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其昌 孙聪
摘要: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经历了欧洲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以实用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以商业为依托、以生态为责任的设计理论体系。19世纪的欧洲设计理论对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影响深远,但是美国没有照搬欧洲模式,而是不断探索本土化路径。本土化的重点在于从“欧洲精英”向“美国大众”转变,实质是形成文化认同,确立身份认同。在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以设计为载体输出文化观念,扮演时代引领者的角色。当前,构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是我国设计行业赢得话语权并确立中国设计精神的重要任务,借鉴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有益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设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建中国设计学派,重新树立中华文化的自信。
关键词:美国设计体系;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中国设计学派;文化认同;本土化;身份认同;国家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J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9)06-00015-09
作者简介:邹其昌,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孙聪,博士,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一、引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中国设计行业来说,中国“设计梦”的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在构建设计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从模仿到创新,从本土化到全球化,从机械化到人性化,这些都是核心问题。历史学家称20世纪为“美国世纪”,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作为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在经济发展和设计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设计应当借鉴“美国世纪”的经验,完善设计理论体系,使21世纪全方位成为“中国世纪”,重新树立中华文化的优势和自信。
当前,就国际范围来看,美国设计体系的构建较为先进,总体趋于成熟和完善。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经历了欧洲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三个发展阶段,经过设计理论家的不断探索,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国实际的设计体系。研究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不仅能够宏观地了解美国设计历史,还能够系统地了解美国设计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美国在欧洲设计理论的强势影响下构建富有本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设计文化,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依旧保持着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对于我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内涵与范畴
随着美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设计体系构建成为美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美国文化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新兴力量之一。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设计体系的构建不仅依靠设计行业的自发自觉,也依靠政府对设计产业的扶持。因为设计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属性,所以美国的设计体系集文化性和商业性于一身。在设计产业和设计理论体系发展初期,美国一直受欧洲文化的影响,直到一战结束、二战爆发,美国才逐步建立起文化自信。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开始转变发展思路,逐步将单纯的设计活动整合为设计产业,构建完善的设计体系,并将创意视为设计的重要因素,不断推进设计体系产业化。美国设计体系包含了构思、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
美国设计理论体系是美国设计体系中重要的子体系。从美国设计的发展过程来看,全社会的设计思想、设计思潮、设计风格构成了美国独特的设计理论体系。纵观美国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理论体系可以分解为“实用”“创新”“商业”“生态”等方面的理论,很多观念性理论、技术性理论以及风格理论都融人了上述方面当中。
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研究的范畴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美国设计理论家和思想家的理论著作。这些是美国设计理论体系中最为直接和最具有深远意义的内容,在美国设计理论体系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彰显时代精神的理论著作。第二,一些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美國拥有人数众多的设计师,其中很多人虽然没有撰写设计理论专著,但是有较为丰富的设计思想和多元的设计观点,这些都体现在他们的设计实践和设计作品当中。尤其是美国第一代商业设计师,他们的设计作品就是自身设计理念的高度凝练。所以,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有着密切联系。第三,美国设计者的作品。设计作品虽然被视为设计实践的结果,但是对于美国设计理论体系而言,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设计作品涵盖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和设计理念。所以,就理论谈理论,脱离设计作品单独谈设计理论都是错误的观点。
