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论下河北定瓷文化外宣翻译策略探究

2019-09-10 07:22胡晓红徐少保
关键词:交际翻译

胡晓红 徐少保

[摘要]在全球文化大冲击中,由于民俗文化品牌外宣力度不足,河北本土化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出现流失和消亡危机。文章基于生态翻译理论来探究河北定瓷文化的外宣翻译策略,从文化和交际维度研究了译者在适应性选择与转换阶段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及方法,旨在解决定瓷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信息有效传递。结果表明生态理论视域中定瓷外宣文化策略研究,可以促进民俗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为河北民俗文化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助推中国民俗文化融为世界主流文化。

[关键词]定瓷文化;生态翻译理论;文化翻译;交际翻译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在全球文化大冲击中,由于民俗文化品牌外宣力度不足,河北本土化民俗文化在传承中日益出现流失和消亡的危机。其中河北定州定瓷文化富有千年文化底蕴及其巧夺天工的精湛工艺,则为打造河北民俗文化国际知名品牌的一大卖点。关于河北定瓷外宣文化研究却仍处于边缘化领域,目前尚未有学者涉足该领域的研究。本文基于生态翻译,拟从文化和交际维度来具体探究河北定瓷文化外宣翻译的策略方法,使定州定瓷文化翻译既保存其本土化文化特色,同时使其译语有效地为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以促进河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中西异域文化问的对话和融合,助推中国民俗文化融为世界主流文化。

一、定瓷文化

定瓷素有天下神器的美誉,是古代定州的一大瑰宝。定州城西50公里,则是矿产丰富的太行山脉,即宋代定瓷遗址,依山傍水,盛产石英、长石、黏土等大量定瓷原料。天宝之地聚五行之灵气,赋予定瓷流传千载而不失于色的灵魂,使定瓷闻名遐迩,势压群芳。定州定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近代以来,定州城内及宋时管辖区域曲阳、唐县、正定等地,因施工出土的定瓷器物及残片的奇迹让世人叹为观止。在定州及古时所辖曲阳县的考古活动曾经轰动世界,挖掘出了大量宋金时期生产定瓷的窑炉、作坊、灶及古时烧制定瓷所需的器具,成为二十世纪考古界的里程碑。

北宋末年,定窑因战乱一度受到破坏,官窑大批倒闭,金代有所复兴,基本承袭北宋定瓷的形成特点,是继北宋之后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定瓷发展至元代,由于战乱的影响,社会混乱,经济凋敝,导致大量工匠南迁,定瓷由盛而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失传已久的定瓷开始从消亡中复苏,涌现出了不少定瓷工艺能工巧匠和工艺大师。在新时代雄安新区宏伟大略的蓝图中,古定瓷收藏鉴赏家边卫专家,凭借多年来对古代定瓷文化和烧制工艺的深入研究成果,于2015年创办了“定州市定瓷工艺研究所”,集聚了当代定瓷行业的能工巧匠,为定瓷的复兴大业奠定了基础。2017年5月河北定州市定瓷工艺研究所被河北省收藏家协会授予“定窑鉴赏基地”。2018年8月边卫专家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窑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将定瓷的工艺和审美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可见,定州定瓷文化实则为光中华之绝技不可或缺的文化品牌,而定瓷文化要融为世界主流文化,使定瓷千年文化精髓、古人巧夺天工的匠心之魂发扬光大,需要提高定瓷文化向外传播的效度和广度,定瓷文化外宣翻译的研究则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热点主题。

二、定瓷文化翻译

根据中国知网检索结果,近10年来,关于定瓷文化研究的文章仅有25篇,大部分文章关于定窑的渊源及其艺术特点研究;一部分是关于定瓷宗教意义的探析;少部分是关于定瓷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而关于定窑外宣翻译的研究目前处于专业缺失领域,定瓷作为北宋时期五大明窑之一,为帝王赐封为古代宫廷的御用瓷器,成为文人骚客讴歌华夏文化必不可或缺的文化意象,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赋赞诗:“定州花瓷琢红玉”,来传颂定瓷的古朴典雅、饰纹绚丽丰润。由于定瓷在古今中外陶瓷史上的特殊地位,成为打造河北民俗文化国际品牌的招牌卖点。而市场中畅销的定瓷外宣翻译宣传手册上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借用翻译软件的机械性翻译,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切换,致使西方人对定瓷文化产生困惑甚至误解;此外,一些外宣文本是译者套用母语思维进行的字面直译,导致西方人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深远文化内涵而失去对定瓷民俗文化欣赏的兴趣。笔者认为定瓷文化的外宣翻译的力度缺失,严重阻碍了定窑文化在中西方之间的有效传承和传播。

