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9-09-10 12:55:43顾引进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互联网有效性

顾引进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让教育有了新的传输方式,将互联网和教学结合是现下热门的教育方式之一,不少学校的师生都利用互联网开展课程,备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但是互联网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究竟成效如何呢?还是一个值得检验和探讨的过程,本文将从两种结合模式产生的效果为题,思考互联网教育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中数学;有效性

前言

互联网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互联网将全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作为这个整体一部本的中学生不免也要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教育方面的影响。因为高中的主要生活围绕着学习展开,不可避免的在学习过程中应用互联网。从早期的网络查找资料,到现在的网络课程学习、慕课、微课的展开,互联网和教育结合的越来越紧密。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把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

传统教学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这种教学方法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将内容灌输给学生,缺点显而易见。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师生互动效果差,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

创新教学模式,有赖于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互联网技术的的出现,会促使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由于互联网信息和各种各样的资源获取变得便捷化、平民化和垂直化、数学教育资源和数据获得的门槛和成本降低了,教学创新空间增大,实现教学创新的方式多样化也更易实现。

现在不少中小学课堂展开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就是在进行课堂教学前,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等先学习一部分的教材内容,有了充分的预习和理解,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加行之有效。教师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利用模型给予学生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每个单元开始前,翻转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并录制一系列的教学视频,视频中必须要注意强调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并配以解说图或解说视频,完善视频内容,尽量减少再重复查资料来弥补视频讲解内容缺少的部分,让学生能在课前轻松准确的理解关键概念,视频可从一些资源网站获取。教师可根据教学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来设计,因为每个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要均衡内容,不宜过难或者过易。把握视频的节奏,内容尽量简洁、明了,能够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图、小游戏等帮助学生灵活的掌控网络课程教授的内容,在线下课堂展开前就掌握了基本的运算和概念知识,课堂上再进行拔高和交流。

二、充实课堂教学手段,把互联网资源与课本素材有机融合

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实际上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最有利的途径。网络将大千世界的犬马声色、光影天地融合在了一块液晶屏幕上,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大众。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如果能够合理化的运用,突破传统课堂的闭塞、乏味、枯燥、低效的特点,就会帮助数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教师通过互联网择优选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过程理想化,进一步达成教学目标。

互联网和课本素材的有机融合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教师要在互联网资源中筛选有用的素材并有机的和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匹配。例如,在学习无理指数幂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有理指数幂逼近无理指数幂的整个过程,可以计算当的不足近似值x 和过剩近似值y 逐渐逼近时,相应的近似值和,由它们的差越来越趋向于0,说明和都趋向于。这一计算过程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运算,单单靠学生笔算很难完成。而利用互联网进行快速计算,用不了几秒钟很容易就完成了计算过程。并且能够运用互联网的作图软件,将这一过程在数轴上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学生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理解无理指数幂的意义。

数学是研究空间几何以及数量关系的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不容易理解。数学抽象就是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语言予以表征[1]。数学抽象知识的学习不能让学生自主的通过抽象思维来学习,必须要有具象内容的支撑,然后再引领学生从具象分析概括出抽象的特点。互联网具有的文字、图像、图表、动画等多种生动有趣的表述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为抽象概念提供具象的资料和素材,经过多重联系,将知识全面生动的交给学生,既有利于理解内容,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提高学习效率,把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有机融合

互联网和数学课堂融合,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拿初中数学不等式与方程来看,教学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不等式和方程之间关系。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综合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教师在课前下发预习题案,要求学生根据学校制定的特有的预习模式对即将学习的课程知识点进行预习并完成预习布置的任务,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将预习题的正确答案放在互联网平台上,学生利用上课前5—10分钟的时间对题目进行答疑和自我修改。学生通过互联网络查看自己的答题情况,这个过程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批改作业工作量大、效果不太显著的情况。除此之外,通过互联网让学生及时的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到心中有数,对线下课堂教学的展开有积极的意义。在学生全部提交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师系统平台查看学生提交作业的详细情况,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统计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来决定哪些知识是学生没有掌握的,哪些知识学生掌握不到位,在课堂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讲解,根据作业完成的质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弄清楚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小组分配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的学习,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会的同学向不会的同学讲解题目,不会的同学大胆提出疑问,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促进同学建立深厚的情谊,教师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结语:

互联网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中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病情互聯网信息庞杂,学生很容易受到其它信息的蛊惑,教师和家长必须加强监督,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P].201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互联网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