对发展脉络的理解和剖析可以看作对美国设计理论发展体系的研究,是纵向的研究。设计理论体系并非单面的研究,而是纵横交错的立体研究。
三、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欧洲化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兴起逐步向全球拓展,欧洲的设计理论随之出现了巨变,古代的艺术理论逐渐向现代设计理论转化。无论是奥古斯塔斯·普金、欧文·琼斯还是德莱赛,他们的设计理论对于后来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社会公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美国和欧洲隔海相望,但仍受到欧洲设计理论的影响。美国著名的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弗兰克·赖特等是美国设计理论体系萌芽期的代表人物。
沙利文不仅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功能主义思想理论家,他的建筑思想受到欧洲设计理论的影响。他在《美国建筑风格的特性和趋势》中提到,要利用自然中的曲线作为建筑装饰,并且认为自然是伟大艺术的萌芽。虽然他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观点,但是并没有完全摒弃建筑装饰,而且他对建筑装饰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自己的内心有一种浪漫主义,有一种强烈的表现装饰的愿望,由此,建筑将披上诗意和幻想的外衣。
沙利文受到琼斯装饰美学思想的影响。琼斯认为,建筑装饰是有必要的,但需要以一种真实诚挚的方式进行装饰。在这一基础上,沙利文提出了“有机装饰”的概念,以此实现装饰的价值。瓦因加登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过,沙利文创作过一幅画,画中他手拿着橡树叶,这标志着沙利文自然主义建筑思想的开端。另外,他还认为,与当时的很多建筑师一样,沙利文也受到了拉斯金的影响,他的建筑思想是在拉斯金“诗即建筑”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琼斯在装饰原理的第五条原则中论述了建筑和装饰的关联,他将装饰视为建筑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美的建筑应该表达真实而不造作的情感。受到琼斯这一观点的影响,沙利文认为建筑应该表达道德价值,因此他提出了有机装饰的观念。从这一点来看,沙利文具有丰富的装饰设计思想,很多研究者将沙利文视为一名功能主义者,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沙利文在1899年设计了梅耶百货大楼,整座建筑简洁宏伟,墙面上的装饰图案则体现了他的自然主义思想。在欧洲装饰理论的影响下,沙利文的建筑创作有机且连贯,结构合理,装饰自然,很好地表达了他的诗意理念。他将装饰与高层建筑联系在一起,影响了美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沙利文关于高层建筑作品的理论集中体现在《高层办公建筑美学思考》之中,该书解释了沙利文对高层建筑的功能分配和结构要求。沙利文在《建筑装饰体系》中谈到,“种子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能够将机能蕴含在内部,拥有着非凡的意志;它的功能就是通过不断探索找到完善的形式。”在美国设计理论体系中,沙利文是一位重要的设计理论家,是奠定美国设计理论体系基础的重要人物。
在18-19世纪的欧洲,先后出现了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等思潮,对美国早期的设计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浪漫主义风格对美国设计大师弗兰克·赖特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沙利文工作室的学徒,赖特也十分喜欢如风景画一般的装饰。年轻时期的赖特喜欢临摹装饰理论家书籍中的装饰纹样,并且对欧洲的装饰理论有深人的研究。他将从书中学习到的装饰思想融人自己的建筑语言之中.例如流水别墅就体现出一种整体性的装饰思想。另外,他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并且将自然语言转译为建筑语言,无论建筑本身还是室内装饰都能够表现出一种纯净、宽阔、灵动的精神,这种建筑是装饰艺术最自然的表达。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认为,赖特的有机是“按照自然树叶的形式来使用混凝土悬臂,他的这种形式的构思似乎来自沙利文的‘种胚’这一生物意义的隐喻,但在这里已引申到整个结构而不仅是装饰”。在实践活动中,赖特打破了古典主义建筑中那种人与自然直接的屏障,建筑的比例、布局、尺度与自然协调一致,由此,建筑形成一种和谐连续的特性。
总体而言,19世纪的欧洲设计理论对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影响深远。尽管如此,美国并没有照搬欧洲模式,而是基于国情不断探索本土化路径,形成特有的设计理论体系。
四、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本土化
美国设计史学家莱帕考特认为:“在一战后,欧洲文化模式开始逐渐摧毁。美国逐渐兴起的力量形成了一种不同的、更加现代、更加本土的美学范式。”研究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本土化过程,就是回答外来的设计理论如何在美国这片土地生长的问题。设计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就是民族化,美国在欧洲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国家的精华,融人本国的条件和情况。由此,美国设计理论体系不断进化和提升,直至适合美国这一多民族移民国家的需要.其关注的重点就是大众化问题,而大众化的核心便是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
美国设计理论体系本土化的重点在于从“欧洲精英”向“美国大众”转变。从建国初期开始,美国设计就与欧洲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与美国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和负担较轻的社会基础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于美国来说,照搬欧洲的设计理论体系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美国设计发展的实际。在美国设计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将欧洲理论中的精英化转化为美国理论中的大众化。
