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六洲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也是影响语文教学成效的关键。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教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适合学生展开朗读活动的优质课文。教师必须要强化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读教学的语言艺术水平。对于教师而言,朗读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提高能够促使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语言艺术
一、掌握写作技巧,强化内容理解
通过响亮、清晰的朗读,学生能够读准课文中的字音,感受课文中词语的精妙之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领悟课文的写作技巧。不仅如此,朗读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勇气,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无形的影响,能够促使自身语言文字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有关安塞腰鼓的视频片段,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饱满的感情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能够在深情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安塞腰鼓的美丽及其所流露出来的力量美。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会更有气势,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能够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反馈中,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情感丰富的朗读中,学生能够增强自身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
二、促进思维活化,提高审美情趣
用毫无情感的声音和声情并茂的方式朗读同一篇课文,听者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所受课文内容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朗读效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朗读的过程中,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获得艺术的享受,促使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听潮》这篇课文时,课文主要展现“海潮”的“伟大乐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篇课文,并在朗读中投入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亲身的体验感,从而深刻感受到“海潮”的艺术性。
三、注重表情达意,有效抒发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有效抒发情感,使原本静态的文字转变成有声音的具体情境,这样可以使读者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作者的文字想要表达的是对白杨树的赞扬,从白杨树的外形到内在品质,再到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情感由浅入深,逐渐走向高潮。在反复朗读课文内容之后,学生能够激发出对白杨树和抗日军人的钦佩和赞美之情。又如,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时,最后一个自然段强烈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了抒发自身的情感,运用了议论兼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推上高潮,从而激发出自身对于志愿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四、展开丰富想象,创设朗读情境
优质的课文所展现的意境也是美好的,而这种意境美往往无法用文字来展现,需要通过学生的想象展现出来。朗读这一方式能够有效展示出语言文字所创设的意境美,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朗读《春夜喜雨》这首诗时,学生会产生春雨细密、悄然润物的想象;在朗读《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学生也会想象到风光无限的北国雪天。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恰当的预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走入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有效丰富课文的意境。对于学生而言,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有效的发展。
五、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
基于前面所讲述的内容,朗读还需要最大限度地展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课文的主旨内容,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文中领悟到人生真谛,而且这也是让学生朗读的最终目的。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朗读《离骚》这首诗时,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之情;在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能够体会到友谊的情深义重等。
总而言之,朗读不仅是一项语言活动,更是一种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朗读教学。面对提出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必须要将朗读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任务,强化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通过朗读深刻体会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范读,对于学生的朗读,也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促使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另外,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够在朗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营造良好的朗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