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摘 要: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前声乐教育的现状,并从营造课堂环境、丰富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学前声乐教育中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提升中职学前声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声乐教学;学前教育
1 引言
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所限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生学习声乐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声乐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声乐教学的效果。积极开展中职学前声乐教育中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2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声乐教育的现状
2.1 学校方面
首先,学生使用的教材通常来自于教师推荐,可能存在脱离实际需求或者针对性不强的现象,学生学习效果有所折扣。其次,在声乐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做到一对一的指导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音乐素养差别较大时更应如此。但由于通常情况下课程安排少、学生人数多的特点,声乐课的安排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集体教学的形式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2.2 教师方面
首先,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的教学为主,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主动思考的机会比较少,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主动思考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接受程度被忽略,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低下。其次,每个班的教案通用,对于声乐教育来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需求脱节,学生的喜爱程度不高,学生与教师之间会产生距离。
2.3 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的音乐素养偏低。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学习水平较差,缺少对于音乐的热爱,学习兴起较低。音乐功底相对薄弱的这些学生,理解声乐专业知识的速度也比较慢。其次,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之外得不到延伸。中职学前声乐教育的课程较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学习重点,同时课上的声乐练习会互相影响,如声乐学习仅仅在课堂之内进行,很多学生会因为不够自律,而不会通过把声乐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方式增加学习[1]。
3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学前声乐教育中的探索和实践
3.1 营造课堂环境
首先是基于音乐本身的内涵,创造音乐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声乐教学的前期,教师应针对教学歌曲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整体理解歌曲的方法,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会有一定的形象认识和综合思考,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感受歌曲,进而带着感情而歌唱。比如,在歌曲《绒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播放电影《芳华》的部分片段,学生通过专注的观看可以在感情上被带动,在《绒花》这首主题曲响起之后,学生的内心中会生出感动,有助于理解歌曲的历史内涵和情感表达,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激发。
其次是通过朗诵歌词的方式,交流情感。声乐是一种基于语言的人声演唱形式,语言是歌曲情感的依托。歌词打动人的方式更加直接,所以在演唱中,不应忽视歌唱语言,应注重其能够打动心灵的作用,充分利用歌唱语言,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感受情感。比如,在歌曲《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的演唱教学中,教师应将这首歌的创作意图进行讲解,使学生在理解之后进行演唱,在演唱过程中体会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歌唱语言和音乐情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融合在一起,课堂教学的效率会得到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也随之丰富。
除以上两点之外,对于同一首歌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不同歌唱家的演唱版本,体会不同的演唱风格,让学生了解同样是一首歌的不同情感表达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
3.2 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主宰为主,为了提高学生在声乐教育中的参与意识,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予以改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将手机APP、微课、多媒体平台等信息化技术下的产品和平台充分应用到声乐教学中,发挥新型信息化技术为声乐教学带来的价值和服务作用,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学习情况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创建微信群,学生加入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教师利用云学习平台发布消息或布置作业任务,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前进行预习,提前学习相关的声乐知识,并利用网络搜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通过探究和延伸学习提出想法,并将资料共享到微信群中,便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资源共享。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云互动平台,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声乐知识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信息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教师的教学不在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随时随地的学习,可以加深声乐知识的理解,还能不断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3 优化课堂结构
微课和多媒体视频播放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和直观,并可以准确的展示声乐的知识点,减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同时教师可以将重难点合理的突出,学生的理解加深,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歌唱气息”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加强气息配合发声的训练,掌握好丹田气息,从而领悟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把歌唱好。这要求学生唱歌时用口鼻吸气,到达肺的底部,横膈膜下降,胸腔和腹腔扩张,同时学生呼气时应保持吸气,横膈膜抬起,小腹收缩与两肋扩张的力量形成对抗,氣息均匀流畅地呼出。对此教师可以播放“气息和横膈膜的运动状态”的动画视频,将人在唱歌时丹田气息和横膈膜是如何运动的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将相关的图片及视频下发到云学习平台中,供学生课后的下载学习。然后,教师可以让将学生两人分成一组配合练习。学生把双手放在对方腰部的两侧,口鼻慢慢呼吸,并感受腹部的变化,持续10秒后将气吐完,在身心放松后,再吸一口气[2]。将抽象、复杂又难以理解的声乐教学过程,以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无疑增加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巨大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应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课堂结构得到优化,声乐教学中的重难点能够有效突破。
3.4 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利用手机APP的签到、点名等功能,可以将传统的点名等活动变得更加简捷,同时也能够为课堂教学增加时间,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手机APP的抢答功能对学生发起提问,给予准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积累经验值,营造轻松又具有竞争性的课堂氛围;利用云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评价。通过这种方式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其次,“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并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等要求,在中职学前声乐教育中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为教学模式带来了变革。
3.5 完善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方式大多只基于最终的结果,其评价模式往往仅取决于唱好一首歌,信息化的教学,可以加入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试成绩,比如,折合平时的小组合作成绩,以及将学生课堂表现等评价加入到学期成绩内。同时,对于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可增加教师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的考量,从教师角度落实信息化教学。
4 结论
在中职声乐学前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声乐教学的发展要求,也是声乐教学改革的趋势,充分利用手机APP、多媒体视频教学等手段,可以丰富教学模式、方法和资源,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阶段为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增加便捷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和优化声乐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裕南.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8,7(18):132-133.
[2] 王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信息化教学应用初探[J].黄河之声,2018(1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