笔者认为,定瓷文化要传播出去,走向世界,融为全球主流文化,其外宣翻译不能仅仅滞留在字面上的语言切换,而应该基于前沿翻译理论,采取相应的策略技巧,挖掘出中华定瓷文化的本土化特色,同時按照目的语的文化认知,适应西方人的审美需求和价值取向。而胡庚生的生态翻译理论,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态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不仅要以源语为基础,还需要考虑到目标文本的需求进行翻译生态环境的调整。笔者认为,生态翻译理论可同时满足定瓷文化翻译的异域和本土化特色的多元化需求,成为提高定瓷外宣翻译效度所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原则。

三、生态翻译理论

生态翻译理论是翻译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是译界对翻译的一种全新阐释。生态翻译学将翻译过程视为一个翻译生态系统,其组成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其翻译理论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原则,以适应和选择原则为核心思想,追求翻译的平衡与和谐。生态翻译学的本质是译者在生态翻译环境中不断适应和选择的动态转换过程,而最佳翻译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性和自适应选择。可见,要实现翻译文本的最优化,译者应该从语言、文化及其交际等各个层面不断进行选择,以达到多元化的适应。

近年来,生态翻译学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并在国外获得了首次认可,生态翻译学已陆续被学者应用于翻译实践、翻译现象、翻译哲学等方面的研究。而定瓷文化历史悠久,要展示出定瓷文化巧夺天工的精湛工艺,及其独特的文化意蕴,需要译者在生态翻译的理论框架中,基于目的与读者的审美需求,对源语文化不断进行选择和调整,进而促进定瓷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

四、生态理论下定瓷文化翻译策略

(一)文化翻译

在生态翻译学中,为提高翻译的效度,翻译不仅强调语言维度,而且注重文化维度。胡庚申认为,译者应培养文化素养意识,以消除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背景问题障碍。翻译学界权威奈达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重要划分为五类,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笔者认为,为了减少读者的误解,译者应该克服不同文化因素所造成的文化障碍。换言之,译者应该适应源文本的生态环境,进行文化适应和选择,在不同文化背景环境中表达出深层次的内涵,并为目的语读者接受。笔者认为在河北定瓷的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文化语境采用相应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进而实现文化维度的自适应选择和转换。

中西处于不同的地域,在社会、历史、心理、民俗等各个层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源语和译入语在文化生态内容上的各类区别,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背景缺失问题,译者应该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以适应中西语言的文化生态环境,即基于源语的文化内容,更要考虑到目的语背景的认知,在双语文化背景中进行两种语言的有效转换。

