿的评价,通过对某一幼儿的良好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以进一步强化该幼儿的良好行为,同时还为其他幼儿学习、模仿提供了榜样;通过对某一不良行为的讨论和分析,可以帮助幼儿认识问题,以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小组评价、个别谈话等评价方法。

例如:有的孩子规则意识特别差,还经常影响别人。教师就可以采用个别谈话法帮助他提高规则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及细微进步,指出他的不足之处,鼓励他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进步。 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的。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仅要规范幼儿的正确行为,还要让幼儿懂得生活在集体中“规则、制度”建立的重要性。它将对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二)创设良好的体验环境,隐含渗透强化规则意识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可见,环境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小人国”职业体验对学前教育的意义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性地利用“小人国”职业体验环境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任何一个角落都有所收获。

1.暗示法。即将职业体验的规则蕴含在环境中。让“环境说话”,让“小人国”职业体验的环境告诉幼儿该区角的游戏规则。其中包括游戏人数的暗示,游戏内容的暗示等规则暗示。如:进入“小人国”职业体验人数的限定问题,可以采用进入挂牌、带手环、职业服装数、职业应聘等方法,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如:车租馆,游戏体验时要进行應聘,如果应聘人数够了孩子们就要去选择其他场馆,如医院,我们通过则投放适当的服装,告诉幼儿发现如果医生、护士的服装没有多余的就不能再进行应聘了。

2.图示法。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靠环境的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加以形象的表示,并贴在合适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如:蚂蚁公寓,为了让幼儿知道蚂蚁公寓需要保持安静,不喧哗,我们就画了一张嘴巴一双手在上面画上了叉号,幼儿一看就可以明白。

3.情景法。教育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幼儿的切身体会创设各种贴合幼儿生活的情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在娃娃家,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扔在地上,就走过去抱起娃娃说:“呀,娃娃怎么发烧了?一定是睡地板着凉了,妈妈,快抱娃娃上医院吧。”这种“介入式”的行为提醒,既纠正了妈妈扔娃娃的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无形中让幼儿知道把娃娃仍在地上是不正确的,潜移默化地幼儿就形成了规则意识。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

[2]陈钱林.尊重教育新理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猜你喜欢
小人国规则意识培养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蹦蹦跳跳的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