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龙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一门学科,也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其中有很多内容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教学也一直在强调,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也应及时地做出改变,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多学习的方向和人生选择。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生活化导入;课堂生活化;生活化探究
回归生活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一直以来都深受教师们的重视,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教学素材,而生物学科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落实。但是由于高中课程紧,任务重,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为了多给学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常常会忽略这一点。而且教学方式很少有变化,学生一直在听讲、做笔记,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影响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是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课堂导入环节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不可小觑其重要性,它直接关系着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而生物学科又和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为此,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导入方式,借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或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现象,创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紧张感。
比如,在教学《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课时,在讲到脂质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肥胖率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国家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的国家,而哪个国家又是肥胖率最高的国家。最低的国家是日本,最高的国家是科威特。接着教师可以讲一讲日本为啥肥胖率低以及太胖的一些危害,这样也可以督促学生注意饮食健康和运动,拥有一个健康的体格。肥胖是因为脂肪过多,脂肪又是脂质的一种,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开始新课的教学。所以,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的内容,利用生活化的导入方式,降低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距离,并且让生物服务于生活。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现代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可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难一直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而且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以致于课堂死气沉沉的。生物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一些生活的事例,把学生拉回课堂教学中,让课堂重新焕发活力。同时也可以借助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的体现,促进学生理解,加深学生记忆,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比如,在教学《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节时,涉及到了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吃过一些比较咸的食物后,就容易口干,很想喝水;把在阳光下的已经蔫了的蔬菜放进水里,又会重新变得新鲜。利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原理,会比一直进行理论讲解要好得多。在教学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这一部分时,就可以利用温水洗衣服比冷水洗衣服更干净这一点,促进学生的理解,因为现在很多洗衣粉都是加酶洗衣粉,在温水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更好。这样也有助于让生物走进生活,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探究生活化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当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生活中,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感受知识带来的价值。为此教师要利用好课后作业,将课后作业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习创造宽松广阔的学习环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生活化的课后探究,可以充分体现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科学规律,有利于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比如,让学生探究一天当中锻炼的最佳时期。很多人都会选择晨练,那早上是不是最佳的锻炼时间?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就需要利用到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植物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但是植物还是要呼吸,所以,经过一晚的呼吸作用,早上的空气并不好,所以最佳的锻炼时间应该是下午或者傍晚。在教学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过敏源,以及如何应对过敏反应。通过这种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生活中一些和生物有关现象,让学生学有所用。
总之,生活化教学模式给高中生物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教师应当充分掌握这种教学模式,结合教学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80.
[2]刘辉.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