例1.定窑孩儿枕

例1中定瓷外宣手册按照字面意思把定窑孩儿枕翻译为White glazed Pil-low in the form of Boy,根据此翻译传达的信息,西方人则认为定瓷孩儿枕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瓷枕头而已。而定瓷孩儿枕是集真、善、美为一体的独特文化意象,诠释了中国民间安居乐业的生活,同时也预示了早生贵子的祥瑞之照。追根溯源,定瓷孩儿枕是中国宋代民俗传说中的镇国之宝,雕塑栩栩如生,形似中国民间神童俯卧仙塌,神态恬淡安然,被誉为中国古瓷珍品,成为华夏民族真善美的艺术意象象征,在民间奉为早生贵子的吉祥物,展示了华夏子民安居乐业的民间田园生活。其雕塑意象背后流传着一个不老神话故事。故事源于宋代的一对烧窑夫妇,过着幸福殷实的小日子,却一直没有子嗣的降福,妻子思儿心切,每天泪流满面,神仙为其真诚善良所打动,在梦中赐予他们一个喜洋洋的娃娃,不停的喊着他们爹娘。妻子把梦中的喜娃描摹成一个孩儿枕,每天躺在上面,则能梦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喜娃。后来,妻子怀胎生子,诞下了朝思暮想的喜娃。自此民间认为定瓷孩儿枕是送娃娃的神灵,祭祀瓷娃娃的风俗因此则世辈流传下来。而在西方神话中的“奇迹小天使”Gabriel有着与中国孩儿枕相似的文化内涵,Gabriel源于圣母玛丽亚的处女受胎,是西方“纯洁、美丽、善良”的百合花象征。根据生态翻译学,文化自适应选择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有效传递英汉双语言中蕴含的文化意境。笔者认为,文化自适应选择密切关注源文化与目标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避免从目标文化的角度对源目标产生误解,当源语言被翻译成目标语言时,译者应该关注整个文化系统。笔者认为,这里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借用西方人熟悉的文化意象,把定瓷孩儿枕头翻译为ChineseGabriel Porcelain,此翻译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空缺,借用西方人熟悉的文化意象来翻译,则能为西方人理解和接受,引发他们对其中文化内涵探测的好奇心。

例2.定瓷美人枕

例2中定瓷外宣手册按照字面意思把定窑美人枕翻译为White glazed Pil-low in the form of Boy,笔者认为此翻译繁琐冗长,且不能让西方人感受到定瓷美人枕的富贵雍容美感。定窑美人枕被誉为宋代定瓷艺术的巅峰之作,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东方美人的古典儒雅之美。民间传说中东方美人的代言人为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而西方美人的代言人源于罗马神话中的Cleopatra,Cleopa-tra即埃及艳后,被誉为西方的绝代佳人,不仅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还具有超人的智慧,对凯撒大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认为,这里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借用西方人眼里的性感尤物,把定瓷美人枕翻译为Chinese Cleopatra Porce-lain,则能引发他们对异国文化具有与目的语类似文化意象进行了解和欣赏的强烈欲望。

例3.定瓷罗汉像

例3中定瓷外宣手册把定瓷罗汉像音译译为Luohan Statue Porcelain,在中国众所周知的罗汉神僧,对于西方人却是一个不为认知的天方夜谭,笔者认为此翻译滞留在字面意思,并不能为西方人感受到中国佛教僧侣的肝胆侠义。中国是一个佛教国家,罗汉形象凝聚了中国佛教文化的至善至真。民间传说中的罗汉代言人活佛济公,是一个扶危济贫、乐善好施的民俗英雄;而西方传说中劫富济贫的民俗英雄是Robinhood,笔者认为,这里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借用家喻户晓的民俗英雄,把定窑罗汉像翻译为Chinese Robinhood Porcelain,則能引发西方人对定窑罗汉像的价值共鸣,而领悟到定瓷中凝聚的佛教文化的伦理内涵。

例4.定瓷开元寺塔

例4中定瓷外宣手册把定窑开元寺塔音译译为Kaiyuansi Pogada Porce-lain,此音译翻译在西方人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塔形瓷具,而并不能体会到开元寺塔的博大精深文化内涵。开元寺塔是中山古国之城的镇国神针,哺育了定州古城的人杰地灵的风水福禄,展现了定州人民勤劳、善良、坚韧的优秀品质。曾为北宋时期的御敌之神器,城墙坚不可摧、僧侣法术神通,为此历史上的人杰志士留下了关于定瓷开元寺塔诸多的千古绝唱“宋塔风云中山起,风满楼来倾城雨”。开元寺塔历史悠久,长达900多年,经历了古时战乱的洗礼,10多次天灾地震的风蚀坍塌,迄今却依然屹立高耸,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塔”。定窑开元寺塔不仅高绝于世,其建筑形式亦独具一格,塔身由内外层衔接而成,之间以回廊相连,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内设穿越塔心的阶梯,绕回廊盘旋可至塔顶。而西方人眼里的摩天巨塔则是法国艾菲尔铁塔,经历了多次战争风雨洗礼,却依然巍峨高耸,其宏伟气魄、巧夺天工的创意让人叹为观止。笔者认为,对于定瓷开元寺塔的翻译可借助于归化翻译策略,用西方人熟悉的铁塔背景翻译为Chi—nese Eiffel Porcelain,一方面能为西方人认知到定瓷开元寺塔佛建筑的宏伟精湛,另一方面有助于河北开元寺塔步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打造河北民俗本土化文化品牌。