福特主义是美国设计理论本土化过程的核心。從欧洲化走向美国化,实质上是形成文化认同和确立身份认同的过程。“移民可以通过市场活动参与美国经济,并且以此来实现他们身份的认同和转化”。成为美国人的过程就是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其中,消费文化帮助移民完成了美国化的过程。以福特汽车为起点而形成的福特主义体系标志着美国设计走向大众化。福特是汽车生产商的开拓者,福特汽车的创新生产不仅推动了人类科技力量的发展,还为人类的文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福特对生产方式的改革使设计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做到了“为大众的设计”,欧洲现代主义大师所提倡的乌托邦思想通过福特的实践成为了现实。林肯·斯蒂罗斯评价福特是“一个不言语的预言家,一个不谈论政事的改革家,一个立法者,一个政治家,一个激进派。”因此,福特不仅仅成为汽车的代名词,福特汽车也成为美国设计的代表性形象。从美国体系到福特创立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美国的设计体系在借鉴欧洲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本土化模式.不仅实现了设计的产业化,还在设计产业中超越欧洲,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的领头羊。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还固守着传统的生产模式与设计思想,被后起的工业强国逐渐赶超。
约翰·杜威奠定了美国本土化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杜威认为,技术具有积极多面的特性,可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技术必须和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技术是满足需求的一种手段。杜威将艺术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审美就是一种对事物的美学评价。美需要鉴别和欣赏,“艺术是一个做或造的过程。对于美的艺术和对于技术的艺术,都是如此。”艺术就是经验,这种经验来源于自然或者生活。所以,设计是创造人工物的过程,人们能够以技术的手段,通过设计的方法制造出精美绝伦的产品;在技术的帮助下,设计能够不断发展,人工物与自然的和谐美也是一种设计美。在美国设计理论的本土化阶段,设计美成为设计理论的一种要求,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机器与人文、人类与环境达成了和谐美。因此,杜威认为,“工业艺术的对象是具有形式的——该形式适合于它们的特殊用处。这些对象,不管它们是地毯,是壶,还是篮子,当材料被安排和利用,使它直接服务于丰富人的直接经验,而这人的直觉注意力指向对象之时,便带上了审美的形式。”在美国的设计中,产品从生产到投人使用的过程中,技术理论始终是指导性的思想,目的在于利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表现形式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
另外一位奠定美国设计理论本土化基础的代表人物是刘易斯·芒福德,他提出了“有机技术观”,这是一种生态技术设计理论。他认为技术是人的外化,也是实现人的更高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技术是反生命的,那么它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芒福德对完全处于机器、技术系统操控下的社会发展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只有能够为人服务的技术,才是一种“人性化”的技术。在芒福德看来,生命形式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人类对待机器的态度以及人类价值观的走向等问题。芒福德谈到,“我们时代的技术不把生命与空气、水、土壤以及他的全部有机伙伴关系看做是他的一切关系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关系,而是千方百计设计制作出一些能控制的。能赚钱的代替品来维持有机体的需要。这既是一种愚蠢的浪费又是一种对有机体活力的扼杀。”他提出“为生命服务”的观点,强调人是生命的有机体,所以促进有机体的健康才是技术发展的方向。他所批判的大机器系统的观点,并不是为了否定机器在人类社会中的存在价值,而是希望改变机械化体系中人类价值观的定位。就像摩天大楼这种大机器工业的产物虽然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但是全封闭的玻璃窗让人们与世隔绝:空调让人们一边避免日照,一边时刻开着日光灯……种种现象都脱离了机器原本的意义。因此,设计师应当在造物活动中发挥作用,即使科学技术再发达,人们能够生产出更丰富多样的机器,设计理念仍然应当坚持以人为核心和以人为根本的原则。人与机器应当保持合理的关系,机器应当服务于人的生活。正如大工业时代来临之后,机械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而且大规模的机械化保证了设计产品统一规格、统一质量。
芒福德认为,技术本身应该具备多样性和有限度性,一切有机的进程都有目的,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应当将技术控制在符合生命要求的尺度之内,并保持适度性。生命对物质的数量规定不是无限的,机能对物质的消费也不是无止境的。在大机器生产出现之前,无论农业技术还是手工技艺都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大机器时代,这些制约因素都被打破了,机械拥有无穷的动力,一旦有需要随时可以扩大生产。这样,就导致了消费的无穷尽循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地球成为人类的垃圾场。技术的进步必然和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芒福德将有机技术观视为一个综合体,这是对历史进程、社会进程以及人的思维意识的深人思考。同时,他认为技术具有多样性。第一,人类通过进化成为物种之最,凭借强大的大脑创造出各种技术。人类的技术史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始技术时代、古技术时代和新技术时代。每一个阶段都有新的生活可能,所以应当坚持多样性的技术观,大机器并不是人类唯一的发展方向。第二,技术多样性是必要的,机器并不一定代表着效率。例如,开车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还会面临停车难等问题,有时候步行反而是最快的交通方式,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开私家车。所以,单一的交通工具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如果城市只有一种交通方式,那么城市将会变得十分混乱。技术生态也是一样的,技术的多样性为设计的大批量生产提出新的要求。第三,劳动所涵盖的价值必须与技术的多样性相匹配。在机械化生产出现之前,手工艺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劳动者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想象力,体现为一种工匠精神。因此,当前也应当保留这种以较高艺术技艺创造价值的生产方式。
