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次课堂教学的应用探究

2019-09-10 07:22范多春
高考·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应用

范多春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的概念,对分层教学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且对高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

分层教学一般分为分班分层和班级内分层,分层教学在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本文所探讨的分层教学特指班级内分层,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有区别地进行教学设计,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组织不同水平的辅导和评价。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科难度增加,学生个体差异凸显,学习分化现象不可避免,数学最为突出。同一个班中,数学有90分以上的,也有30多分的。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如果课后教师的个性化辅导无法落实,就会产生大量的学困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我们发现,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次关注班上的每位学生,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要求,会使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感觉到“即使没有别人好,自己也在不断进步”,使优秀学生感觉到“山外有山,学无止境”;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科学管理,解决好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师生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班级学习氛围会变得更加融洽。

二、数学分层教学的准备与实施

(一)分层分组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根据授课班级学生数学实际水平把学生分为A、B、C三层次。将接近同等水平的学生分编到同一个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综合成绩和学生自愿的原则,同时挑选同组内学习积极性高、基础较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引领组内学生学习、反馈学习情况。教师以一月或一学期为期限,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辅导、测评情况,进行合理地调整。

(二)分层备课

1.了解学生。由于学生的学习都是在“前知识”基础上展开的,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前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测试等多种途径去了解。

2.目标分层。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A层次学生在要求掌握全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在知识综合运用方面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乱等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以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为主。

3.整合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和有关信息,划分出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层次。哪些概念、定理、公式、习题属于共同基础,哪些内容要体现差异化;哪些问题需要C层次的学生回答,哪些问题适合A层次的学生回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设计出不同的题目,布置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

4.选择教法。首先应该考虑一节课上,教师应该给全体学生讲解哪些内容。其次,就要设计不同的学生活动。对A层次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对B层次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练习巩固法。对C层次学生要采用复述重要概念、定义、定理,或者设计趣味性强的小组活动,提高兴趣,并逐步树立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三)分层实施

1.统一讲解。一堂课离不开讲解,教师的讲解一定是大家共同应该掌握的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例题等。讲解要少而精,富有情境,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体现在“先知于学生、胜学生一筹”上,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學生”上。“道破天机”的“火候”掌握在教师的手里,但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提问分层。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分别要求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在落实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设计的难易程度、提问对象来执行,避免提问的随意性。

3.练习分层。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将练习设计成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基础题以让C层次的学生去做,重在知识的验证和记忆,减少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题可以让B层次的学生去做,侧重基础知识的熟练和知识灵活运用技能的提高;而综合题要让那些“吃不饱”的学生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从而满足旺盛的求知欲。借助于信息技术、大数据,可以对学生解答错误的题目,设计变式训练,精准推送,直到学生掌握。

4.合作交流。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要通过交流,互相启发,不要因分层而将学生割裂成不同的群体。

三、课外辅导和考试的分层

(一)课外辅导分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主要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这种辅导不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不问层次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检查他们在知识上的缺陷和漏洞。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上,一定要对他们加强“监测与帮扶”,确保他们不掉队。

(二)分层次考试

可以采取“不同标准、分层评价”的方法。考试时一张试卷中试题从易到难排列,要求A层学生全部做完,B层学生做到某一题。另外,积极鼓励学生继续往下做,做对的加分。每次检测后学生达到设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就给予积极肯定和表扬,这样有利于培养他的自信心,增强学习成就感,而成就感再次转化为再学习、再进步的动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总之,分层教学需要总体谋划、分步落实,使教学逐步走向个性化。教师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在学生身上有了成果,教师的价值就得到了实现。

参考文献

[1]刘超.对高中数学实行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李婷如.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应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