此外,文化历史中的共性因素导致中西方认知层面的相似性,美国翻译专家奈达提出了文化动态对等理论,主张从文化的功能属性出发,将翻译伦理精神直接作用于翻译行为中。笔者认为,基于中西文化对等文化因素背景,对于英汉习语中的相似的形象或比喻,可以采用异化策略进行翻译,以突出源语的本土化文化特色。异化不是单一语言层面的翻译,它对译者有着极高的要求,译者不仅要理解文字深层次的内容,还要了解其中暗含的文化背景。

例5.定瓷阴阳壶

例5中定瓷阴阳壶被誉为酒神器具,是古人在喝酒作弊或取乐使用的酒具,由于阴阳壶中设有暗箱,执壶之人可通过控制里面的巧妙机关,即可从同一壶嘴随心倒出两种迥然各异的两种酒液,在饮酒时往往不为他人察觉。例5中定瓷外宣手册对定瓷阴阳壶按照音译法翻译为Yin and Yang Pot,由于西方人没有中国阴阳文化的认知,笔者认为此翻译会导致西方人惘然不知所解,进而无法体会到定瓷阴阳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国定瓷魔壶体现了定瓷文化与酒文化的高度契合,此酒壶曾一度为唐宋宫廷的必备器皿,往往为达官贵族用作杀人灭口的隐形匕首。根据定瓷阴阳壶的文化意蕴,可用中西文化中具有共同认知的鸳鸯意象来替代这里的阴阳,根据COCA语料库的检索,目前鸳鸯的异化翻译即Mandarin Duck已经为国际广为通用,笔者认为定瓷阴阳壶可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为Mandarin Duck Pot,则会引发目的语读者对此充满浪漫艺术气息的文化意象的好奇心。

笔者认为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定瓷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把保持了源语的异域性,在凸显源语本土化特色的同时,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在最大限度上实现文化翻译中源语的原汁原味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解决翻译中的交际问题,以助推定瓷文化融入西方文化和语言中,进而实现文化异域传播和融合的目的。

(二)交际翻译

胡庚申的生态翻译理论指出在交际翻译中译者应该注重在双语交际中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观念与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了定瓷外宣翻译的文化缺失,可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应束缚在源语的内容和形式对等,而应关注交际的效度。笔者认为,要解决交际中的信息和文化缺失问题,可采用直译加注和借代的翻译策略,即基于源语的语义及其句法,通过相应的策略来使源语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实现在异域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文化融合。

例6.定瓷龙首净瓶

例6中对于定瓷龙首净瓶,根据文化内涵翻译为Holy Water Vase withDragon-head Spout,此翻译虽能让目的语读者明了净瓶的外观特征,却由于西方对中国龙文化的背景缺失问题导致误解甚至文化冲突,在西方人眼里的龙是怪兽的恶魔形象。定瓷龙首净瓶作为宋代的瓷器的杰出艺术品,工艺精湛,釉质晶莹剔透,是中国的佛教圣物,被奉为佛前烧香祭拜之吉祥圣符。定瓷龙首净瓶在民间又名军持,是僧侣云游四海随身携带的护身符,可用于储藏圣水或净手赐福。定瓷龙首净瓶造型如佛塔,高耸挺拔,纹饰儒雅精湛,塔肩雕塑龙首流口,龙头高昂,气势雄伟,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宝级文物。笔者认为对于有“定瓷之王”美誉的定瓷龙首净瓶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翻译为Holy WaterVase with Dragon-head Spout,Dragon isthe symbol of dignity and sovereignty inChina,此翻译一方面能让西方人了解到定瓷龙首净瓶意象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感受中国龙文化的博大精深,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例7.定瓷白釉大葫芦

