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赟
摘 要:新课改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也慢慢地渗透到了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成为了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就高中生的特点,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提高高 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性增添助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有效性;合理问题;生活情境;师生合作
高中数学与初中和小学的数学知识相比提升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不采用正确的引导方法培养学生的高中数学的思维,很有可能会让学生觉得高中数学是一本“天书”。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课堂都没有生机与活力,所以导致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不积极性。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进步。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做一番阐述:
一、提出合理问题,刺激学生探究欲望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意识,如果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极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如果能提出一个与教材相关的合理问题就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出合理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去求解,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这一节时,首先,我通过几个问题为学生直接引入了这节课的课题,对学生提问到:“对任意实数x,3的x方的值存在吗?(-3)的x方的值存在吗?1的x方的值存在吗?y = 3的x方是函数吗?若是,这是什么类型的函数?”然后,我为学生举了几个关于人口和GDP的函数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这这几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为学生引出了指数函数的概念,介绍了指数函数的取值范围,引导学生分析了底数为什么不能是负数、零和1。之后,我利用课本上的例題,让学生有了利用指数函数定义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学生对指数函数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最后,我为学生介绍了推广、逼近、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这样,我通过提出合理问题,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提高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二、通过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应用意识
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貌似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了,其实不然。高中数学知识可以说是对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高精度提炼,学习高中数学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引入生活情境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高中数学知识的意识,亦能够达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不等关系和不等式》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比如长短、高矮、胖瘦、大小,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利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然后,我在课件上展示了马路上常见的限速40 km/h的路标,引导学生写出了“v≤40 km/h。”之后,我在课件上展示了酸奶中脂肪的含量、某钢铁厂中钢管总长度不超过多少等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问题,让学生列出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之后,我让学生试着列举了几个现实生活中与不等式有关的例子。最后,我对整节课做了系统性的总结,让学生理解了不等式的实际背景,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样,我通过生活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三、注重师生合作,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方法对已经逐渐步入成年的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帮助,但这并没有做到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师生合作,注重新课改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做到“尊其师,信其道。”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变化率与导数》这一节时,首先,我拿出了几个气球,分发给了几个学生,我与学生一起吹气球,引导学生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含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的越来越慢,让学生思考如何从数学的角度描绘这种现象。然后,我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引入了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与学生一起观察了函数f(x)的图像,让学生了解了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之后,我与学生对典例进行了具体分析,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最后,我让学生进行了随堂练习,检验了学生这堂课的学习成果。这样,我通过注重师生合作,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切实提高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办法还需要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继续探索,努力在课堂上为学生带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卜宗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152-153.
[2]曾大勤.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