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涌 秦澎润
摘 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仅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也关涉教育现代化进程。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主要存在于制度、高校、教师个人三个层面。一些国外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工作案例给我国高校提供了借鉴经验。高校师德师风建从根本上说是一项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固本铸魂工程。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应着力深化高校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确保高校“两个责任”落地见效、推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从而引导广大高校教师怀德、怀礼、怀仁,进而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该论述旨在强调教师队伍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意见》,这是建国以来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但近年来,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也被各大媒体频繁曝光,虽非主流,但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它不仅损害了师道尊严,也影响了教师形象。因此,在新时代条件下,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势在必行。
一、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更是高校教师的崇高使命。首先,要明确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以德治校的迫切需要。其次,根据中央战略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步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坚持兴国必先强师,这是新时代对教师队伍的价值定位。就高校教师队伍而言,唯有历经增才干、强师德的量变,才能实现由“大”到“强”的质变,才能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师者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也就是说,高校教师不仅要做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师德师风是教师之魂。唯有高校教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一大批新时代“四有”好教师,譬如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曲建武、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等。但个别高校教师师德败坏现象时有发生。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集中表现在:一是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二是在科研工作中抄袭剽窃、弄虚作假、违规使用科研经费。
三、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时代的回声。近年来,一些高校教师违反师德的行为频繁发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在制度、高校、教师个人三个层面仍存在较多缺陷和不足,需要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一)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缺位
近年来,高校教师师德失范事件被各大媒体高频次曝光。事发后,相关高校都积极开展了调查核实工作,并及时公布了处理结果。但这种事后反应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相关高校“事前防范”的缺失,从根本上说就是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缺位”。一是教师选聘把关不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二是教师从教行为缺乏监管,违规乱纪现象丛生。三是教师绩效考核失衡失真,师德考核相对滞后。四是教师聘期考核流于形式,优胜劣汰机制作用尚不明显。
(二)高校师德建设工作虚化
每次高校师德败坏事件被曝光后,社会民众总是将所有矛头指向当事教师。其实,高校作为用人单位,也难逃其咎。其一,高校教师研修培训课程设置不得当,重专业拓展、轻师德教化。其二,高校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弱化,对师德师风建设没有抓好抓实。其三,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滞后,师德师风督查流于形式,执纪问责瞻前顾后。
(三)高校教师自我师德修养淡化
教师管理制度缺位、师德建设工作虚化是导致个别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的重要因素,但主要原因在于当事高校教师自我师德修养淡化。具体而言,一是职业定位不准,对教师角色认知不清晰。二是思想觉悟低,对师德认知浅显粗俗。三是道德定力不够,在各种诱惑面前缺乏抵抗力。四是自我修养淡化,对从教失范行为缺少反思。五是底线意识薄弱,对师德红线缺乏敬畏。
四、国外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及其启示
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更好面向未来。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根基,为世界高校所广泛关切和高度关注。一部分国外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成效显著,值得我国高校吸收借鉴。
(一)国外高校防止高校教师性侵犯的经验
美国高校推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2018年3月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新规,要求全面禁止教师与本科生之间发生性关系。这是美国常春藤盟校中第六所坚决反对高校教师“职权性侵”的高校。通过推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会使高校教师进一步明确师德红线,也会对其形成强大震慑力。日本高校设置专门的校园性骚扰投诉机构。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14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9.1%的日本高校均设立了与“性骚扰防止委员会”属性相似的专门机构。通过设置专门机构,确保受害者投诉有门、处理有果。
(二)国外高校规范高校教师科研经费使用的经验
德国高校实行严格的财务报销制度。每一课题组均配备着专门的学术秘书,全程负责科研材料采购事宜。若课题组成员报销事项,课题负责人只管签字,而费用统一由高校财务结算。严格的财务报销制度极大地确保了科研经费在“阳光”下使用。加拿大高校设立科研经费管理办公室。课题负责人使用科研经费,必须用课题编号向科研经费管理办公室申请。并且,不允许课题负责人从科研经费中按比例抽成。该举措将科研经费与课题负责人脱钩,可以切实防止了课题负责人侵吞科研经费。
(三)国外高校防治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的经验
美国高校重视学术诚信教育。据悉,美国98.3%的高校非常注重对新入职高校教师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并且会定期举行“学术诚信周”的活动,以期从正面引导高校教师恪守学术道德。丹麦设置国立学术不断委员会。在丹麦,学术不端委员会隶属国家机构,负责调查、处理各种科研不端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对各种学术不端处置结果的公平公正。
五、新时代高校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
立足新时代,全面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既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又要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从而落实落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机制。
(一)深化高校教师管理综合改革
深化高校教师管理综合改革重在健全师德考核,注重制度保障。一是严把高校教师选聘关口,选优配强高校教师队伍除了要对应聘者實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核,还要对个人档案中的鉴定材料和政审材料进行重点审核。二是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明确高校教师失德行为,使主管部门在查处教师失德时有理可据。三是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不仅要在高校绩效考核中突出师德,还要在评价过程中采取教师个人自评、学生匿名网评、同事匿名互评、单位集体考评等多种形式。并将考核结果计入教师个人信用档案。四是推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实施准聘长聘制度,规范聘期考核流程,落实优胜劣汰机制。深化高校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目的在于优化顶层设计,规范教师管理,使高校教师不能“腐化”。
(二)确保高校“两个责任”落实见效
确保高校“两个责任”落实见效旨在强化师德监督,严格教师惩处。一方面,高校党委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一是要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创新组织生活,引导教师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要推动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做到及时掌握教师动态,及时纠正师德问题。三是要定期组织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切实解决各阶段师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四是要推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实现高校基建、科研、财务等校务信息公开透明,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
(三)推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
推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意在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一是定期组织高校教师观看师德题材优秀影片,引导教师加强思想升华、提高角色认知。二是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方式,感召教师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师德认知。三是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明辨是非善恶。四是设立高校师德研习中心,促进教师增进行为反思、提高自我修养。五是集中开展高校师德“红七条”警示教育大会,帮助教师强化红线意识、防止师德失范。推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目的在于通过继续教育督促高校教师严以修身,做到慎独慎微,使高校教师不想“腐化”。
四、结束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要切实增强紧迫感。高校必须敢于刀刃向内,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笔者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深化高校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确保高校“两个责任”落实见效、推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高校师德师风面貌一定会万象更新,尊师重教也必定会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094-30982234.html,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