例7中,对于定瓷白釉大葫芦的翻译,按字面意思翻译为Calabash ShapedVase,在西方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葫芦形状的瓷瓶而已,并不能激发其体验定瓷悠久历史的浓烈欲望,更不能体会到其中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意蕴。定瓷白釉大葫芦是纯手工拉坯,胎薄体轻,釉光白润如玉,同样饰以缠枝牡丹,深剔花工艺,刀工自然流畅,深浅分明,极具浮雕感。葫芦取其谐音,又有福禄之说,福是和谐,代表的是家庭幸福、平安。禄是如意,代表的是职场的顺利、提升,为民间青睐之物。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葫芦是护身辟邪、吉安长寿的灵性宝物,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神仙的护身宝物,为凡间世人奉为成仙得道的身份标志。在汉语言中,“葫芦”与“福禄”是同义词,成为尊贵富有和长命百岁的意象代名词。同时,由于葫芦藤蔓蔓延不断,子藤层层相绕,在民间被视为子孙昌盛的祥瑞之物,成为民间吉祥的配饰物件,甚至用红线把5个葫芦穿成一串,悬挂在屋顶,即民间传说中的“五福临门”,以乞讨家丁兴旺、万事吉安。笔者认为,根据定瓷白釉大葫芦的文化意象特征,这里可采用直译加注策略翻译为Calabash Shaped Vase,Calabash is a blessing symbol of safetyand promotion.此翻譯可让西方人了解到交际信息不足导致的文化空缺,体会到交际中的深刻文化内涵,提升了原文和在译文的等效效应,避免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信息传递障。

例8.定瓷八杯倒流壶

例8中,定瓷八杯倒流壶按字面意思机械翻译为Set China eight cup backpot,此翻译让西方人困惑不解,更无法体会到其中的神秘意蕴。倒流壶又名倒灌壶,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唐宋时代,其精湛的造诣可谓中国民族智慧与创意的结晶。定瓷八杯倒流壶被誉为中国陶瓷界的魔幻之壶,与民俗传统中壶顶注茶相反,而是从壶底梅花小孔注人茶水,平放后由壶嘴倒出。此外,定瓷倒流壶配有8个小茶杯。定瓷八杯倒流壶是一套富有中国道教意蕴内涵的酒具,象征着吉安和美。在中国习俗中,对数字8则是情有独钟,数字8的中文谐音“发”刚好与发财致富有关,因此成为中国人最吉利的数字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大紫大贵的数字。基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认为这里可用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把定瓷八杯倒流壶翻译为Wine Set of Backflow Pot and EightCups Porcelain,Chinese symbol of Mas-cot and Longevity,此翻译一方面可以让西方人感受到到定瓷八杯倒流壶的本土化魔力,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华夏民族独特的审美观。笔者认为直译加注法在交际中可补充其中暗含的信息和背景,以符合目的语的风俗习惯,进而为译文读者理解接受,让定瓷文化在传承中走向世界,步人世界主流文化之列。

文化负载词是民族身份的标识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思维方式、传统习惯、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等层面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缺失的问题,翻译者往往根据母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模式来对源语文本进行机械性翻译,则会导致信息接收者的误解,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和失败。其中借代翻译策略,即借译语中的文化意象来替代源语中的文化意象,可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问题,一方面真实传达源语的本意,另一方面可为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目的语读者感悟到源语本土化文化意蕴,有益于源语的延承和外宣传播。

