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里面让学生提出问题,有合作探究的机会,从而在无形之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导学案就是抓手。经过实践的探索,本文首先从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入手,其次谈了导学案与课件、及导学案在拓展性、层次性上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 导学案 设计
“满堂灌”“电灌”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机会少,不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开发。新高考改革要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课堂活动应以“学生”为核心,开发能力,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优秀的接班人。而这一切的实现,导学案是最好的载体。
一、导学案该如何设计呢?以下是我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以问题为导向。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有了良好的开端。传统的教授型,除非老师具备抑扬顿挫的嗓音,时刻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而即便学生能够时刻保持注意力,也不能深入的思考问题。而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功效的问题设置,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必修二《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当中,关于工业革命的背景,如果这样单纯的问“工业革命的背景是什么?”学生会显得无从下手,但是假如变成“试从政策、劳动力、资金、市场、科技等因素分析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首先在中国发生,而是在英国发生呢?”这样就承接了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关于中国农业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比较之后,加深对于中英两国认识,然后顺理成章的理解了本课的难点——英国首发工业革命的原因,从而为下面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2)问题设置应浅入深出。“浅”一般是基础性知识,如时间、人物、事件等,由浅入深,将课本内容分析、归类、整合、挖掘,层层深入,形成阶梯性的问题串,这样更能引领学生思维活动不断深入,加深对问题理解程度。假如学生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非常感兴趣,亦或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问题设置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例如,在必修二《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中,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假如老师直接问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下手,这就需要作出调整。因此,在课堂中结合几幅经济大萧条的图片提出问题:①有那么多煤,为何图中的小女孩没有煤去生炉子呢?②农场主将牛奶倒入河中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出现生产过剩了?③为何纽约股市的崩溃会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呢?④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上述问题的设置,看似非常简单,但是都需要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之后才能够回答。而通过相关问题的回答,学生也逐步掌握了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这就是所谓的问题设置的浅入深出。
(3)问题的设置要有全局观。问题设置不应只局限于本课,在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导学案的设计还要涵盖前后内容的联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在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業的曲折发展》一课中,学习的是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而我在设置导学案时,不仅局限于民国时期,而是把民族工业从1860年到1956年产生到消亡的过程整体梳理,画了一个示意图,打破了11课仅限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这个时间局限,涵盖了民族工业所有,从而能更宏观的把握民族工业,这样更有全局观。
尤其是第4个问题和第5个问题的设置:分析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分别有哪些?更能形成总结性的知识点和思维能力。
二、关于导学案,我还有几点思考
(1)导学案与课件的关系。曾经有一段时间,盲目的认为导学案编制好了,不需要用课件了,殊不知,课件作为多媒体,以其直观生动的影响、容量大的优势,上课仍然需要,如有一些战争的经过和场景,光凭干巴巴的语言和文字,没法还原饱满的历史,而有了多媒体,有了动画、声音,无需用言语来描述,情感一泄而出。这就是将课件作为导学案的有效补充的必要。
(2)问题的设计的拓展性。导学案问题的设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历史核心素养也需要发散性和创新型思维)这种带有很大拓展问题的空间,可以课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并在社团活动中国撰写论文或者是公开演讲,这样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3)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导学案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如设置一些对课本之外涵盖的学科问题),一般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如设置仔细阅读课本,能够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学困生也能受到激励(如能从课本里阅读,理清课本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高中历史导学案问题的设置,是极具探究性的学问。如何进行高效问题的设计,还需要高中历史老师有深厚的学科素养。总而言之,高效问题的设置,这一课题不好把握,对于问题的研究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历史人不断通力合作、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