机器不是技术的全部,技术是多样化的——这一命题让生活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并为后来的技术发展走向奠定了新的基础。芒福德提出的有机技术观展现了他对人与技术之关系的思考——人应当重视技术的多样性和有限性,限制技术向单一方向发展。这种多样化的发展能够保证人们实现合理和健康的生活。另外,芒福德还认为应当保持技术发展的生态平衡。具体而言,应当将技术控制在生产和需求之间,保持平衡的关系,人不能只关注制造,否则人将成为一个具有生命体征的机器人。人性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应该联系在一起,人只有在越来越发达的技术时代才能寻找到人的本性,感受到生活和生命的价值。人类应当将人的本性与机器的发展控制在动态平衡的范围之内,维持一种平衡的发展状态,这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如芒福德所说:“生命和生长发展不取决于有没有不利因素,而取决于有足够程度的平衡,以及有足够多余的建设性力量去不断地纠正、恢复,去吸收新事物,去调节数量,去与所有别的需要维持平衡的有机物体和社会建立平等交换的关系。”
总体来看,芒福德虽然发现了机械化生产带来的弊端,但是仍旧对机器保持乐观的态度。之所以出现机器威胁人类发展和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关键原因还是人本身——人对于机器的认识是匮乏的。如果人们可以保持生产和消费的平衡,避免过度消费就能够实现更好的生活状态。这种对于生态的思考其实就是芒福德的有机技术观,他希望以有机技术观造就美好的城市。芒福德对美国设计理论的本土化进程有突出的理论贡献,推动美国设计理论体系逐步走向完善。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重大的经济利益,自此,社会的方方面面出现重大的变革,美国的设计理论体系也开始走上本土化的道路。
五、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全球化
在美国设计理论体系全球化阶段,美国扮演着时代引领者的角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地球变成美国化的世界。设计作为载体之一,帮助美国输出文化观念。
美国设计起步晚于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美国学者关于设计理论的触觉十分敏锐,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设计的“人造物”本质,并不断进行变化。他们的设计不再单纯地以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为主要目标,而是将物质、环境、资源和人整合在一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危机、人口危机和社会危机让设计活动变得复杂,设计活动如何走向“广义综合”是研究的重点问题。
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最早提出“设计科学”的概念,他的著作《人工科学》引起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书中,他将设计科学视为研究“人工之物”的科学。西蒙是人工智能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等方面的重要学者,构建了“人工物的科学”,这个概念表达了西蒙对于复杂性的理解。西蒙通过构建人工科学,将设计与复杂的科学系统如经济学、管理學、心理学等联合起来。西蒙认为,设计是一种“人为事物的科学”,区别于传统的科学与技术,并把事物划分为自然物与人为事物。其中,“是什么”(be)意味着人类通过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和发现世间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进一步而言,“可以是什么”(might be)则意味着技术手段能够告诉人们事物可以成为怎样的;设计是第三种知识体系,能够综合已有的知识,提出合理的目标,告诉人们事物“应当是”(should be)怎样的。西蒙通过上述三种划分对设计学的本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的观念使美国的设计向科学与系统的方向转变。西蒙还在书中对“人为事物”进行界定,他认为设计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人工之物的科学是对科学的扩展。当然,西蒙本身就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他利用计算机不断对人工事物进行模拟。他提出“人为事物”的理论,纽厄尔提出“人是信息处理器”的“适应人”概念,由此建立了一种符号模型,通过这个模型,西蒙能够把复杂的环境综合在一起,实现科学与控制的想法。西蒙的《人工科学》对于美国乃至全世界设计学科的贡献在于试图从复杂的事物中寻找简单的规律,并以简单来促进无限复杂的世界。
从设计研究发展的角度来看,西蒙提出的“设计科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设计研究独立性的需要.而且系统的设计知识体现了设计学的专业性,科学的研究范式则体现了设计学的科学性,这样,设计科学就对自然科学原本拥有的统治地位发起了挑战。而西蒙在书中也对“人工技术科学”被“自然科学”镇压表达了不满。他质疑当时的学科门类,并将人工技术科学提到和自然科学一样重要的位置。
20世纪后期,美国设计体系在全球化潮流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且美国的国际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与新经济背景下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密不可分。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新理论就成为美国乃至西方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日本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迎来了经济的持续繁荣,众多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弗里曼在1987年首次提出的。他以日本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生产组织、企业管理和政府激励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日本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立国的创新目标。