例9.定瓷梅瓶

例9中,定瓷梅瓶被誉为华夏瓷具造型之母。在中国历史上原名经瓶,此名字可以上溯到宋朝宫廷的讲经宫规制,每次讲经结束后,皇帝都要款待大家开怀畅饮,那个朝代的酒则是装在梅瓶中,因此被皇帝赐名为经瓶。梅瓶作为皇家名瓷,世代相传,流传到民间,因此造型华丽芊秀,口颈狭小只能插梅花枝而被称为梅瓶。对定瓷梅瓶的翻译,若按照译者的文化认知背景,机械套用母语的文化模式,按字面意思翻译为Plum Blosssom Vase,目的语读者并不能体会到中国梅花的文化内涵,也无法感受到定瓷梅瓶的千年文化意蕴。据历史出土文物考证,于明墓地出土的定瓷梅瓶上雕刻的铭文,表明梅瓶除了作为储酒器具的功能,也是人们祈福祭祀的吉祥圣物,被民间被视为风水福禄的化身符。梅花象征了华夏子民的高尚气节,在中国是华夏民族的崇高的友谊象征。而橄榄枝是西方国家的和平的象征,是人类万物复苏的文化意象。追根溯源,可上溯到圣经中诺亚方舟的不老神话。上帝发现地球上人类除了诺亚一家,其他所有人道德沦陷到了极致境地,贪污腐败、丧尽天良、无恶不作,于是断然决定把地球毁灭,用洪水吞没人类所有的一切。上帝命令诺亚准备一只巨型木船,把被上帝选中可以幸免这场灾难的生灵载上木船,洪水灾难过后,第一个获得自由的生灵是一对鸽子,被放飞到蓝天自由翱翔,然而不久之后,鸽子口中衔着一根橄榄枝飞回来,预示着大自然已经万物复苏,恢复了生机,因此,橄榄枝被赋予和平的文化意象代名词,鸽子则被认为是大地和平的使者,赋予和平鸽的称谓。笔者认为,基于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并根据其源语文化内涵,定瓷梅瓶可采用借代翻译法,译为Chiese Olive Branch Vase.此翻译可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并能感悟到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而提高中国定瓷文化的传播效度和广度。

例10.定瓷玉壶春瓶

例10中,对于河北定瓷玉壶春瓶的翻译,如果按照源语言字面意思直译为Jade Vase Porcelain,目的语读者则会认为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碧玉瓷瓶而已,并不能引發对定瓷玉壶春瓶的兴趣和好奇心。定瓷玉壶春瓶历史悠远,造型独特、弧线静中带动,柔和典雅,其原型可上溯到宋代,历经几个朝代更替,迄今誉为中国瓷器珍宝杰作。定瓷玉壶春瓶的名字源于”玉壶春”酒,在中国古代史上,往往把酒叫做“春”,并延续至今,诸如景阳春、五粮春等。同时,玉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化文化,记录了华夏民族诞生、延续、发展和传承的历史里程。关于玉壶春瓶流传着中国佛教的美丽神话,被奉为观世音菩萨手中净瓶宝物,其净瓶圣水是赐福和救赎民间众生的灵丹妙药,可以帮助消解人类的各类苦难和罪恶。西方基督教中的浸水圣礼和定瓷玉壶春瓶中净瓶圣水一样具有救赎的功效。浸水圣礼是救世主耶稣赐予众生的自我救赎圣洗,子民可在圣水救赎中赦免罪恶、获得重生和蒙受赐福。笔者认为,这里可采用借代法把定瓷玉壶春瓶翻译为Chinese Baptism Vase,西方人可根据熟悉的基督教文化感受到定瓷玉壶春瓶神圣、吉祥、平安的文化底蕴,而对中国定瓷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生态翻译理论中语言形式与生态文化背景的整体性,使译文与译本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背景有机结合起来,进而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方式,提升源语翻译的精准性和可接受度。

五、结语

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平衡和谐”原则和“多维整合”原则,从文化和交际维度探究了定瓷文化外宣翻译的策略,以译者为中心,力求源语生态和译语生态之间的平衡,达到源文本接受者和目的语文本接收者相似感受的翻译效果,以使定瓷文化秉承传承古韵、创新发展的理念,在国内外有效传承和传播,把定瓷千年艺术文化精髓、古人巧夺天工的匠心之魂发扬光大,同时打造河北民俗文化的国际品牌,实现定瓷文化走出高端、迈向大众的宏伟目标,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促进河北本土化民俗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燕赵大地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和融和,助推雄安新区宏图战略走向世界,实现华夏民族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交际翻译
基于纽马克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的中医文化英译方法研究
把握差异,对症下药
交际翻译理论下的新闻英语翻译方法
彼得·纽马克翻译方法在商务谈判中的特点
从目的论原则看商务口译中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公示语翻译探究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及应用
论言语行为意义理论指导下的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菜肴名称翻译
论iPhone 6产品页面的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