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系统表现为国家内部组织及其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国家创新系统造就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研究基础上,他出版了《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教训》,该书强调政府、企业、教育、产业等四个要素,并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能够启发、引导、改进和扩散新技术,可以说,创新是该体系发展的根本推动力。美国学者纳尔逊在1988年发表了《作为演化过程的技术革命》,介绍了美国的国家创新制度,他认为创新必须由大学、企业、政府等机构共同作用,而国家创新制度的目的就是实现技术在私有和共有中的平衡。1993年,纳尔逊又出版了《国家创新系统:比较分析》,对多个国家的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从制度来看,国家创新体系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国家地理资源不同,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所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存在不确定性。基于这种复杂性,政府应当保证技术的多元和制度的多元,建立起一种合作机制,协调不同机构的信息沟通问题,这样有利于科技更好地融人工业生产当中。
20世纪90年代初,创新机制的有效实施使美国一扫80年代的经济颓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同时,美国经济已经开始转型,从传统的工业经济逐渐走向信息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有所不同,所以也被称为“新经济”。新经济在美国的兴起对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美国的环境危机与社会危机日渐显现。巴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在整个设计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关于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思路:第一,设计应当为广大人民服务,不应当单纯地满足少数富有人群的需求;第二,设计应当为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全体人民服务,而不仅仅为健康人服务;第三,设计应当保护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在《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中,巴巴纳克将社会性设计作为重点;在1995年出版的《绿色律令》中,巴巴纳克则更加注重生态设计。可以说,巴巴纳克为美国绿色设计乃至世界的生态设计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正如约翰·格赛克斯所说:“今天很多我们谈论的‘为环境而设计’,很多都是来源于维克多·巴巴纳克对于设计的批判,加上企业对此逐渐成熟的观念。关于设计师以及他们对于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关系,没有人会反对巴巴纳克所做出的突出貢献”。
唐纳德·诺曼是情感设计理论的奠基人,拓展了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范畴,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他将情感纳人设计科学领域,并对情感问题提出了理性的阐释。他认为:“情感的高低不同来源于人的需求和目的的层次不同.所以底层的情感是满足人们最底层的生理需要所得到的心理体验。在此之上,是高层次的情感,是来源于主体的社会需要被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和设计相关的领域,虽然也有低层次的情感体验,但是最重要的组成还是高层次的情感。”在《情感设计》中,诺曼对涉及情感的问题有深人的见解,他根据现代心理学对情感的分析把情感设计分成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情感设计是企业能够把握消费者心理的重要法则,单纯的本能层和行为层的设计虽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基本功能需求,但是反思层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提升消费者的互动感受。
美国设计理论的全球化阶段也是美国走向文化多元化的阶段,设计理论的构建越发完善与成熟。例如,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罗纳德·梅斯的“通用设计理论”等都是美国设计理论体系全球化阶段的重要成果。美国通过构建成熟的设计理论体系促进了设计产业的良性发展。
六、结语
从美国体系的诞生到以设计科学为核心的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确立,美国从文化的弱势国家转变为文化设计强国。虽然建国历史并不长,但是经过欧洲化、本土化、全球化的演变,美国形成了一套以实用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以商业为依托、以生态为责任的设计理论体系。
研究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发展,我国的设计行业可以借鉴有益的经验。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未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导致我国设计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发达国家,构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是我国设计行业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构建中国设计理论体系能够推动设计产业良性发展,促进中国当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另外,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能够提高我国设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帮助我国的设计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总而言之,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中国设计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借鉴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发展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快找到适合我国设计理论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